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2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21.
我院13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报告,为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国家ADR监测中心制定的标准,对我院2010年1-12月临床各科室上报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我院ADR以61~80岁年龄段多发,静脉给药导致ADR占绝大多数,抗微生物药,尤其是头孢菌素类,是引起ADR的高危药物,ADR临床表现以累及皮肤和消化系统最为常见。结论: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重视ADR的监测与报告,减少或避免ADR的重复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2.
目的分析抚州市手足口病病原检测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2年抚州市各县区送检的重症及死亡病例、暴发疫情和日常监测病例(普通病例)的咽拭子或疱疹液样本,采用Real—TimePCR法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2年共检测样本429份,检出肠道病毒核酸阳性320份,总阳性检出率为74.59%;其中重症及死亡病例阳性检出率为90.91%(10/11),普通病例阳性检出率为74.16%(310/4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20份阳性样本中,EV71型阳性152份,占47.50%;CoxA16型阳性92份,占28.75%;其他肠道病毒阳性76份,占23.75%。病原检出高峰在每年的3-6月份,共检出阳性168份,占52.50%,以EV71型为优势毒株;次高峰在9—10月份,共检出阳性73份,占22.8I%,以CoxA16型和其他肠道病毒为优势毒株。0—4岁人群阳性率为75.84%(317/418),≥5岁人群阳性率为27.27%(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阳性检出率为80.47%(206/256),女性为65.90%(114/173)),男性高于女性(P〈0.01)。结论抚州市手足口病各型病原均有检出且有明显的季节特征,以EV71型和CoxA16型为优势毒株,主要感染5岁以下儿童。  相似文献   
123.
目的利用PI3K特异性阻滞剂渥曼青霉素(Wortmannin)阻断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观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模型以及给予肠三叶因子( ITF)、Wortmannin后GSK-3β与CyclinD1水平,明确ITF的作用机制之一是否通过PI3K/AKT以及其下游分子GSK-3β与CyclinD1。方法50只新生1日龄Wistar大鼠,按每组10只随机分为A、B、C、D、E 5组,制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模型, A组造模后每只给予生理盐水0.2 ml,B组造模后每只给予ITF 0.2 mg,C组造模后每只给予Wortmannin 0.1 mg/kg,D组造模后每只分别给予Wortmannin 0.1 mg/kg和ITF 0.2 mg,E组为正常对照组。第4天处死后解剖并取回盲部近端1~2 cm肠道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其余肠道组织行免疫组化检测GSK-3β及CyclinD1水平。结果造模后A、B、C、D组大鼠分别呈现不同程度的食欲下降,活动度下降,排黏液稀便甚至血便、腹胀等情况,死后解剖发现胃肠胀气、充血。 E组外观表现及肠道变化基本正常。病理检验示A组肠道组织损伤较严重,黏膜绒毛有较多坏死,病理评分中位积分3分;B组病变明显减轻,顶端绒毛少量塌陷、坏死,中位积分为1.5分;C组病变较A组较重,绒毛几乎全部脱落,黏膜坏死严重,中位积分为3.5分;D组中位积分为3分,E组基本无病变,中位积分为0。结论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PI3 K/AKT信号通路以及其下游分子GSK-3β与CyclinD1的调控作用,ITF通过激活PI3K/AKT可能使GSK-3β失活下调随后上调CyclinD1的水平,从而减少新生Wistar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模型肠道损伤。  相似文献   
124.
随着住院精神病患者合并躯体疾病的日益增多,其护理问题已成为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精神病患者躯体疾病涉及诸多学科,由于精神科护士专业性较强,在护理严重躯体合并症时,暴露出护士理论知识不足和临床护理技能欠缺等问题.为解决此问题,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我院建立了疑难病例全院性讨论制度,自此制度实施以来,全院整体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也得到长足发展,现将全院性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5.
