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26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目的:探讨血浆缩小RNA-21(microRNA-21,miRNA-21)水平对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NSTEMI患者45例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53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浆肌钙蛋白T(c Tn T)及肌酸磷酸同工酶(CK-MB)水平,通过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血浆miRNA-21表达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NSTEMI的诊断价值。结果:①NSTEMI组和UAP组循环miRNA-21、c Tn T、CK-MB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 0. 01);且NSTEMI组循环miRNA-21、c Tn T水平高于UAP组(均P 0. 01);②相关性分析显示,NSTEMI组和UAP组患者血浆miRNA-21与c Tn T、CK-MB水平均呈正相关(r=0. 634,P=0. 000; r=0. 306,P=0. 002);③miRNA-21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 946(95%CI:0. 900~0. 993,P=0. 000),当miRNA-21截断值为7. 12时,其灵敏度为91. 11%,特异性为94. 34%; c Tn T的AUC为0. 774(95%CI:0. 683~0. 865,P=0. 000),当c Tn T截断值为0. 82ng/m L时,其灵敏度为82. 22%,特异性为64. 15%; CK-MB的AUC值为0. 588(95%CI:0. 475~0. 701,P=0. 000)。结论:血浆miRNA-21对早期诊断NSTEMI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HO-1诱导剂钴原卟啉(CoPP) 和抑制剂锌原卟啉(ZnPP) 分别进行干预处理后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大鼠再灌注后I/R左心室心肌超微结构变化;检测HO-1蛋白在大鼠心肌的表达情况;测定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再灌注前使用CoPP 进行预处理可以诱导HO-1蛋白表达上调.HO-1蛋白表达上调可以减少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坏死,提高心肌组织中SOD含量,并降低MDA含量.结论 CoPP诱导的HO-1过表达可以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坏死,从而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抗氧自由基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3.
针对目前急救室医疗信息化程度低的问题,结合急救室工作的特殊性,设计并开发成功急救室工作站信息系统。其功能有病人出入科管理,医嘱、病程文档及费用管理等,实现医嘱自动计价、各类处置单自动生成。系统的应用对推动急诊医疗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急诊室救治及管理水平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适合于医院急诊中心的数字化结构体系,以实现急诊医疗与管理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传输和服务的自动化。方法剖析急诊中心工作流程,设计数字化体系,开发急诊信息系统,集成与急诊救治相关的HIS、LIS、PACS、重症监护等信息系统。结果数字化体系有挂号工作站、分诊工作站、急救诊室工作站、急救室工作站、ICU工作站、留观病区医护工作站、输液室工作站及急救手术室工作站等9个子系统,实现了急诊救治工作的数字化。结论数字化急诊中心的建立,明显缩短病人救治时间,全面提升急诊医疗救治与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莲房原花青素(LSPC)对乙醇诱导的人胚肝L-02细胞株DNA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观察5、 10、25 mg/L的LSPC与200 mmol/L乙醇共同作用于L-02肝细胞24 h后,对细胞生存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含量,DNA损伤修复酶:[切除修复鼠缺陷交叉互补蛋白1(ERCC1)、O6- 甲基鸟嘌呤甲基转移酶(MGMT)、错配修复hMSH2基因、DNA依赖的蛋白激酶复合物(DNA-PKcs)]表达水平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与乙醇组相比,5、10 mg/L的LSPC使细胞的生存率分别由73.14%上升到84.79%和90.52%,细胞SOD、CAT、GSH含量增加(P<0.01),MDA含量减少(P<0.01);有效降低细胞DNA损伤程度(P<0.05)。5 mg/L的 LSPC可显著增加乙醇处理细胞中ERCC1、DNA-PKcs、hMSH2的表达(P<0.01),但对MGMT的表达无影响(P>0.05), 10、25 mg/L的LSPC与乙醇组比较,所有4种DNA损伤修复酶的表达均无明显改变。[结论]适量的LSPC可拮抗乙醇诱导的L-02肝细胞的DNA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骨肽注射液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及Fas的影响。方法:复制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仅摘除小段肠系膜。各组动物术后,以骨肽为治疗药物,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为阳性对照,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分别给药3个月后处死取材。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骨组织中TGF—β1和Fas抗原的表达情况。骨肽高、低剂量组骨组织中TGF—β1及Fas抗原表达的阳性颗粒的平均灰度、阳性单位值较模型组明显增高(P〈0.05);而与假手术组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骨肽注射液能促进成骨细胞形成活性、抑制破骨细胞吸收活性,其作用机理之一可能是通过调控某些影响骨形成及骨吸收的局部细胞生长因子及凋亡基因而达到的。  相似文献   
37.
对中药药物绷带进行了初步实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 动物昆明种小鼠,体重22~26g;Wistar大鼠,体重180~220g;均购自湖北省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丹参和甲基泼尼松龙对急性肺损伤(AII)大鼠肺组织水通道蛋白-l(AQP-1)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使用内毒素(LPS)3 mg/kg气管内滴入建立大鼠LPS吸入性ALI模型.50只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LPS损伤组、甲基泼尼松龙组(LPS+甲基泼尼松龙)、丹参组(LPS+丹参)、联合用药组(LPS+甲基泼尼松龙+丹参).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含量、肺组织湿/干重(W/D)比、肺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测定AQP-1表达.结果:经气管滴入LPS可致大鼠发生ALI.与LPS损伤组相比,单用甲基泼尼松龙或丹参组BALF中蛋白含量、肺组织W/D比值均明显降低(P<0.01),肺组织AQP-1表达则明显升高(P<0.01),以联合用药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联合应用甲基泼尼松龙和丹参对ALI大鼠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肺组织AQP-1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9.
消脂饮治疗高脂血症性脂肪肝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消脂饮防治高脂血症性脂肪肝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乳剂复制大鼠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消脂饮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以东宝肝泰对照组。以高、低剂量消脂饮和东宝肝泰进行干预,然后测定各组大鼠血脂、肝脂含量,及肝中超歧物过氧化物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用药各组大鼠血清和肝中TC、TG和LDL,肝MDA含量均明显降低,而肝SOD活性明显升高。结论 消脂饮可明显提高大鼠SOD活性,降低血脂及肝脂含量,降低MDA含量,提示该药物能够清除自由基,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40.
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组织中Fas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组织中Fas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脂多糖(LPS)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然后应用乌司他丁进行干预。实验设对照组、模型组、乌司他丁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Fas的表达,利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Fas在以上各组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实验对照组肺组织表达低水平Fas;模型组肺组织呈密集棕黄色染色,Fas高表达;乌司他丁组肺组织表达低水平Fas。经q检验,实验对照组与模型组之间,Fas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对照组与乌司他丁组之间,Fas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使急性肺损伤组织中Fas呈低表达,对急性肺损伤组织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