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1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56篇
医药卫生   144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夏晴晴  周俊  贺娟 《检验医学》2008,23(5):543-544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存环境如空气、食物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恶化。变态反应(过敏反应)——这个能累及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疾病也越来越多,如过敏性哮喘、荨麻疹等。据许多资料统计,世界上有40%的人处于超敏状态,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规定将过敏反应性疾病列为全世界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02.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脑卒中的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早期血液中C反应蛋白(CRP)含量高低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55例患者血清CRP含量进行测定.其中脑梗死41例(脑梗死组),脑出血40例(脑出血组),腔隙性梗死33例(脑隙性梗死组)及非脑卒中41例(对照组).结果:(1)脑卒中患者CRP阳性率明显较对照组升高(P<0.01);其中脑出血组较脑梗死组CRP水平高(P<0.05),脑梗死组较腔隙性梗死组水平高(P<0.05),而腔隙性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升高(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血清CRP升高提示病情严重且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对胰头导管腺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提取美国SEER数据库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6 549例诊断为胰头导管腺癌且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临床病理数据,回顾性分析淋巴结转移情况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共有6 549例患者入选,患者1、3、5年癌症相关生存率分别为73%、29%、19%,中位生存时间为21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年龄、分化程度、肿瘤直径、侵袭范围、是否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数、淋巴结检出数、淋巴结阳性率(P0.05)与预后相关,人种、婚姻状态与预后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性别、年龄、分化程度、肿瘤直径、侵袭范围、淋巴结检出数、淋巴结阳性率与预后相关(P0.05)。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5年癌症相关生存率31%,中位生存期为29.7个月;淋巴结转移的患者5年癌症相关生存率14%,中位生存期为19.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检出数15个时患者5年癌症相关生存率17%,中位生存期为20.3个月,淋巴结转移率为62.9%;淋巴结检出数≥15个时患者5年癌症相关生存率20%,中位生存期为22.0个月,淋巴结转移率为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分层分析时,无论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检出数增加可显著改善预后(P0.05)。5年癌症相关生存率随着淋巴结阳性率升高而降低(P0.05)。结论胰头导管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与预后密切相关,淋巴结检出数、淋巴结阳性率是其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不同自体输血方式的有效性,促进医疗机构开展自体输血工作,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于北京军区总医院或大连中心医院行骨科手术的88例自体输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其随机分为,术中自体红细胞回输组(n=43),储存式自体全血回输组(n=25)及储存式自体单采红细胞回输组(n=20).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择同期42例于受试者收集医院行骨科手术,并且术中仅接受异体输血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42).记录并分析采血前/术前、输血后当天、输血后第4天,各组患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Hb)水平、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以及患者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异体输血量等指标.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4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①本研究4组患者采血前/术前的红细胞计数、Hb水平、HCT、血小板计数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输血后当天:4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Hb水平、HCT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57,P=0.008).其中,储存式自体全血回输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最高[(196.0±43.8)×109/L],高于术中自体红细胞回输组、对照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09);但是,与储存式自体单采红细胞回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3).③输血后第4天:4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的H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64,P=0.013).其中,术中自体红细胞回输组的Hb水平最高[(115.6±23.8)g/L],高于储存式自体全血回输组及对照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2、0.006);但是,与储存式自体单采红细胞回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8).4组患者的H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15,P=0.011).其中,储存式自体单采红细胞回输组HCT最高[(34.4=4.8)%],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但是,与储存式自体全血回输组及术中自体红细胞回输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9、0.819).④4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异体输血量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990,P=0.007).其中,对照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最长[14.5 d(9.5~16.0 d)],长于储存式自体全血回输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但是,与储存式自体单采红细胞回输注及术中自体红细胞回输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9、0.944).结论 临床择期外科手术患者的自体输血方式,首选储存式自体单采红细胞回输,其次为储存式自体全血回输和术中自体红细胞回输.在不能达到自体输血要求时,可选择异体输血.临床医师需要转变观念,逐步降低异体输血率,广泛、有效地开展自体输血工作,进一步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05.