周围性面瘫恢复后继发面肌痉挛5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明丹  彭怡  唐荣 《西部医学》2012,24(12):2389-2390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瘫恢复后继发面肌痉挛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9年2月~2012年1月经康复科住院及门诊诊断为周围性面瘫继发面肌痉挛58例患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相关原因拟定预防措施。结果 58例患者中发病时患侧耳痛伴偏头痛39例(67%),发病时患侧乳突前缘疼痛伴味觉减退19例(33%)。58例患者中41例(70%)在7日内予电针治疗,17例(30%)患面瘫者在7日内予面部按摩刺激,以上患者在面瘫康复后,都继发患侧面肌痉挛。结论周围性面瘫急性期进行强电针和按摩属于超强刺激,这样的超强刺激是面肌痉挛继发的主要因素,在临床中应高度重视,减轻刺激强度,以减少和避免继发面肌痉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探讨艾滋病、肝病和普通人群上中腹不适的患者胃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感染发生率的异同,以发现H.pylori感染在诱发艾滋病患者和肝病患者消化性溃疡过程中作用的异同。方法艾滋病组患者46例,肝病组患者668例,非艾滋病非肝病普通人群对照组226例,均有上腹不适,行胃镜检查,活检组织分别进行快速尿素酶和Warthin-Starry银染检测H.pylori感染,同时记录内镜下发现的病变。结果肝病患者H.pylori感染率(36.08%)低于艾滋病患者(43.48%)和普通人群对照组(59.73%)(P〈0.05),艾滋病患者H.pylori感染低于普通人群对照组患者(P〈0.05);肝病伴发消化性溃疡患者的H.pylori感染率(45.22%)低于普通人群消化性溃疡患者的H.pylori感染率(80.49%)(P〈0.05),艾滋病伴发消化性溃疡的H.pylori感染率(50.00%)与普通人群无差异(P〉0.05)。结论 H.pylori肝病患者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H.pylori感染的关系,不像普通人群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H.pylori感染的关系密切;而艾滋病患者中H.pylori感染率即使低于普通人群,H.pylori感染仍是促进艾滋病患者发生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7.
目的:了解本地妊娠与非妊娠期妇女机体内微量元素碘的代谢水平,为有效预防因缺碘所致的新生儿出生缺陷疾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过氧乙酸氧化四甲基联苯胺显色法,动态测定妊娠期与非妊娠期妇女尿液中碘的含量。结果:检测妊娠期妇女211例,尿碘中位数128.16ug/L,非妊娠期妇女71例,尿碘中位数167.59ug/L;妊娠期妇女尿碘中位数低于非妊娠期妇女(χ^2=10.15,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1名妊娠期妇女中尿碘水平〈99ug/L81例(38.39%),71名非妊娠期妇女28例(25.35%),妊娠期与非妊娠期两组人群缺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19,P〈0.005)。结论:本地人群缺碘率相对较高,对妊娠期合理补碘及进行动态尿碘监测对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8.
目的:观察冬虫夏草干预治疗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脏klotho表达和氧化应激的变化,探讨其在治疗高血压肾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15只22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模型组(SHR组)、冬虫夏草组[5g/(kg·d)]、氯沙坦组[50mg/(kg·d)],以5只22周龄雄性Wistar-Kyoto(WKY)大鼠为正常对照。8周后测定尾动脉收缩压、24h尿蛋白量、尿N-乙酰-8-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酶)、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等,并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分别用RT-PCR、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检测肾脏klotho mRNA及蛋白表达;检测肾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肾脏出现高血压肾损伤的病理改变。经冬虫夏草或氯沙坦干预后,肾脏病理损害减轻,24h尿蛋白量、尿NAG酶、BUN及SCr降低;肾脏klotho表达上调;MDA含量降低,T-AOC、Cu/Zn-SOD、CAT及GSH-Px活性增加(与模型组比较,P0.05或P0.01),Mn-SOD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klotho基因表达异常及氧化应激参与了高血压肾损伤的发病过程;冬虫夏草可上调klotho表达和抑制氧化应激反应,这可能是其对高血压肾损伤起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9.
目的 探讨应用血管内超声评价冠状动脉直接支架植入术(STENT)与球囊扩张后经皮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PTCA)+支架植入术前后粥样斑块体积的变化及差别.方法 4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分别采用STENT与球囊扩张后PTCA+支架植入术.同一患者不同病变可采用不同手术方法.采用血管内超声测量术前、术后粥样斑块体积,比较术前、术后粥样斑块体积变化及2组粥样斑块体积变化的差异.结果 2组术后粥样斑块体积较术前减少.STENT组粥样斑块体积减少(1.08±0.46)mm3;球囊扩张后PTCA+支架植入组粥样斑块体积减少(1.67±0.62)mm3.STENT组粥样斑块体积减少值较球囊扩张后PTCA+支架植入组为低.结论 STENT减少了球囊扩张次数,可减少粥样斑块的破碎及脱落,粥样斑块体积减少值较球囊扩张后PTCA+支架植入组更小.  相似文献   
130.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5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的高频超声检查图像.结果 全部患儿于24h内进行手术.超声诊断符合45例,其中有30例其声像图显示直接征像,15例显示间接征象,3例误诊,2例漏诊(声像图仅表现为局部肠管轻度扩张,肠蠕动活跃).结论 高频超声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中方便、快捷、准确性高,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