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大肠癌的首选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对切除的手术标本进行正确的病理诊断是进一步治疗及评估患者预后的重要依据.本文结合文献对与大肠癌预后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如:组织学类型及分级、TNM分期病理诊断原位癌的概念、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远隔转移及切缘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2.
WHO(2000)消化系统肿瘤分类的学习心得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通过WHO(2000)消化系统肿瘤分类的学习心得进行交流,并与旧版分类进行比较。新版分类突出的特点是增加了肿瘤遗传学和临床特点,内容包括肿瘤的流行病学、病原学、临床特点(症状、体征、影像学、内窥镜和大体变化)、肿瘤的扩散及分期、遗传易感性、分子遗传学和预后等。这对深入认识理解肿瘤分类尤为重要。并对新分类中增加的胃肠道上皮内肿瘤、胃肠间质瘤及内分泌肿瘤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了解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海水浸泡后的兔软组织刨伤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成年家兔为实验动物,建立背部双侧圆形创伤模型,每组8只,随机分为单纯创伤组(对照组)、创伤合并海水浸泡组(海水浸泡组)、创伤合并海水浸泡后重组人bFGF治疗组(bFGF组).观察各组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状况,统计创面面积变化及创面愈合.结果:海水浸泡组的肉芽组织形成时间显著晚于对照组及bFGF组.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2.4±0.9)d;创伤合并海水浸泡组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6.9±1.1)d;海水浸泡合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组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3.5±1.1)d.结论:海水浸泡能导致伤口愈合时间延迟,bFGF对于海水浸泡伤口具有显著促愈合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移植肝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自2003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202例肝移植术后常规超声诊断肝局灶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百胜公司MyLab Twice和西门子Seguoia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移植肝局灶性病变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超声造影剂为SonoVue,通过观察3个时相的超声造影灌注模式做出诊断。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结果 197例患者经超声造影明确诊断,准确率为97.5%(197/202),包括肝癌复发121例、炎性病变19例、梗死灶18例、血管瘤13例、正常肝组织11例、脂肪浸润10例、冷保存损伤改变2例、纤维瘢痕形成1例、胆管扩张积气1例、肝损害1例;5例患者诊断错误,误诊率为2.5%(5/202)。结论 超声造影技术依据特征性增强模式,对移植肝局灶性病变性质的明确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HCGα、β亚基在大肠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卵白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SP法)检测大肠病变中HCG不同亚基的表达。结果 HCGα在大肠良性病变中存在表达,在恶性病变中未见表达;HCGβ在良性病变中罕见表达,在大肠癌中表达较高。结论 HCG的不同亚基的大肠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有所不同。HCGβ的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及分期有关,可以作为大肠癌恶性分化的一种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6.
龚悌  朱华  黄顺东  宁浩勇  樊小明  张玲  王虹  彭涛 《职业与健康》2007,23(24):2245-2247
目的应用肥大细胞(MC)直接计数,探讨其在乳腺增生症与浸润性导管癌中的数量水平及其表达意义。方法用肥大细胞和胶原纤维组合染色法,对该2类疾病患者的病理组织标本进行制片染色,直接计数MC数量。结果乳腺增生症与浸润性导管癌患者MC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1,P<0.01);而其中78例浸润性导管癌中的硬癌、单纯癌、髓样癌患者的MC数量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5.66,P<0.01)。结论MC在乳腺增生症和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数量水平,能作为该类疾病早期诊断及远期预后判断的一项较有价值的数量指标。  相似文献   
27.
胃内分泌细胞变化与儿童慢性胃炎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悌  宁浩勇  朱华  王虹  彭涛  李章 《中国医药》2007,2(6):371-372
目的 探讨胃内分泌细胞变化对儿童罹患慢性胃炎的作用和影响。方法 对送检的胃镜活检材料行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观察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胃镜下见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的患者人数最多。病理学检查见固有膜充血水肿,有较多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甚至有淋巴滤泡形成;并参照悉尼分类法将78例儿童慢性胃炎分为轻、中、重三型,其中以中型患者人数最多(45例,50.70%)。免疫组化染色,各型患者可见5种胃内分泌细胞的阳性表达,且以中型患者为多,尤以降钙素、5-羟色胺、胃泌素3种细胞的阳性表达率显著(均≥62.22%,其中胃泌素细胞阳性表达率竟高达75.5%)。结论 儿童慢性胃炎的病理学改变为浅表性胃炎;胃内分泌细胞的变化与儿童慢性胃炎的发病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探讨海水淹溺型急性肺损伤早期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活性及相关细胞因子动态变化。方法 3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对照组(0 h)和海水灌注后1、3、6、12、24 h组。灌注组经气管插管灌注2 ml/kg海水。观察各组动物血气分析的变化。计算肺湿干重比值、肺通透指数。以非放射性凝胶迁移实验分析肺组织NT-κB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10浓度,同时进行病理学检查,计算肺病理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海水灌注组氧合指数迅速低至300 mmHg以下,持续时间长达6 h(P<0.01);肺大体标本淤血水肿严重,显微镜下可见炎症细胞浸润等急性肺损伤病理学征象;肺湿干重比于海水灌注后3 h达高峰,肺通透指数及肺病理评分以海水灌注后6 h组数值最高;肺组织NF-κB活性及TNF-α、IL-1β、IL-10表达量显著增高,并于6 h达高峰。海水淹溺型急性肺损伤早期NF-κB活性与TNF-α、IL-1β、IL-10及肺病理评分正相关(P<0.05),TNF-α、IL-1β、IL-10与肺病理评分、肺通透指数亦密切相关(P<0.05)。结论 NF-κB活化在海水淹溺型急性肺损伤早期与细胞因子过度释放密切相关,在肺组织炎症反应和病理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