洪萍  周俊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9):1328-1329
慢性咳嗽通常是指咳嗽时间超过8周,以咳嗽为主要症状或唯一症状,X线胸片无明显病变者。约占呼吸科门诊的20%~30%,临床误诊误治率高,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带来严重困扰。有调查显示,81%的慢性咳嗽患者被诊断为“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或慢性咽喉炎”。现对我院2007年10月~2009年6月呼吸科门诊67例慢性咳嗽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探讨误诊误治原因。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中,连续接受中药治疗36个月的807例艾滋病病毒(HIV)/艾滋病(AIDS)病人CD4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情况,以探讨长期中药治疗对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 ,对807例HIV/AIDS病人经中医药治疗后7个时点(疗前、6、12、18、24、30、36个月)的CD4计数变化、分层分析(〈200个/mm3、200~350个/mm3、〉350个/mm3)、不同病期、不同干预手段、可能感染时间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7个时点主要症状积分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中药对CD4计数〈200个/mm3和200~350个/mm3之间的病人效果较好;可能感染时间集中在1990-1995年之间的病人,服用中药3年CD4的水平基本保持稳定;中西药合用的效果优于单纯使用中药。结论长期服用中药可以稳定病人的免疫功能,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7.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对心脑血管的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酮类化合物是泛指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原子(C环)相互连接构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用C6-C3-C6表示.在植物体内多以游离态或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从生源合成途径分析,这类物质是植物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产生的二级代谢产物,是许多药用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1].它包括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槲皮素、黄碱素、山奈素、黄酮醇,异黄酮、儿茶素等,存在于水果、蔬菜和植物中,有很好的抗氧化、抗炎和抗病毒作用.现有研究证实从植物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有多种药理作用,尤其对于心脑血管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研究表面肌电联合等速测试评定肌痉挛的作用.方法 16例脑卒中患者(观察组)和16例正常人(对照组)参加本项研究,采用表面肌电测试训练系统联合等速测试训练仪,进行踝关节等速被动运动时腓肠肌表面肌电的动态测试.惠者痉挛下肢改良Ashworth评分≧1+级,设定踝关节被动运动时测试角速度分别为10°/s、30°/s,每一角速度下重复关节屈伸动作5次,组间休息1 min.分别测定两组踝关节被动活动过程中腓肠肌表面肌电均方根值(RIMS)、峰阻矩(PT)和峰阻矩/体重比(PT/BW),并进行重复测试,二次测试间休息3min.结果 前后两次测试数据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角速度为分别10°/s、30°/s时,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RMS、PT,、PT/BW指标,除30°/s时的RMS值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10°/s、30°/s两种角速度下观察组间及对照组间比较,除对照组组间PT.、PT/BW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外(P>0.05),其余数据各组问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表面肌电、等速测试评定肌痉挛有良好的信度,稳定性较好,可联合应用作为评定肌痉挛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在癫痫病灶切除术中应用的麻醉效果以及对致痫灶精确定位的影响.方法 实施致痫灶精确定位手术的患者30例,年龄15~60岁,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榆注(TCI)全凭静脉麻醉组(I组)、全凭吸入七氟烷麻醉组(Ⅱ组)及静吸复合麻醉(Ⅲ组),观察不同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唤醒麻醉的调控以及对皮层脑电图(ECOG)手术定位的影响.结果 3组患者各时点MAP、HR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Ⅰ ECOG可检测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术毕清醒时间均较组Ⅱ、组Ⅲ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I对ECOG影响不明显,而组Ⅱ ECOG的棘波、α波、β波及δ波的频率都有明显减少,与组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Ⅰ相比,组Ⅲ患者ECOG的α波、β波的频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适的靶浓度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TCI是ECOG癫痫定位手术患者麻醉的良好选择.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易于调控,不干扰ECOG的检测,术后清醒完全而迅速.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疗效及预后。方法:对2001-2009年收治的76例结核性脑膜炎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6例患者积极采用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等规则抗结核治疗,强化期2~3个月,总疗程1.5年。早期使用激素治疗,并配合脱水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后好转出院47例,死于脑疝18例,死亡病例中8例合并AIDS,死亡率23.7%;病情无好转,自动出院11例。结论:结核性脑膜炎的预后与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年龄及有无并发症等诸多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