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68篇
  免费   2286篇
  国内免费   1479篇
医药卫生   52633篇
  2024年   260篇
  2023年   984篇
  2022年   1040篇
  2021年   1146篇
  2020年   1026篇
  2019年   1020篇
  2018年   1062篇
  2017年   706篇
  2016年   917篇
  2015年   1036篇
  2014年   2447篇
  2013年   2225篇
  2012年   2486篇
  2011年   2567篇
  2010年   2501篇
  2009年   2408篇
  2008年   2404篇
  2007年   2382篇
  2006年   2278篇
  2005年   2320篇
  2004年   2255篇
  2003年   1770篇
  2002年   1423篇
  2001年   1443篇
  2000年   1394篇
  1999年   1285篇
  1998年   1082篇
  1997年   1061篇
  1996年   919篇
  1995年   928篇
  1994年   870篇
  1993年   671篇
  1992年   636篇
  1991年   555篇
  1990年   431篇
  1989年   381篇
  1988年   356篇
  1987年   302篇
  1986年   238篇
  1985年   262篇
  1984年   201篇
  1983年   174篇
  1982年   160篇
  1981年   129篇
  1980年   109篇
  1979年   73篇
  1978年   78篇
  1977年   49篇
  1975年   27篇
  1965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因腹部胃肠道手术、腹部外伤、腹腔器官严重感染、肠道炎症等病因导致肠外瘘,是一个病情复杂、治疗周期长、经济费用高的腹部难治疾病[1]。长期以来一直没有一个疗效确切、费用低廉、治疗周期短、方法简单的治疗措施。2004—2010年我科收治11例肠外瘘病人,我们采用直视下肠外瘘  相似文献   
992.
复方尿囊素片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复方尿囊素片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对62例幽门螺杆菌为病因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跟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肠囊,20mg 1次/d,克拉霉素分散片0.25g,2次/d,磷酸铝凝胶11g/次,3次/d,饭前半小时服用;用药4周后复查胃镜并活检。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复方尿囊素2片/次。饭后2h服,3次/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4周后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疼痛缓解率分别为93.54%和74.19%,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返酸、烧心、恶心、腹胀、嗳气等缓解率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胃镜下消化性溃疡的愈合率治疗组为74。19%。对照组为51.61%;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组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有效率和治愈率都高于对照组,提高了溃疡愈合率,而且不良反应少,为顽固性Hp感染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建立金线莲中3个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工艺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应用超声-微波协同提取珍稀金线莲药材中的黄酮类成分,正交实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RP-HPLC测定其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C18柱(4.6×250 mm,5μm),甲醇-水-磷酸(52∶48∶0.04)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68 nm;结果 3个黄酮类成分槲皮素、山萘酚、异鼠李素在该色谱条件下获良好分离,线性范围分别为0.10~1.60,0.10~1.60,0.2~3.2 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0999 6,0.999 7),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2%,97.9%,98.4%.测定了不同产地的金线莲药材,槲皮素、山萘酚和异鼠李素含量分别在0.109~0.197 mg/g,0.089~0.126 mg/g和0.281~0.356 mg/g.结论 对不同产地的野生金线莲药材中槲皮素、山萘酚和异鼠李素的含量进行系统研究,该法简捷,准确快速.  相似文献   
994.
男44例,女40例,年龄6个月~10岁,均有发热、咳嗽、肺部有湿罗音等症状。胸片示片絮状模糊阴影,大部分局限于肺的中上部,少数病人并发叶间积液,化验血WBC5.1~15.0×10~9/L。所有患儿随机分组,超短波组及对照组各42例,临床均给以相同的治疗,对症处理。超短波组采用武汉DLG—Ⅰ型台式超短波治疗机,波长7.7m,输出功率250W,频率40.  相似文献   
995.
