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8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101篇
医药卫生   248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6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5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
对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治疗方法不断更新,虽然方法较多,但起到的临床效果有所差别,同时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副作用,缺铁性贫血的主要临床反应为:月经量显著增多,出现腹部不适以及血红蛋白尿的情况,同时存在乏力、晕眩、头部疼痛以及眼花的情况,因此应及时对缺铁性贫血患者进行治疗。根据以此,本文以综述的形式,对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如口服铁剂方法、肌内注射以及静脉注射铁剂以及中医治疗等方法,通过对口服铁剂中的亚铁类补铁剂、不同种类以及联用铁剂维生素,来进行阐述。同时对比治疗方法的优缺点,以此为临床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2.
73.
某大型水面舰船医疗系统需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及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2009年11月入住卒中单元的脑卒中患者作为干预组,将2008年入住普通病房的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脑卒中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平均住院日、抗感染治疗相关费用。结果对照组脑卒中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为13.30%,干预组下呼吸道感染率为7.76%。干预组平均住院日明显少于对照组(P=0.048),干预组平均感染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6),干预组平均感染相关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30)。结论通过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可有效地降低下呼吸道感染率,减少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Orem自护模式在老年精神分裂症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老年精神分裂症伴高血压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融入Orem自护模式。于干预前及干预8周后,比较Barthel指数量表评定数值及血压数值。结果干预8周后,观察组Barthel评分数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融入Orem自护模式的干预措施对提高老年精神分裂症伴高血压患者的自理行为及控制血压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6.
IL-37属IL-1家族细胞因子,最初发现时被命名为IL-1F7,具有5种不同的亚型(IL37a~e)。研究已证实,IL-37能够抑制多种免疫细胞中促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进而调节固有免疫应答;此外,IL-37对外源性刺激诱导的结肠炎、关节炎、胰腺炎等炎症性疾病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总之,IL-37能够在多种炎症相关性疾病中发挥抑制作用,是一种新型的炎症抑制因子。  相似文献   
77.
患者男,65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5年前来就诊.患者疼痛每年发作10余次,常在空腹时出现,呈隐痛,进食后消失;偶有疼痛伴出汗,一般持续数分钟;起病后无腹胀和呕吐,不伴反酸,食欲正常;大便秘结,无黑便.半个月前外院胃镜检查发现胃窦有1枚较大息肉,约4.5 cm×5.5 cm,见图1.  相似文献   
78.
肝纤维化是动态的病理过程,是反复肝损伤引起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和降解失衡,导致其过度沉积的结果。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通过产生细胞外基质蛋白和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肝纤维化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可转化纤溶酶原为纤溶酶,活化MMPs,降解多种ECM成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具有抑制uPA的作用。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抑制MMPs对细胞外基质有降解作用。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是HSC活化标志。我们测定不同肝纤维化分级中α-SMA、基质金属蛋白-1(MMP-1)、TIMP-1蛋白表达以及血浆uPA、PAI-1的水平,旨在了解它们在肝纤维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从而为临床治疗肝硬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总结伴有神经内分泌副瘤综合征的嗅神经母细胞瘤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08至2020-08医院伴有神经内分泌副瘤综合征的4例嗅神经母细胞瘤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其中男2例,女2例。年龄22~48岁, 平均39.5岁。根据改良Kadish分期,4例病变均为C期;根据Dulguerov分期,T3期1例,T4期3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内镜下肿瘤切除术,并获得阴性切缘。围术期3例出现尿崩、电解质紊乱及激素改变。术后1例出现颅内积血,无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术后2周内尿崩、电解质紊乱及激素改变大致恢复正常。术后随访6~125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免疫组化染色见肿瘤细胞中突触素(Syn)、嗜铬素A(ChgA)等多呈阳性,Ki-67染色显示细胞增殖指数为1%~50%。结论 嗅神经母细胞瘤患者伴发的神经内分泌症状隐匿,可表现为电解质及激素水平紊乱,围术期风险高,需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随访中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可及时发现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80.
目的对医院胸腰椎体后路内固定患者术后深部切口感染的病原学和药敏状况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5年4月医院胸腰部位椎体后路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的9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选取术中可疑标本做病原培养,分析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6例切口感染患者送检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96株,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共73株占76.04%;革兰阳性菌中主要为耐甲氧西林葡萄糖球菌,占33.33%;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替考拉宁、左氧氟沙星敏感率为100.00%。结论胸腰部位椎体后路内固定术后深部外科切口感染的患者中,革兰阳性菌检出率最高,预防性用药应选择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或亚胺培南;并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