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68篇
  免费   947篇
  国内免费   501篇
医药卫生   19316篇
  2024年   110篇
  2023年   336篇
  2022年   297篇
  2021年   294篇
  2020年   345篇
  2019年   472篇
  2018年   395篇
  2017年   258篇
  2016年   306篇
  2015年   356篇
  2014年   1017篇
  2013年   650篇
  2012年   775篇
  2011年   847篇
  2010年   799篇
  2009年   872篇
  2008年   889篇
  2007年   813篇
  2006年   822篇
  2005年   753篇
  2004年   686篇
  2003年   637篇
  2002年   525篇
  2001年   628篇
  2000年   589篇
  1999年   581篇
  1998年   509篇
  1997年   525篇
  1996年   484篇
  1995年   451篇
  1994年   393篇
  1993年   277篇
  1992年   308篇
  1991年   280篇
  1990年   245篇
  1989年   226篇
  1988年   108篇
  1987年   74篇
  1986年   93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39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9篇
  1965年   9篇
  1964年   8篇
  196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一直是基层医院儿科面对的主要病种,毛细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毛支炎)是婴幼儿时期较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临床典型症状为突发喘憋和毛细支气管阻塞现象,冬春季节发病率高。2004年11月~2005年3月,我科采用硫酸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加压雾化吸入毛支炎3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2.
林丽红  徐灿辉  唐益华 《中成药》2006,28(11):1684-1685
冰黄肤乐软膏是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成药,抽验中发现软膏中可能掺入地塞米松,地塞米松是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很多,长期使用对人体特别是小儿和老人危害很大。因此,有必要建立灵敏、可靠的方法对冰黄肤乐软膏中非法掺入地塞米松进行鉴定。作者建立了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冰黄肤乐软膏中非法掺入的地塞米松。1仪器地塞米松对照品(批号为100129-200303,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冰黄肤乐软膏6个批号均为益阳市食药监局抽样。乙腈为色谱纯,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HPLC法水为超纯水。PC-3000液相色…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铝中毒性拟老年痴呆症(AD)小鼠模型的建立方法及中药制剂海尔福口服液对其治疗效果。方法选用昆明种小白鼠76只,分成两批进行实验。第一批36只,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后2组用氯化铝灌胃造模115 d,治疗组于造模第8周开始用海尔福口服液1号和2号治疗;第二批40只,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海1组、海2组,后3组用氯化铝和硝酸铝喂养造模3个月,海1组和海2组于造模第8周开始分别用海尔福口服液1号和2号治疗。实验前后测定第一批小鼠的大脑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ALT及血红蛋白,实验结束测定第二批小鼠AchE活力及血清和脑匀浆各项生化指标。结果第一批:模型组小鼠AchE活性明显高于正常组和治疗组(P<0.01),血红蛋白明显低于2组(P<0.01),血清ALT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第二批:模型组AchE活性明显低于其余3组,而脑O.-2浓度、脑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活性、血清尿素含量明显高于其余3组。结论铝中毒性拟老年痴呆症表现在对大脑胆碱能系统的损害,模型小鼠脑AchE活性均明显下降;对氧自由基清除力也明显下降,同时对血红蛋白有一定的影响。而中药制剂海尔福口服液对其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94.
二烯丙基三硫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与活性氧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三硫(diallytrisulfide,DATS)诱导人胃癌细胞系MGC-803凋亡与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之间的关系。方法:用12mg/L的DATS作用于体外培养的MGC-803细胞24h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及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结果:12mg/LDATS作用于MGC-803细胞24h后,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细胞内活性氧水平与DATS呈浓度依赖性升高。用抗氧化剂NAC预处理细胞,能抑制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升高及DATS诱导的细胞凋亡。结论:DATS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与细胞内活性氧产生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995.
