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医药卫生   1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1.
急性危重病人是指因各种急性疾病、中毒和意外损伤等原因引起的生命指征不稳定、需立即抢救的病人。此类病人往往生命垂危,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病人及其家属对这种突如其来的打击更容易产生心理危机,甚至会影响到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G)患者术后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OPCABG患者96例,入选病例根据术后48 h心脏超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观察组(术后早期发生心功能不全,LVEF≤45%,36例)和对照组(术后早期未发生心功能不全,LVEF>45%,60例),分别测量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及出院前血清NTproBNP水平,同时观察术后主要不良事件,分析NT-proBNP水平与术后早期心功能不全的关系及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术后24 h、48 h血清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均<0.05),两组患者出院前血清NT-pro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较对照组升高(P均<0.05)。NT-proBNP预测术后早期心功能不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2(95%CI:0.658~0.847,P<0.001),最佳诊断值为6 639.00 pg·mL-1,敏感度为97.2%,...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控制手术间人数、手术间门开启次数和无菌手套使用超过4 h更换等针对术中的护理措施对预防颅脑手术术后颅内感染的效果。方法收集山西省人民医院2018年8月至11月神经外科收治并行颅脑手术的患者220例,按照进入手术室顺序依次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采用包括无菌手套使用时间超过4 h更换、控制手术间人数和手术间门开启次数等手术室针对性术中护理措施,其他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率。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率2.7%(3/100),对照组术后颅内感染率9.1%(10/1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6,P=0.045)。结论术中采取控制手术间人数,控制手术间门开启次数和无菌手套使用时间超过4 h更换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4.
35.
观察风疹病毒(RV)分离株在人的神经细胞中形态和形态发生过程。方法利用超薄切片电子显微镜技术对自行分离的RV JR 23株在人脑神经细胞中的形态与形态发生过程进行了研究。 结果RV JR23袜感染人脑神经细胞24h后,可在细胞浆的核周围观察到病毒相关结构,包括电子致密颗粒,10nm,核衣壳样结构,15~25nm,“包涵体”样结构,“条纹”样结构伴随核衣壳样颗粒,并逐渐增多。96h可见完整病毒颗粒,192h达到高峰。病毒颗粒呈圆形,由单层脂质膜包绕,直径60~80nm。病毒在双层核膜中间装配,然后披上单层核膜而成熟,核膜破碎后释放入细胞浆。病毒颗粒多见于核周围。结论RV JR23株能在人神经细胞中广泛增殖,其形态发生有独特的方式。  相似文献   
36.
目的评价在新生儿病房优质护理的过程中应用家庭参与式护理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新生儿病房12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新生儿家属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优质护理,观察组接受常规优质护理联合家庭参与式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家长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对比干预1个月后新生儿成长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父母对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的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新生儿父母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干预1个月后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新生儿的成长发育情况好于对照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新生儿病房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家庭护理质量,对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索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为预防术后颅内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法,收集山西省人民医院2018年4月至2018年6月神经外科手术患者658例为观察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信息采集表进行信息采集。按术后是否感染进行分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658例患者中,剔除47例不符合标准的患者,纳入611例,其中发生感染50例,感染率8.18%;急诊手术、有植入物、手术间开门次数、手术间人数和无菌手套使用时间≥4 h是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严格把握人工植入物的使用指征,控制手术间人数和手术间开门次数,要求手术台上医护人员在手术持续时间≥4 h时更换无菌手套是降低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的重要因素。同时对于急诊手术患者要严格控制手术指征,做好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38.
目的 研究风疹病毒 (rubellavirus ,RV )JR2 3 株感染中枢神经系统 (CNS)特性。方法 RVJR2 3 株体外感染人胚脑神经细胞、腹腔感染Balb/c小鼠 ,观察JR2 3 株在人脑神经细胞的增殖和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CNS的感染及由感染导致的神经病理学特征。结果 RVJR2 3 株在人胚脑神经细胞中无明显的致细胞病变作用 ,病毒在感染后的第 72h达最高增殖滴度 10 3 TCID50 /ml。病毒抗原主要分布在人脑神经细胞胞浆。各组小鼠感染RVJR2 3 株后无明显CNS症状 ,地塞米松、环磷酰胺和药物未干预动物组CNSRV感染率分别为 6 0 %、90 %、5 0 %。受RVJR2 3 感染的小鼠脑组织出现小灶性胶质细胞增生及神经元坏死。大脑全层均有病毒抗原的分布。结论 RVJR2 3 株在人脑神经细胞和Balb/c小鼠脑组织中均能形成感染 ,感染为非杀细胞性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CPB)手术后引流液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观察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933例CPB术后8~18h引流液量.本组男550例,女383例,年龄10个月~72岁,平均(55±8.72)岁,体重7~85kg.结果 CPB术后8~18h引流液量小于400mL者680例,体外循环转机时间(44.22±5.9)min;引流液量在400~800mL166例,体外循环转机时间(85.14±3.1)min;大于800mL87例,体外循环转机时间(127.67±8.1)min.近半年关胸时监测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CT)共163例,根据ACT追加鱼精蛋白,引流液减少.结论 体外转流时间是影响CPB心脏直视手术后引流液的主要原因.关胸时,监测ACT值并追加鱼精蛋白及积极止血对减少引流液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分析我国城市中、小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多级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05年5月至2006年1月按罗马Ⅱ标准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对我国六个省及两个直辖市中51 956名中、小学生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结果 51 956名学生中有10 174名符合罗马Ⅱ标准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占19.58%.烧心、打嗝即采用吞气来终止打嗝是青少年主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上腹胀在男生中高于女生,上腹痛、纳差及失眠在女生中高于男生,但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嗳气、早饱、疲劳及心情焦虑烦躁在女生中高于男生,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城市中、小学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在治疗中应着重加强认知教育及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