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35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341.
目的探索孕产妇甲型H1N1流感危重型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深圳市首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孕产妇患者,应用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联合抗病毒治疗,早期机械辅助通气、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采用荧光定量RT-PCR评价抗病毒治疗效果,动态放射学检查、血气分析、血常规和生化检查监测病情变化。结果该孕产妇以高热、咳嗽、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3d后进展为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联合抗病毒治疗后,患者体内的病毒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控制和清除;抗菌药物有效控制细菌感染;机械通气、激素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有效控制了ARDS。结论孕产妇甲型H1N1流感病情重、进展快,易合并ARDS为其主要临床特征。早期迅速清除病毒、及时正确的机械通气、选择有效抗菌药物控制继发细菌感染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342.
目的 观察补体调节蛋白CD59在HIV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上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探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RRT)前后CD59在外周血T细胞上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48例确诊HIV感染者外周血,根据是否HARRT分为未治疗组(23例)及治疗组(25例),并收集14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全血细胞表面染色后使用BD FACSCanto 流式仪检测CD59在外周血T细胞上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检测CD59在CD45RO+记忆型CD4T细胞表面的表达情况;同时用定量PCR技术检测HIV感染者的血浆病毒载量及CD4细胞绝对计数,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 与健康对照者比较,CD59在HIV感染者CD4+T细胞上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其中以在CD45RO+记忆型CD4T细胞上增高为主(P<0.05);治疗组CD4+T细胞上CD59的表达较未治疗组明显下降(P<0.05),但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其表达仍处于较高水平(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CD59的这种变化主要发生在CD45RO+(记忆型)CD4+T细胞上;CD59在CD4+T细胞上的表达变化与病毒载量及外周血CD4+T细胞绝对计数均有一定的相关性(R2=0.2181,P=0.0247;R2=0.1586,P=0.0486).结论 HIV感染可引起补体调节蛋白CD59在CD4+T细胞上表达增加,HARRT可使其表达水平有所下降.这种表达增加可能与病毒免疫逃逸及CD4+T细胞的功能抑制有关,HARRT治疗可部分逆转这种免疫紊乱现象.  相似文献   
343.
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患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前后T淋巴细胞表面归巢分子CD49d、CCR9、CD62L表达的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2例艾滋病患者和18例HIV阴性健康对照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CD49d、CCR9和CD62L表达,用BD FACSDiva软件分析计算各组细胞表达的百分率.结果 治疗后组外周血的平均CD4~+T淋巴细胞明显高于治疗前组(P<0.01);治疗前组CD3~+CD49d~+、CD3~+ CCR9~+、CD3~+CD62L~+、CD3~+CD4~+、CD4~+CD49d~+、CD4~+CCR9~+、CIM~+CD62L~+、CD8~+CD49d~+、CD8~+CD62L~+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显著低于治疗后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CD3~+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高于治疗后组(P<0.05).治疗后组CD3~+CCR9~+、CD8~+CCR9~+、CD8~+CD62L~+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均低于阴性对照组(P均<0.001).结论 AID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不仅比例失调,而且其表面表达肠道归巢分子CD49d、CCR9,淋巴结归巢分子CD62L的数量发生异常改变.抗病毒治疗可以逆转以上部分免疫病理变化.建议肠道归巢分子CD49d、CCR9和淋巴结归巢分子CD62L可作为艾滋病疾病进展和评价机体HAART后免疫重建的指标.  相似文献   
344.
2006年6月12日我院收治了深圳市首例H5N1人禽流感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积极抢救,于8月2日治愈出院,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45.
我们采用PCR-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检测HBV多聚酶基因YMDD变异,并将其与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病例来源:43份标本采自从1997—2000年在本院接受拉米夫定长期治疗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其中5例开始剂量为 150 mg/d(共6个月),后改为 100 mg/d,总疗程 1.5年。余 38例剂量为 100 mg/d,疗程 1年。其中男性37例(86%),女性6例(19%),年龄19—56岁,排除重叠感染HIV、HAV、HCV、HDV、妊娠、…  相似文献   
346.
TTV感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7年底日本Nishizawa等首次从输血后非甲-庚型肝炎病人血清中分离到一种新的DNA病毒,暂命名为TT病毒(TTV),并认为TTV可能与非甲-庚型肝炎有关,本文对TTV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及其与肝病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近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47.
目的 采用携带GFP报告基因腺病毒载体表达HBsAg细胞毒性T细胞(CIL)表位MHC单链三聚体,为增强HBV特异性免疫提供新方法.方法 构建小鼠MHC Ⅰ类分子(H-2Ld)限制的HBsAg优势CTL表位肽与MHCⅠ类分子重链(Ld)和β2M链(β2-microglobulin,β2微球蛋白)的单链三聚体(HBsAg-SCT).并将HBsAg-SCT亚克隆到GFP标记腺病毒载体,以HBsAg和OVA-SCT作为对照,转染293A细胞,包装产生携带HBsAs-SCT,HBsAg和OVA-SCT的重组腺病毒.结果 经双酶切和克隆测序鉴定,HBsAg-SCT能成功克隆到编码GFP标记的腺病毒载体,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到转染的293A细胞含有绿色荧光素蛋白.通过Western Blot进一步证实表达的重组蛋白HBsAg-SCT能与抗-腿抗体发生反应.结论 编码HBsAg-SCT的荧光蛋白腺病毒载体成功构建,并能在293A细胞中完整包装成重组腺病毒颗粒.  相似文献   
348.
目的 采用携带GFP报告基因腺病毒载体表达HBsAg细胞毒性T细胞(CIL)表位MHC单链三聚体,为增强HBV特异性免疫提供新方法.方法 构建小鼠MHC Ⅰ类分子(H-2Ld)限制的HBsAg优势CTL表位肽与MHCⅠ类分子重链(Ld)和β2M链(β2-microglobulin,β2微球蛋白)的单链三聚体(HBsAg-SCT).并将HBsAg-SCT亚克隆到GFP标记腺病毒载体,以HBsAg和OVA-SCT作为对照,转染293A细胞,包装产生携带HBsAs-SCT,HBsAg和OVA-SCT的重组腺病毒.结果 经双酶切和克隆测序鉴定,HBsAg-SCT能成功克隆到编码GFP标记的腺病毒载体,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到转染的293A细胞含有绿色荧光素蛋白.通过Western Blot进一步证实表达的重组蛋白HBsAg-SCT能与抗-腿抗体发生反应.结论 编码HBsAg-SCT的荧光蛋白腺病毒载体成功构建,并能在293A细胞中完整包装成重组腺病毒颗粒.  相似文献   
349.
目的:探讨深圳地区流行TTV病毒的主要基因型、基因变异状况。方法:采集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以及非甲-非庚但血清ALT升高肝炎患者血清标本,提取病毒DNA后,巢式PCR扩增TTV ORF1部分基因,克隆、测序后,进行基因分型及基因变异分析。结果:对21例TTV ORF1部分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基因同源性为60.3%~98.5%。21例TTV分离株中,G1型17例,其中,G1a亚型16例,G1b亚型  相似文献   
3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