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2篇
医药卫生   67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21.
化学计量学结合信息熵赋权优选半夏白术天麻汤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徐男  孙蓉  崔焕月  黄欣  李晓宇  王亮  时海燕 《中草药》2020,51(4):995-1002
目的建立化学计量学与信息熵赋权相结合的提取工艺优化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半夏白术天麻汤水提工艺优化,以充分保证经典名方的有效性和质量一致性。方法以半夏白术天麻汤为模型药物,采用HPLC法建立指纹图谱,对共有峰峰面积进行主成分分析(PCA),以PCA总因子得分、指纹图谱相似度及干膏收率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信息熵赋权法确定各指标的客观权重,优化水提工艺参数。结果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匹配26个共有峰,并确定其中7个化合物。根据综合评分结果,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12倍加水量,煎煮2次,每次1 h。3批验证综合评分均值为0.418 0,RSD为3.32%。结论优选后的工艺提取率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适用于半夏白术天麻汤经典名方制剂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2.
范梦月  刘静  孙蓉 《中草药》2020,51(9):2297-2306
目的筛选藿朴夏苓汤治疗早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湿邪郁肺证的物质基础,预测其作用机制。方法查阅文献及临床报道分析藿朴夏苓汤与早期COVID-19湿邪郁肺证的方证关系。运用TCMSP数据库筛选藿朴夏苓汤中潜在活性成分,将活性成分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3CL水解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ACE2)进行分子对接,根据结合能筛选与两者均有较好结合作用的核心成分。借助Cytoscape软件构建关键成分靶点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出核心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核心靶点的GO分析,Cytoscape软件Clue GO插件进行Pathway、KEGG富集分析。结果方证关系分析藿朴夏苓汤用于治疗早期COVID-19湿邪郁肺证,筛选出藿朴夏苓汤中潜在作用成分12个,核心靶点67个。其中通草中的通脱木皂苷元Ⅰ,茯苓、猪苓中的过氧麦角甾醇,半夏中的黄芩苷与SARS-CoV-2 3CL水解酶、ACE2均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GO、Pathway、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藿朴夏苓汤中12个潜在作用成分参与调节刺激反应、信号转导、细胞死亡等生物过程以及白介素信号通路、癌症EGFR信号通路、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途径、编程性细胞死亡途径、MAPK信号通路等。结论藿朴夏苓汤以化湿解毒、宣肺透邪治疗早期COVID-19湿邪郁肺证患者,菲酮、黄芩苷、酸枣仁皂苷、啤酒甾醇、常春藤皂苷元、过氧麦角甾醇、柠檬二烯醇、麦角甾-7,22-二烯-3-酮、通脱木皂苷元Ⅰ、泽泻醇B-23-醋酸酯、泽泻醇B、新橙皮苷可能为其主要的物质基础,通过阻断SARS-CoV-2病毒蛋白合成,阻止病毒进入宿主细胞,通过调控白介素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抑制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3.
郭欣  孙蓉 《中草药》2020,51(11):3070-3077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暴发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各地相关单位陆续发布多个诊疗方案,其中重症期治疗推荐方剂中黄连解毒汤的中医证侯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运行第七版)》中重型气营两燔证相应,可用于治疗气营两燔证。气营两燔证津液营阴耗损、正不敌邪,气营热毒炽盛,黄连解毒汤清热解毒,可通过祛邪达到扶正护阴的治疗目的。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连解毒汤在治疗COVID-19重型气营两燔证中具有潜在的抗炎解热、抗病毒、抗氧化、调节机体免疫力、保护脏器组织等作用。通过对COVID-19重型气营两燔证的病机演变、黄连解毒汤的方证关系及现代药理作用进行梳理,分析黄连解毒汤治疗重型气营两燔证的中医方证关系及现代药理学基础,以期为黄连解毒汤用于COVID-19重型气营两燔证的有效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4.
125.
