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99篇
  免费   2563篇
  国内免费   1915篇
医药卫生   60577篇
  2024年   266篇
  2023年   983篇
  2022年   816篇
  2021年   832篇
  2020年   907篇
  2019年   1072篇
  2018年   1026篇
  2017年   648篇
  2016年   912篇
  2015年   956篇
  2014年   2691篇
  2013年   2052篇
  2012年   2516篇
  2011年   2659篇
  2010年   2648篇
  2009年   2660篇
  2008年   2500篇
  2007年   2771篇
  2006年   2634篇
  2005年   2583篇
  2004年   2451篇
  2003年   2116篇
  2002年   1791篇
  2001年   1749篇
  2000年   1840篇
  1999年   1991篇
  1998年   1743篇
  1997年   1749篇
  1996年   1700篇
  1995年   1414篇
  1994年   1334篇
  1993年   979篇
  1992年   935篇
  1991年   868篇
  1990年   817篇
  1989年   658篇
  1988年   358篇
  1987年   308篇
  1986年   258篇
  1985年   255篇
  1984年   197篇
  1983年   174篇
  1982年   173篇
  1981年   144篇
  1980年   107篇
  1979年   87篇
  1978年   63篇
  1977年   27篇
  1965年   33篇
  1960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和胃安神方对失眠模型大鼠下丘脑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失眠模型组、地西泮组、和胃安神方低剂量组、和胃安神方中剂量组、和胃安神方高剂量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组织5-HT、DA、NE的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失眠模型组大鼠5-HT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NE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失眠模型组比较,地西泮组、和胃安神方低剂量组5-HT、DA、NE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和胃安神方中剂量组、和胃安神方高剂量组5-HT水平均较失眠模型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NE水平较失眠模型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胃安神方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机制可能与调节脑内5-HT、DA、NE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92.
傅斌  范姝  万军  包奇昌  周微红  黄勇 《中草药》2023,54(7):2182-2186
目的 探讨灵宝护心丹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2月抚州市中医医院内科诊断为窦性心动过缓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每天3次,每次4粒),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灵宝护心丹(每天3次,每次4粒),治疗24周。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24 h动态心电图指标、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中医证候有效率84.0%,对照组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动态心电图总有效率86.0%,对照组6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平均心率、总心率、最快心率、最慢心率、24 h全部正常心室搏动间距(R wave-R wave,R-R)间期标准差(standard diviation of NN intervals,SDNN)、24 h连续5 min节段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sequential five-minute R-R interval means,SDA...  相似文献   
993.
李爽  向东  崔令军  周大寨  朱玉昌 《中草药》2023,54(6):1870-1878
目的 研究狐臭柴Premna puberula叶片精油的化学成分、含量、抗氧化、抑菌及抗肿瘤的能力,为狐臭柴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仪鉴定狐臭柴叶片精油的化学成分;以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合总还原力为指标评价精油的抗氧化活性;以抑菌圈法探究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采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法(Cell Counting Kit-8,CCK-8)测定其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狐臭柴叶片精油中共鉴定出72种化合物,约占精油总成分的99.36%,其主要成分为左旋-β-蒎烯(15.27%)、1-辛烯-3-醇(14.46%)、蒎烯(14.29%)、1-石竹烯(6.26%)、α-石竹烯(4.47%)和芳樟醇(3.12%)。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狐臭柴叶片精油具有较强的总还原力,且对DPPH及ABTS自由基的半数抑制...  相似文献   
994.
该研究建立了同时测定鸭跖草中异荭草苷、荭草苷、牡荆苷、异牡荆苷4种成分含量的HPLC定量分析方法,对不同产地共62批鸭跖草进行含量差异分析及质量评价。采用Dikma Platisil ODS色谱柱(4.6 mm×250 mm, 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14∶86),检测波长348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5℃;应用化学计量学的方法对62批鸭跖草药材产地差异及其药材质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4种成分的测定在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17%~103.0%,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RSD均小于2.0%。整体上4种成分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异荭草苷>异牡荆苷>荭草苷>牡荆苷,取产地明确的47批鸭跖草样品进行分析,化学计量学将其分为6类,不同产地鸭跖草质量差异大,综合而言西部、中部、南部产地的鸭跖草质量较优。该研究所建立的HPLC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简便高效,为综合评价不同产地的鸭跖草药材质量提供参考;经化学计量学分析发现不同产地鸭跖草质量差异大,认为可将异荭草苷...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将痰热证候要素评分作为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复发风险的中医评估方法的可行性,为对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痰热病机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2月就诊于我院的痰热型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0例。首先按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将所有入组的痰热型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组(27例)和一般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组(53例),比较2组的痰热证候要素评分差异。