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季萍 《江苏医药》2016,(4):493-494
迷走神经刺激术是将电极缠绕在左侧颈部的迷走神经上,由埋藏于锁骨下的脉冲发生器产生电流刺激迷走神经。通过特殊传导通路直接调节皮质重要区域的功能,从而抑制癫痫发作,为不能进行切除手术或切除术后复发的顽固性癫痫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1]。此手术具有相对安全、创伤小、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至今全球范围超过50 000例患者接受了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且疗效确切[2]。但在国内,迷走神经刺激术开展的不多[3]。我院自2011年  相似文献   
32.
肿瘤患者血清中肿瘤自身抗体的产生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肿瘤患者血清中存在大量的自身抗体,它们产生机制和作用仍不清楚。本综述对目前开展的自身抗体的检测进展作一简介,并对其产生机制和可能所起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外排泵Mex AB-oprM和外膜蛋白OprD2表达水平及其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测序法分别检测1~4组铜绿假单胞菌的金属β-内酰胺酶;RT-PCR检测1、2、4组铜绿假单胞菌外排泵Mex AB-oprM和孔蛋白OprD2的表达水平。结果含亚胺培南耐药和美罗培南耐药组均有≥42.9%检出亚胺培南(IMP)、VIM金属酶基因型;OprD2显著低于表达在亚胺培南与美罗培南同时耐药组(87.5%),高于亚胺培南与美罗培南同时敏感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ex AB-oprM在各组中分别有60.0%、57.1%、37.5%的高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外膜的低通透性、金属β-内酰胺酶的水解和主动外排泵过度表达,三者相互协同作用是该地区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34.
目的:在泌尿专科手术间应用“6S”管理方法,围绕安全进行规范管理,制定具体环节,加强物品管理,改善手术间工作环境,提高医生满意度;注重专科护士的临床能力培养,促进手术护理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方法:成立6S活动小组,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六个内容对人、物、环境进行整顿.结果:手术间物品管理规范,提高医生满意度其中手术环境满意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5.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6种氨基甲酸酯的气相色谱测定法。方法以ZK-2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以丙酮解吸,以HP-5毛细管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氮气,流量为26 ml/min,氢气流量为30 ml/min,空气流量为60 ml/min,程序升温,进行气相色谱分析以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6种氨基甲酸酯浓度。结果该方法中6种氨基甲酸酯的线性范围为0.1~100.0μg/ml,相关系数为0.999 4~0.999 9,回收率为90%~99%,检出限为0.02~0.10μg/ml,精密度为1.4%~5.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氨基甲酸酯的测定。  相似文献   
36.
季萍 《大家健康》2016,(3):255-256
目的:探究改良胃管留置方法在经口气管插管病人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该院ICU收治的100例需留置胃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胃管插管方式,研究组采用改良胃管留置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该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置管时心率为(86.0±6.0)次/min,置管时血氧饱和度为(96.0+1.0)%,置管时间为(4.0±2.2)min.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置管1次的成功率70.00%,置管2次成功的概率为30.00%,置管总成功率为100.00%,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为4.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胃管留置方式,可以提升置管的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率,进而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明确血清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估价值。 方法 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肝癌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单次介入手术治疗后是否有效分为观察组(有效,治疗后肿瘤体积缩小≥ 50%)及对照组(无效,治疗后肿瘤体积缩小<50%)。共纳入84例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49例,对照组患者35例。检测并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 d外周血TSGF及甲胎蛋白(AFP)的改变,分析各项指标对患者单次治疗的疗效评估价值。 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TSGF、AF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TSGF下降水平(ΔTSGF)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6.7±11.2) U/ml vs.(50.4±9.6) U/ml;t=13.900,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AFP下降水平(ΔAFP)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351.9±15.3) ng/ml vs.(296.8±12.9) ng/ml;t=13.390,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以79.33 U/ml为截点值,治疗后7 d ΔTSGF预测单次介入治疗有效的敏感性为88.57%,特异性为83.67%,曲线下面积为0.882,优于ΔAFP。相关性分析提示,ΔTSGF与ΔAFP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r=0.676,P<0.01)。 结论 TSGF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具有一定评估价值,优于传统的AFP。   相似文献   
38.