刘静  孙蓉 《中草药》2020,51(14):3708-3716
目的通过构建蛋氨酸-胆碱缺乏(MCD)饮食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模型,研究小柴胡汤对NASH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小柴胡汤(高、中、低剂量)组、易善复组和强肝胶囊组。通过饲喂MCD饲料建立NASH模型,造模同时按分组给予不同药物进行干预;实验过程中记录小鼠体质量、日摄食量、日饮水量变化,实验结束对肝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检测血清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检测肝组织中TC、TG的水平变化,利用q RT-PCR技术检测肝组织脂肪酸合成酶(FAS)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的表达水平。结果小鼠体质量、日摄食量、日饮水量及肝脏系数等数据显示MCD饮食诱导的模型组小鼠会出现体质量降低、摄入量减少及肝脏湿质量下降的特点,而小柴胡汤给药组小鼠体质量、摄入量及肝脏系数较模型组小鼠显著升高;HE染色结果显示小柴胡汤可明显减轻肝组织脂肪变性和炎症程度,改善肝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小柴胡汤能显著降低NASH模型小鼠血清及肝组织TG、TC水平,升高血清中HDL-C水平,降低血清中AST、ALT、IL-6、TNF-α水平;q 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肝组织FAS和SREBP-1c的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小柴胡汤可显著降低FAS和SREBP-1c的基因表达水平。结论小柴胡汤对MCD饮食诱导的NASH模型小鼠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调控抑制脂肪酸合成基因(FAS、SREBP-1c)的表达,减少脂肪堆积,实现调脂作用,并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改善肝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6.
家庭功能对老年抑郁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老年抑郁状态与家庭功能的关系。方法 按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本市老年人313例,采用FamilyAPGAR问卷和老年抑郁量表(GDS)调查研究分析其抑郁状态与家庭功能的关系。结果 45.4%为功能良好家庭,42.5%为一般家庭,12.1%为障碍家庭。老年抑郁总的发生率为20.2%,其中轻度抑郁发生率为17.6%,中重度抑郁发生率为2.6%。家庭功能各组间抑郁发生率、GDS值差异显著。结论 老年人的抑郁状态与家庭功能有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127.
麝香酮对谷氨酸所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及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考察麝香酮对谷氨酸引起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株(pheochromocytoma,cells,PC12)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麝香酮10.0,1.0,0.1 μmol·L~(-1)高、中、低剂量组和1μmol·L~(-1)尼莫地平组,用500μmol·L~(-1)谷氨酸造成PC12细胞损伤,采用药物预处理给药方法,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采用Fura3/AM为荧光指示剂,用Vector~2 1420多标记免疫分析仪研究麝香酮对谷氨酸所致损伤PC12细胞内Ca~(2+)的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考察不同浓度麝香酮对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麝香酮可明显提高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还原能力,抑制该细胞LDH的释放,提高细胞存活率;抑制兴奋性氨基酸所引起的细胞内Ca~(2+)含量的升高;降低PC12细胞的凋亡百分率,并呈剂量相关性.结论:麝香酮可抑制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内钙超载,稳定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有关.  相似文献   
128.
患者27岁,孕4产2。孕6个月药物引产后阴道大量流血,腹痛。妇科检查:腹软,脐耻间未触及子宫,阴道内可见一孕4个月大小的椭圆状物体,未触及宫颈。超声检查显示:子宫呈“倒梨形”,未测及正常宫底回声,宫颈扩张,子宫底从宫颈陷入阴道,宫腔线消失,子宫肌壁回声稍粗,子宫外周未见包膜  相似文献   
129.
目的 :我们研究了扬州和无锡两地区男性STD患者解脲脲原体 (Uu)、人型支原体 (Mh)、肺炎支原体 (Mpn)、生殖支原体 (Mg)、发酵支原体 (Mf)、穿通支原体 (Mpe)等支原体感染状况。 方法 :应用nestedPCR(nPCR)和DNA全自动测序技术对扬州和无锡地区的各 5 6例男性STD者的尿道拭子进行Uu、Mh、Mpn、Mg、Mf、Mpe等 6种支原体联合检测。 结果 :扬州地区男性STD者Uu、Mh、Mpn、Mg、Mf、Mpe阳性率分别为 6 9 6 %、35 7%、2 8 6 %、16 1%、3 6 %和 3 6 % ;无锡地区则为5 5 4%、32 1%、5 4%、5 4%、1 8%和 0 % ,二地区均存在多种支原体合并感染。结论 :本文认为扬州和无锡地区男性STD患者中都有较高的支原体感染率 ,特别是在国内首次从STD者的尿道拭子中通过nPCR法检测到穿通支原体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