同时所有入组的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脑血管二级预防治疗,并随访6个月,依据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18例)和未复发组(62例),比较2组的痰热证候要素评分差异。结果: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组患者的火热证、痰证及痰热证候要素评分均明显高于一般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组患者(P<0.01);复发组患者的火热证、痰证及痰热证候要素评分均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1)。结论:痰热型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程度与痰热证候要素评分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痰热证的严重程度会影响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进展与复发风险,因此将“痰热证候要素评分”作为...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究美洲大蠊提取物对脂多糖(LPS)刺激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s)炎症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原代培养法获得HPDLFs细胞,经免疫组化鉴定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分别以600、300、150、75、37.5、18.25μg/mL美洲大蠊水提物和醇提物进行处理,采用MTT法检测12、24、36、48 h HPDLFs细胞存活率,选择合适的实验时间及剂量。建立LPS诱导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炎症模型,相应剂量药物给药,RT-qPCR法检测IL-1β、IL-6 mRNA相对表达,ELISA法检测IL-1β、IL-6、TNF-α、iNOS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p-NF-κB、NF-κB、p-p38、p38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在36 h、150μg/mL剂量以下,美洲大蠊水提物、醇提物组细胞存活率随剂量升高而增加(P<0.05,P<0.01)。与LPS组比较,美洲大蠊水提物和醇提物组细胞IL-6、IL-1β mRNA表达,TNF-α、IL-6水平,p-NF-κB、NF-κB、p-p38、p38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P<0.01)。结论 ...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结合指纹图谱技术探讨槐花散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作用机制及潜在质量标志物。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各药味的活性成分,以UC为疾病背景构建网络图,预测槐花散抗UC药效作用靶点,采用UC动物模型对预测靶点进行实验验证;收集不同厂家共10批次槐花散测定指纹图谱,筛选槐花散潜在质量标志物,并利用分子对接对槐花散潜在质量标志物和预测靶点进行虚拟验证。结果: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得到25个槐花散的活性成分和105个共有靶点,通过分析筛选出槐花散共5个潜在药效靶点为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蛋白激酶(AKT1)、抑癌基因(TP53)。体内实验结果表明槐花散能明显改善UC小鼠的便血症状和疾病活动指数,增加UC小鼠的体质量,降低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IL-6的含量;下调小鼠结肠组织中的Tnfa、Il1b和Akt1 mRNA的表达,上调Il6、Tp53 mRNA的表达。通过指纹图谱共获得8个共有峰,筛选并指认出5个潜在质量标志物,将其与上述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发现槲皮苷、胡薄荷酮、新橙皮苷及柚皮苷与5个靶点的结合能均小于-4 kJ/mol。结论:槐花散调节IL-6、TNF-α、IL-1β、AKT1及TP53等靶点改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可能与槐花散中质量标志物作用于上述靶点有关。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观察化痰清肺方治疗痰热蕴肺型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9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化痰清肺方治疗,2组均治疗14天。比较2组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比较2组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变化;观察2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74%(35/39),对照组总有效率71.79%(28/3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CPIS评分、NI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hs-CRP、PCT、W...  相似文献   
999.
【摘要】 目的:分析多发颈椎不连综合征(multilevel cervical disconnection syndrome,MCDS)的影像学特点及外科诊疗策略。方法:2004年3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MCDS患者共7例,男性3例,女性4例;年龄5~46岁(中位年龄12岁)。7例MCDS患者中,平均椎体发育不良节段数3.6±1.3个节段,平均椎弓不连节段数5.7±1.5个节段,局部后凸角平均-92.2°±20.2°,C2-7 Cobb角平均-68.6°±31.0°,T1倾斜角(T1 slope,T1S)平均-12.5°±12.5°,后凸顶点位于C4节段1例,C5节段5例,T1节段1例;术前改良日本骨科学会评分(mJOA评分)8.5~14分(平均12.6±2.1分),其中1例患者伴有吞咽困难。记录患者预矫形方式及手术方式,入院时、预矫形后、术后及末次随访影像学参数,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结果:1例术前接受颅骨牵引,3例接受平衡悬吊牵引,3例接受联合牵引,经术前牵引预矫形后,局部后凸角矫正率为60.8%。1例接受手术松解、Halo-vest外固定治疗,1例接受前路矫形内固定手术,1例接受后路矫形固定融合术,4例接受前-后联合手术治疗,手术固定6.0±2.1个节段,2例患者出现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接受翻修手术。术后随访时间6~84个月(41.2±32.0个月),末次随访局部后凸角平均-27.9°±11.6°,矫正率69.7%,C2-7 Cobb角平均-13.3°±28.4°,T1S平均4.9°±17.9°;术后mJOA评分10.5~17分(15.7±2.3分),改善率78.3%。对比手术前后临床及影像学指标,mJOA评分、C2-7后凸角、局部后凸角及T1S有统计学差异。结论:MCDS影像学上主要表现为前方椎体发育不良伴多节段椎弓不连,继发严重后凸畸形。治疗策略可采取术前牵引预矫形并前路多节段椎体切除重建、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  相似文献   
1000.
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伴骨缺损是肩关节常见疾病之一。如何有效地修复关节盂骨缺损,降低肩关节脱位复发率是临床医师关注的问题。骨移植术能够发挥骨刺激作用,促进骨再生和骨重塑,恢复关节盂的正常解剖结构。其中,Bristow-Latarjet术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脱位的经典术式,Latarjet术能够修复更大的关节盂骨缺损,但对手术医师的操作要求更高;自体髂骨移植术是Latarjet术失败后翻修的首选方案;骨软骨移植术(自体和异体)在重建原始关节面和预防关节退行性改变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自体骨软骨移植术会造成二次损伤,而异体骨软骨移植术的免疫排斥难以避免。随着复合材料的改进,对骨再生、重塑机制的探究,以及结合骨移植术的优缺点,组织工程技术将来有可能成为治疗关节盂骨缺损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