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医药卫生   46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吴茱萸水煎液致小鼠肝毒性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吴茱萸致小鼠肝脏损害的毒性机制。 方法: 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吴茱萸高剂量组(30 g·kg-1·d-1)、中剂量组(20 g·kg-1·d-1)、低剂量组(10 g·kg-1·d-1)和正常组,连续灌胃给药或蒸馏水21 d后,摘眼球取血,离心,取血清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取肝脏,计算脏器指数并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测定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物(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脱氢酶(GSH)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计算SOD/MDA;采用ELISA 法测定肝组织中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水平。 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吴茱萸3个剂量组小鼠血清ALT,AST明显升高,肝脏肝组织形态学出现肝细胞灶性坏死。肝组织中SOD/MDA,GSH-Px和NOS活性明显下降(P<0.05),GSH含量显著升高(P<0.05);炎症介质TNF-α,IL-1β,IL-6含量显著升高(P<0.01)。 结论: 大剂量吴茱萸致小鼠肝毒性的机制可能与自由基及炎症因子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82.
一测多评法测定补骨脂中不同类型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一测多评法在补骨脂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方法:以补骨脂药材为研究对象,选取补骨脂素为指标,确定该成分与其他药效成分——异补骨脂素、补骨脂甲素(补骨脂二氢黄酮)、补骨脂乙素(异补骨脂查耳酮)间的校对因子.考察一测多评法和外标法测得结果的差异性,并研究不同仪器及色谱柱对相对校正因子的影响.结果:补骨脂素对异补骨脂素的相对校正因子、补骨脂素对补骨脂甲素的相对校正因子及补骨脂素对补骨脂乙素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8630(1.17%),0.299 6(0.86%),0.201 3(0.37%);一测多评法和外标法测得的数据间RSD均<3%;不同仪器及色谱柱所得的相对校正因子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一测多评法用于补骨脂的质量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3.
山豆根致大鼠肝损伤对肝细胞色素P450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考察山豆根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酶药酶亚型活性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山豆根低、高剂量组(1,12 g·kg-1)。给药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21 d,对照组灌服等体积蒸馏水。于给药21d后处理动物,收集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总胆红素(TB)的水平;计算肝脏指数及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药物探针法测定大鼠肝脏中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亚型CYP1A2,CYP2E1,CYP3A4,CYP2C9和CYP2D6的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山豆根高剂量组对肝脏有一定的毒性作用,ALT,ALP值和肝脏指数显著升高(P<0.01),部分动物的肝脏出现点状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山豆根高、低剂量组除CYP3A4外,对其他酶亚型的活性影响趋向一致。山豆根高剂量组对CYP3A4,CYP2C9和CYP2D6活性具有诱导作用(P<0.05或P<0.01)。结论:高剂量山豆根对CYP3A4,CYP2C9和CYP2D6均有明显的诱导作用,尤其是对CYP3A4的影响。提示山豆根与其他CYP3A4底物的药物合用,应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了解江苏省2010-2013年监测标本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出情况,及菌株毒力基因携带情况。方法对2010-2013年监测标本进行菌株分离培养,并对分离菌株5种毒力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2010-2013年共采集各类标本6 335份,检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239株,检出率为3.77%,各年份依次为4.61%,4.65%,3.9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种标本中均有检出,以猪便中检出率最高(10.39%),其次为狗便(8.32%)。ail、ystA、ystB、yadA、virF 5种毒力基因检出率分别为0.77%、0.74%、2.48%、0.52%、0.54%,且在猪便、狗便、人便来源菌株中均有检出,除ystB在狗便中检出率最高外,其余均在猪便中检出率最高。结论 2010-2013年江苏省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流行趋势较为平稳,宿主来源广泛,其中猪是最重要宿主。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临床生化特征.方法:收集2010年8月至2012年10月四川大学华西二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的126例青春期PCOS患者(青春期组)和368例育龄期PCOS患者(育龄期组),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及生化指标.结果:(1)青春期组患者的初潮年龄(12.59±1.39)显著低于育龄期组(13.28±5.36)(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高雄症状的程度和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育龄期组(P<0.05),体重指数(BMI)、腰围、腰臀比(WHR)和平均舒张压均显著低于育龄期组(P<0.05);(2)两组的平均血睾酮(T)、LH、FSH、LH/FSH及FINS、HOMA-IR、HDL无显著差异(P>0.05).青春期组的平均空腹血糖(FPG)、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TC/HDL及LDL/HDL均显著低于育龄期组(P<0.05);(3)青春期组的腰围≥80cm、收缩压≥130mmHg和FPG ≥5.6mmol/L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育龄期组(P<0.05).结论:青春期PCOS患者具有PCOS特征性的高雄、代谢障碍问题,需加以关注,并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86.