HL-60细胞淫羊藿甙诱导后信号传导因子表达变化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经过淫羊藿甙(ICA)诱导后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1、STAT3)和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p42MAPK)表达变化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建立ICA诱导分化模型,用瑞氏染色观察细胞形态,MTF实验测定细胞增殖的变化,NBT还原实验测定细胞分化状态,RT-PCR方法检测STATI、STAT3、p38MAPK、p42MAPK的mRNA的表达。结果HL-60细胞经ICA作用24h后,随着细胞增殖降低和分化的发生,p42MAPK的mRNA表达增加,STAT3的mRNA表达降低,STAT1和p38MAPK的mRNA未见明显的表达。结论p42MAPK和STAT3与ICA诱导HL-60细胞分化有关,而p38MAPK和STAT1则与ICA诱导HL-60细胞分化无关。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s在小剂量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HL-60细胞发生非终末分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瑞式染色观察细胞形态,WSTl实验测定细胞增殖变化,测定和分析细胞周期,NBT还原实验测定细胞分化状态,RT-PCR方法检测C/EBPct和C/EBPε的mRNA表达。结果HL-60细胞经全反式维甲酸(ATRA)作用24h后,随着细胞分化的发生,C/EBPε 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C/EBPα mRNA的表达降低。HL-60细胞经As2O3作用24h后,C/EBPα mRNA的表达降低,C/EBPε mRNA的表达轻微增加。结论经As2O3和ATRA诱导后不同分化状态HL-60细胞,C/EBPα mRNA的表达降低,二者差异无显著意义;C/EBPε的表达差异较大(P〈0.05),二者差异有显著意义。小剂量As2O3诱导HL-60细胞发生非终末分化可能是由于C/EBPε不能持续表达升高引起的。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E(cyclinE)在皮肤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人皮肤血管瘤增生期、退化期及正常皮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的cyclinE表达水平,利用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不同时期血管瘤和正常皮肤组织的阳性面积率和平均光密度。结果: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cyclinE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退化期及正常皮肤组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退化期与正常皮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cyclinE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管瘤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周期的调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制备胃舒剂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盐酸达克罗宁、二甲基硅油为主药制备胃舒剂,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达克罗宁的含量,并观察54例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盐酸达克罗宁检测浓度在2.0~12.0 mg·L-1范围内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23%,RSD为0.47%(n=6).临床应用总有效率为97%.结论本制剂设计合理,质量可靠,疗效切确.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小B细胞淋巴瘤中bcl 6、p5 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对 34例小B细胞淋巴瘤进行bcl 6和p5 3的免疫组化S P法检测。结果 :bcl 6阳性率 35 3% (12 / 34) ,且全部表达于滤泡中心细胞性淋巴瘤 (12 / 12 ) ,与其他组类型小B细胞性淋巴瘤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0 1。p5 3蛋白阳性率 2 6 5 % (9/ 34) ,其中滤泡中心细胞性淋巴瘤为 4 1 7% (5 / 12 ) ,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为 17 6 % (3/17) ,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为 33 3% (1/ 3) ,而套细胞淋巴瘤阴性为 0 (0 / 2 ) ,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bcl 6可作为滤泡中心细胞性淋巴瘤的特异标志而区别于其他类型小B细胞淋巴瘤 ;p5 3的异常表达在这一组恶性淋巴瘤中无类型倾向性 ;可能有多种基因异常参与了这一组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WT1基因与肿瘤多药耐药基因 (mdr1)表达的关系 ,为临床判断预后、指导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对 33例ALL患儿的同一份标本进行WT1mRNA及mdr1mRNA检测 ,用GQS 96 0图像处理系统软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1)初治组ALL的WT1及mdr1阳性率分别为 6 7%及 15 % ,完全缓解组分别为 2 2 %及 18% ,复发难治组分别为 92 %及 75 % ,初治组和复发难治组WT1阳性率及表达水平与完全缓解组相比 ,P均 <0 0 1,复发难治组中mdr1阳性率及表达水平与初治组和完全缓解组相比 ,P均 <0 0 1,差异均有极显著性 ;(2 )WT1与mdr1表达无明显相关关系 ,但复发难治组WT1与mdr1均阳性者多 ,占 6 7% ,均阴性的为 0 ;与初治组及完全缓解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 ALL患儿WT1基因表达的同时出现肿瘤多药耐药基因表达 ,是白血病难治及复发的重要因素 ,提示预后差。动态监测WT1及mdr1,可预测白血病难治及复发 ,指导个体化治疗 ,有利于清除微小残留白血病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