鼻腔鼻窦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表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非霍奇金淋巴瘤(CHL)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对9例经病检确诊为鼻腔鼻窦NHL患者的CT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于鼻腔鼻窦的NHL在临床上有着典型的恶性特征,但在CT影像上所表现的骨质破坏,类似于良性病变的骨改建、骨膨胀性改变,而非其他恶性肿瘤那样表现为侵入性骨质破坏;其在鼻腔内形成均匀软组织密度影,常累及下鼻道、下鼻甲;并伴有鼻中隔前份粘膜对称性增厚;结论:原发于鼻腔鼻窦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豚鼠耳蜗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factor,NGF)在顺铂致耳中毒后的表达,并探讨其对内耳的保护作用。方法将豚鼠分成对照组、顺铂组,分别给生理盐水、顺铂腹腔注射,于注射后3、5、7天取豚鼠耳蜗行石蜡切片,进行BDNF和N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螺旋神经节BDNF和NGF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中BDNF几乎不表达,NGF呈中度阳性表达。顺铂组BDNF在3天时达到高峰,以后减弱;NGF在5天时达到高峰,以后减弱。结论正常豚鼠耳蜗有中度NGF的表达,表明NGF可能对内耳的正常生理功能起重要作用。顺铂干预后螺旋神经节BDNF和NGF出现高表达,提示BDNF和NGF对顺铂诱导的螺旋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胃食管反流病与喉癌之间的关系。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Knowledge、CBM和CNKI数据库,文献检索起至时间从建库到2015年5月止,收集公开发表的所有关于胃食管反流病与喉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应用RevMan 5.3和Stata13.1软件进行Meta分析,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模型并合并效应量OR值,并评价发表偏倚和敏感性分析。 结果 共纳入13个病例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喉癌组胃食管反流病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OR=2.68, 95%CI(1.94,3.70),P<0.000 01]。 结论 胃食管反流病可能是喉癌发生的一种危险因素。但是,考虑到研究间的异质性,还需设计更好的研究来进一步证明本Meta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可疑青光眼者眼底血氧饱和度的基本特征及其与视野指数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对可疑青光眼者及正常对照者应用视网膜血氧饱和度测量仪测量眼底血氧饱和度,同时进行中心30°阈值视野检测;统计分析平均视网膜光敏感度( MS)、平均视野缺损度(MD)及丢失方差(LV)三个视野指数,以及视网膜血氧饱和度,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可疑青光眼者与正常者MD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可疑青光眼者平均视网膜动脉血氧饱和度及视网膜鼻下支动脉血氧饱和度与正常者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可疑青光眼者视野检测的MD与NIA存在相关性,(r =0.368,P =0.045)。结论可疑青光眼者眼底血管可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视网膜血氧饱和度状况与视野指数间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999.
杜改萍  张世杰  王竫华 《眼科》2003,12(3):170-174
目的:研究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功能亚单位NMDAR1、NM-DAR2A在Wister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18只健康成年Wister大鼠分成6组,每组3只,都取其右眼行视神经周围血管结扎手术制备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左眼作为对照组不行手术。60分钟后去除结扎缝线恢复血流,分别于再灌注后即刻、3、12、24、72、168小时处死大鼠,摘除眼球,做冰冻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NR1、NR2A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刻的变化并进行图象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1)各实验组和对照组间及各实验组间NMDAR1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2)除即刻组外各实验组和对照组间及各实验组间NMDAR2A的表达均有统计学意义,从再灌注后3小时至168小时NMDR2A表达缓慢上升。结论:(1)NMDAR1与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无关,不参与谷氨酸的兴奋性毒性作用。(2)NMDAR2A与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参与谷氨酸兴奋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角膜缘干细胞移行遮盖法切除翼状胬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角膜缘干细胞移行遮盖法切除翼状胬肉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对初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将167例(207只眼)初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81例(101只眼)行角膜缘干细胞移行遮盖法切除;B组86例(106只眼)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术后随访24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眼不适症状持续时间、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以及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 A组3例(3只眼)翼状胬肉复发,复发率为3.1%;B组19例(23只眼)翼状胬肉复发,复发率为2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术后1周、2周及1月时,两组不适症状眼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角膜缘干细胞移行遮盖法切除翼状胬肉具有简便快捷,创伤小,修复快,术后患者自觉症状轻,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