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22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8 毫秒
211.
为探讨脑梗死和失眠症患睡眠参数改变的生物学特点,对30例脑梗死和30例失眠症患及22名正常人,采用多导睡眠图进行通宵睡眠描记,对照分析相关睡眠参数。结果,脑梗死组和失眠症组均有睡眠潜伏期延长,夜间觉醒次数多,总睡眠时间减少,深睡眠和REM睡眠及REM活动度降低的特点(P<0.05-0.01),脑梗死组和失眠症组有关睡眠参数比较也具有差异性(P<0.05-0.01)。提示,脑梗死组和失眠症组两睡眠参数皆有特征性改变,这些改变特点是脑梗死和失眠症睡眠障碍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212.
老年性痴呆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和多导睡眠图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性痴呆患者事件相关电位(ERP)和多导睡眠图(PSG)之间的关系。 方法: 对36例临床诊断的老年性痴呆患者及35例年龄匹配的健康人进行对照研究,所有受试者均进行ERP和PSG测试。结果: 研究组中ERP测定的异常率为94.4%(34/36),ERP中N2、P3波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3波幅降低,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PSG测定睡眠潜伏期延长、觉醒次数和S1阶段增多、总睡眠时间、深睡眠(S3+S4)、快眼动睡眠时间和睡眠纺锤波指数减少、睡眠效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ERP成分中P3波潜伏期P3波幅与PSG测定中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总睡眠时间、深睡眠、快眼动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及纺锤波指数等指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1)。 结论:老年性痴呆患者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减退和睡眠质量下降。ERP和PSG可以作为老年性痴呆患者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213.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关系,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以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对31例PSD患者和36例脑卒中非抑郁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PSD组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均明显低于非抑郁组(P<0.01或P<0.05);PSD组面对分较非抑郁组明显降低,屈服分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D组F1因子分高于非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乏社会支持、采取消极应对方式及述情障碍可能与PSD的发生有关,加强心理干预、增加社会支持、矫正应对方式及识别情绪能力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14.
目的:探讨脑梗塞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方法:218例脑塞偏瘫患者被随机分为康复组(109例)和对照组(109例),对所有病人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患者同时给予系统地康复训练。用FIM评分法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定。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康复组和对照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康复组改善更显著。康复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常规药物治疗配合系统地康复治疗是现代对脑梗塞偏瘫患者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脑梗塞偏瘫患者任何时候都需要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215.
慢性前列腺炎发病率较高,病因学十分复杂,目前认为慢性前列腺炎可能是由于前列腺及其周围组织器官、肌肉和神经的原发性或继发性疾病,甚至在这些疾病已经治愈或彻底根除后,它(们)所造成的损害与病理改变仍然在独立地持续起作用,其病因的中心可能是感染、炎症和异常的盆底神经肌肉活动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216.
躯体化障碍临床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躯体化障碍的临床特征,提高医务人员对躯体化障碍的认识。方法采用自己编制的病史问卷对59名躯体化障碍患者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躯体化障碍发病率在性别上差异无显著性(2χ=2.051,P>0.05),病程冗长,多呈慢性迁延性,平均病程7.8 a;躯体化障碍多发生于初中以下文化、农民及家庭经济一般的人群(P<0.01);临床症状可以涉及多个系统,症状分布频率为消化系统72.9%、神经系统71.2%、呼吸循环系统59.3%、肌肉骨骼74.6%、皮肤62.7%、泌尿生殖系统16.9%。结论躯体化障碍多发生于文化程度较低和家庭经济一般的人群,症状可涉及多个系统器官。  相似文献   
217.
目的了解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载脂蛋白H(ApoH)和血脂水平特点,进一步探讨Aport对PSD的影响。方法①检测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Aport水平。结果①PsD组AportmRNA表达量低于脑卒中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SD组血清TG水平高于脑卒中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C、HDL、LDL水平在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载脂蛋白H结合甘油三酯可以作为PSD临床疗效评价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18.
目的:探讨老年性痴呆(SD)患者认知功能与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关系.方法:对50例SD患者和48例正常人(对照组)分别进行事件相关电位(ERP)、探究性眼动分析(EEM)和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水平的测定.结果:SD组ERP异常率为96%(48/50).与对照组比较,SD组ERP中N2、P3潜伏期延长,P3波幅降低(t分别为3.453、4.972和6.544,P均<0.001);EEM测定巾的凝视点(NEF)及反应探索评分(RSS)值减少,D值增加(t分别为8.072、6.724和7.953,P均<0.001);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水平降低(t分别为4.587、3.971和3.534,P均<0.001).相关分析显示SD组P3潜伏期、D值与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血浆水平呈负相关(r=-0.46~-0.33,P均<0.05),而P3波幅、NEF、RSS与其呈正相关(r=0.32~0.48,P均<0.05).结论:SD患者认知障碍和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下降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19.
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系统进行性变性疾病,它常以近期记忆减退为首发症状,逐渐累及记忆、计算、定向、理解、思维等多种形式的认知功能,最终甚至导致丧失正常的社会生活能力[1].康复治疗是根据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损害的程度,制定的一套康复治疗计划,是使病、残及伤者身心健康与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2].2006年8月至2011年1月,作者对41例AD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探讨AD患者康复的有效治疗模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20.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并发于脑血管病的一系列精神症状、躯体症状和复杂的情感障碍性疾病,在卒中后各个时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状态,部分严重患者可出现厌世、绝望及自杀等行为。PSD患者生活质量差,易遗留严重运动、情感及认知障碍,治疗依从性低,且复发性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较高。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是一种通过对大脑进行磁刺激来研究皮层兴奋性的无创神经调控技术,在治疗PSD方面临床疗效显著,但其治疗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现就rTMS治疗PSD的临床应用、可能的治疗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