2010年中国CHINET肠球菌属细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2010年中国主要地区临床分离肠球菌属细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国内主要地区14所教学医院(12所综合性医院,2所儿童医院)按统一方案、采用统一的材料、方法(K-B法)和判断标准(CLSI 2010年版)进行肠球菌属细菌的耐药性监测。结果共分离到4 046株非重复肠球菌属细菌,最常见菌种为粪肠球菌1 829株(45.2%)、屎肠球菌1 817株(44.9%)、鹑鸡肠球菌78株(1.9%)、鸟肠球菌54株(1.3%)、铅黄肠球菌49株(1.2%)。肠球菌属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仍极敏感,耐药率<4%,万古霉素耐药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检出率分别为0.6%、3.6%。粪肠球菌对呋喃妥因、磷霉素和氨苄西林耐药率较低,分别为3.2%、5.7%和11.3%,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为44.0%;屎肠球菌耐药性明显高于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接近90%,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接近70%,对氯霉素耐药率仅为7.3%,儿童屎肠球菌分离株对磷霉素、呋喃妥因耐药率<10%。不同医院分离的肠球菌属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一定差异。结论屎肠球菌的分离率有增加趋势,肠球菌属细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依然保持极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9.
目的了解2010年中国不同地区14所医院呼吸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14所教学医院(12所综合性医院,2所儿童医院)按照统一的方案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及E试验法,按照美国CLSI 2010年版标准判读结果,用WHONET 5.4软件统计分析呼吸道标本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14所医院呼吸道标本共分离出细菌22 43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83.2%,革兰阳性菌占16.8%。下呼吸道常见细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18.0%)、铜绿假单胞菌(17.0%)、肺炎克雷伯菌(14.2%)、金葡菌(10.9%),上呼吸道标本常见分离菌为化脓性链球菌(20.1%)、金葡菌(14.8%)、肺炎克雷伯菌(13.2%)。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主要分离自门诊及儿童患者。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儿童分离株中肺炎链球菌青霉素不敏感株(PRSP、PISP)检出率分别为13.2%、16.7%,明显高于成人分离株(2.9%、3.3%),化脓性链球菌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高度敏感,肺炎链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70%,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万古霉素、利奈唑胺仍保持较高敏感性。流感嗜血杆菌儿童株和成人株β内酰胺酶检出率分别为23.1%和34.1%,对阿奇霉素、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敏感率>90%。金葡菌中未检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株,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检出率为59.7%。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最敏感(耐药率<6%),其次为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ICU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为25%。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50%,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耐药率<30%。ICU分离菌耐药性高于非ICU菌株。结论本次临床分离的呼吸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细菌耐药现象严重,特别是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的增高,应引起各医院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0.
目的监测2008年我国不同地区15所教学医院医院感染患者中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方法按设计方案收集非重复的1 357株医院感染患者中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菌株经中心实验室复核后,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15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数据输入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敏感率较高的药物有美罗培南(97.6%~100%)、帕尼培南(79.8%~98.4%)、亚胺培南(64.9%~98.1%)、厄他培南(91.3%~97.4%)、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7.2%~97.4%)、头孢美唑(82.1%~97.0%)和阿米卡星(89.9%~93.8%)。肠杆菌属细菌敏感率较高的抗菌药物有美罗培南(98.7%)、帕尼培南(96.4%)、亚胺培南(95.4%)和阿米卡星(85.7%)。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和黏质沙雷菌敏感率较高的药物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92.0%~10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93.1%~99.1%)、阿米卡星(89.0%~94.3%)和头孢吡肟(86.2%~93.1%)。结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对医院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保持了较高的抗菌活性,头孢美唑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