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35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小李今年27岁,前两年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导致左腿髌骨粉碎性骨折,好不容易手术治好。去年拍片复查时,发现髌骨上端长了一块东西——骨刺。虽然不痛不瘁,但却成了小李的心头之“刺”。 雪上加霜的是,他的父亲和岳母先后都发现脊椎、膝关节分别长有骨刺。从此,他们一家数人踏上了艰难的求医之路。其间,屡屡受骗,骨刺却未消。  相似文献   
72.
宋卫东 《大众健康》2014,(2):118-119
在过去的18个月中,我们收到很多青少年关于性问题的邮件,我们收集一些让人感到惊悚的问题,并给出真诚、扼要、有意义(不带有讽刺意味)的回答。  相似文献   
73.
宋卫东 《家庭医生》2010,(15):26-27
男孩子身上哪块皮肤最重要? 答:包皮! 哪种手术是父母最可能也最主动想让自己儿子做的? 答:包皮环切。  相似文献   
74.
脚扭伤是我们最常遇到的外伤。对于同一个人来说,跑跳等运动比行走速度更快,冲力更大,受伤也就会更严重。  相似文献   
7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细菌性加重患者病原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特点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取我院2007年3月—2009年3月住院的625例AECOPD患者下呼吸道痰液及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刷取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并进行分析。结果分离出病原体的患者共有440例,分离到病原菌478株,以革兰阴性杆菌占首位,达65.27%,检出的病原菌群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不动杆菌属、大肠埃希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占20.71%。真菌占14.02%,真菌中白念珠菌检出率最高(6.69%)。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严重,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较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耐药率高,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结论AECOPD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耐药现象明显,二重感染逐年增加,且占有较大比重。临床COPD患者选用抗生素治疗时应重视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减少不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株与二重感染产生。  相似文献   
76.
77.
目的: 探讨双黄酮类药物4′-甲基醚金连木黄酮(4′-O-methylochnaflavone, MF)对棕榈酸诱导的大鼠阴茎海绵体内皮细胞(rat cavernous endothelial cells, RCECs)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将RCECs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牛血清白蛋白组(NC组)、棕榈酸(palmitic acid,PA)组、MF治疗组、淫羊藿次苷Ⅱ(icasiside Ⅱ,ICA Ⅱ)治疗组。采用蛋白印迹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 PKB/AKT)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蛋白表达水平,使用一氧化氮荧光探针检测MF以及ICA Ⅱ对RCECs内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使用CCK-8试剂盒检测MF、ICA Ⅱ对PA诱导后的RCECs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 与NC组相比,MF组、ICA Ⅱ组处理后细胞内一氧化氮含量显著增加(P < 0.05),MF组的效果优于ICA Ⅱ组(P < 0.05)。与NC组相比,PA组的eNOS和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提示成功构建了用于模拟高脂环境的体外RCECs内皮功能障碍模型(P < 0.05)。MF组干预后能够有效提高eNOS、AKT的表达水平,表明MF可促进恢复游离脂肪酸造成的内皮细胞损伤(P < 0.05)。CCK-8增殖实验显示PA显著降低RCECs的增殖数量(P < 0.05),而给予MF、ICA Ⅱ治疗后细胞增殖能力得到显著恢复(P < 0.05)。结论: 在RCECs中,MF与ICA Ⅱ能够有效增加细胞内一氧化氮含量,PA处理后AKT/eNOS通路的下调揭示其参与内皮细胞损伤的发生、发展,而MF的干预能够有效逆转上述变化,此外,PA诱导下RCECs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而MF与ICA Ⅱ干预能够恢复上述变化。双黄酮类药物MF对PA诱导的RCECs细胞功能障碍有一定程度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 分析肺癌患者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表达,探讨其在肺癌诊断和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放射法检测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14名健康者(对照组)外周血血清与BALF中IGF-1、IGFBP-3的水平.结果 肺癌组血清和BALF中IGF-1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GFBP-3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IGF-1/IGFBP-3升高(P<0.01).IGF-1、IGF-1/IGFBP-3在有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TNMⅢ~Ⅳ的肺癌患者血清、BALF中明显高于无转移者和TNMⅠ~Ⅱ期者(P<0.05),而IGFBP3下降明显高于无转移者及TNMⅠ~Ⅱ期者(P<0.05).肺癌组血清IGF-1、IGFBP-3浓度与BALF中的浓度呈正相关(P <0.01);患者血清BALF中IGF-1与IGFBP-3浓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GF-1、IGFBP-3的表达对肺癌的诊断、判断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9.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以普通型问质性肺炎为病理特征的一种慢性炎症性问质性肺疾病。近年来,IPF日益受到关注,其发病机制由单一慢性炎症致纤维化的观念逐渐转变。本文就特发性纤维化的病因及发展机制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0.
骨关节炎(OA)是一组多病因的关节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为关节软骨破坏和骨赘增生.我们通过检测OA患者与正常人的血清瘦素水平,探讨瘦素在OA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