患者女,34岁,因指、趾甲出现棕黑色色素沉着28年就诊。28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发现右拇指指甲出现一纵形色素条,渐扩展为弥漫均匀褐黑色色素沉着,其余9指甲相继也出现同样的色素沉着,4年前趾甲开始出现类似改变,并逐渐累及其余趾甲,半年前发现舌尖、牙龈及唇部出现点片状色素斑(图1~4)。患者自发病以来,无贫血、腹痛、腹泻、呕血或便血等症状,皮损无明显自觉症状。患者否认药物服用史,否认其他慢性病史,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启动子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156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来本院产检无并发症的正常妊娠孕妇1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TNF-α启动子基因检测,分析TNF-α启动子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的关系。结果: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TNF-α表达水平为(3.96±0.78)pg/m L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的(3.22±0.71)pg/m L;轻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TNF-α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3±0.64)pg/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NF-α-238启动子基因型分布情况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P0.05);研究组TNF-α-308启动子GA和AA基因型分布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GG基因型分布率明显低于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G、GA+AA基因型在不同程度子痫前期患者中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A+AA基因型患者血清TNF-α表达水平为(4.31±0.46)pg/m L,明显高于GG基因型的(3.25±0.63)p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α-308启动子基因多态性可影响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可能参与了子痫前期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88.
【目的】 获得四川泸州非小红细胞低色素贫血健康个体及G6PD缺乏症患者α-珠蛋白拷贝数缺失的频率,为该地区加强开展预防缺失型α-地贫的分子筛查和产前基因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祖籍为四川泸州的200例无血缘关系的非小红细胞低色素贫血健康个体及经高铁血红蛋白还原法诊断为G6PD缺乏症的108例无血缘关系患者的外周血均来至于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常规酚氯仿法行外周血基因组DNA的提取,定制合成引物,选取扩增效率较高的引物进行单管多重缺口PCR技术(gap-PCR)检测α-珠蛋白拷贝数缺失,调整4对引物的浓度及比例,优化反应体系,确定PCR扩增的最适反应条件。PCR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溴乙啶染色,Gel Doc1000凝胶成像分析系统观察并保存电泳结果。有1.6 kb的扩增条带表明有-α3.7缺失;有1.5 kb的扩增条带表明有-α4.2缺失;有0.8 kb的扩增条带表明有--SEA缺失;有1.9 kb的扩增条带则表明α1和α2珠蛋白基因都没有缺失。 【结果】 200例健康人群检测出6例有α-珠蛋白基因拷贝数的缺失,占3%。其中有4例左侧缺失(-α4.2/αα),2例右侧缺失(-α3.7/αα)。 108例G6PD缺乏症患者中有7例有α-珠蛋白基因拷贝数的缺失,占6.48%,其中有2例左侧缺失(-α4.2/αα),2例右侧缺失型(-α3.7/αα),2例东南亚缺失(--SEA/αα),1例右侧缺失合并东南亚缺失(-α3.7/--SEA)。 G6PD缺乏症患者α-珠蛋白基因拷贝数缺失的频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 【结论】 四川泸州健康人群α-珠蛋白基因拷贝数缺失的频率高于四川成都人群的1.92%,该地区育龄夫妇应加强开展α-珠蛋白基因拷贝数缺失的检测,尤其当夫妇一方为G6PD患者时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89.
患者男,35岁,全身出现泛发红斑、斑块、结节伴瘙痒8年。皮肤科检查:头面部及躯干四肢大片丘疹、红斑、浸润性斑块及结节,部分皮损边界清,伴少量鳞屑、结痂、萎缩性瘢痕,双眼睑肿胀,右耳廓已破坏消失,左耳廓变形,头发、眉毛、睫毛稀疏脱落,指(趾)甲甲板均肥厚、变形、断裂。真菌学检查:取皮损处皮屑直接镜检示分枝分隔菌丝阳性,真菌培养鉴定为红色毛癣菌生长。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棘层增生肥厚,真皮浅中层可见上皮样细胞团块,伴淋巴细胞、浆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散在嗜酸粒细胞及多核巨噬细胞。PAS和银染色均可见真皮浅中层散在分布分枝分隔菌丝。诊断为播散性皮肤红色毛癣菌肉芽肿。伊曲康唑治疗3个月后皮损消退,留有色素沉着及萎缩性瘢痕,真菌直接镜检及培养均示阴性,服药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0.
周璐  吕杰强  吴乐 《医学研究杂志》2015,44(4):114-116,119
目的 为克服卵巢癌(ovarian cancer,OVC)早期检测缺陷,考察L-半胱氨酸和溶血卵磷脂(16:0)在检测OVC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OVC患者(OVC组)142例和健康体检患者(对照组)100例,提取患者标本,采用MALDI-TOF-MS检测质谱峰,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获得具有较大权重的峰m/z,分析鉴定,考察筛选代谢物在两组之间的表达差异,与OVC病理分级的相关性。 结果 184.05和496.30m/z在两组患者中差异最为明显,经鉴定为LPC(16: 0)与HCA;OVC组HCA检出率和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183.96m/z和478.33m/z峰面积均高于OVC组(P<0.01);HCA与病理分离呈正相关(P<0.05);183.96m/z和478.33m/z峰面积与病理分离呈负相关(P<0.05)。 结论 L-半胱氨酸和溶血卵磷脂(16:0)在OVC发病中的机制尚不清楚,但其可作为OVC检测的血清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