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21.
目的 基于A2DS2评分,探讨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护理临床路径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就诊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非手术治疗的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采用A2DS2评分量表筛查出SAP高危患者13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健康宣教和随访管理,干预组实施临床路径化的专项综合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SAP发生率、吞咽障碍情况、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并随访至出院后第30天,对比两组患者SAP的预后情况。结果 SAP发生率对照组为30.4%,干预组为14.5%,SAP预后情况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均有改善,干预组有效率(95.0%)优于对照组(71.4%),干预组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SAP专项护理临床路径有利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探讨共享决策(SDM)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以提高冠心病患者决策参与度及决策满意度,降低医患决策冲突。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1日~6月30日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SDM干预;比较两组决策参与度、决策冲突[采用决策冲突量表(DCS)]和决策满意度。结果:干预组决策参与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 0. 01);干预组DC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1);干预组决策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SDM干预能提高冠心病患者医疗决策参与度,降低决策冲突,提高决策满意度,进而改善医疗结局。  相似文献   
24.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原发于心肌的遗传性疾病,中长期预后相对较好,大多数患者可长期存活,但仍有部分发生心脏骤停、心力衰竭及致死性脑卒中等严重不良事件,其中猝死是该病自然病程中最严重、最难预料的并发症,发生率大约在0.1%~1.0%之间[1].本研究观察随访5年以上HCM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参数变化及预后情况,旨在探讨超声心动图在HCM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从而指导临床早期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25.
肥厚型心肌病(HCM)以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心室腔变小为特征:其临床表现及病程复杂多样,大多数患者可长期存活,但亦可发牛心脏骤停、心力衰竭及致死性脑卒中等严重不良事件。其中猝死是该病自然病程中最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6.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引发血栓栓塞,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国外多个研究结果表明,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比正常窦性心律者增高5~6倍。因此如何预防栓塞是治疗心房颤动的重要目标。华法林能使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风险显著减少约2/3。本文探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的重视。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催乳素和IL-11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应用。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ELISA法分别测定3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催乳素(PRL)和IL-11的浓度。结果急性白血病初治组PRL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完全缓解后PRL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显著低于初组(P<0.01)。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和完全缓解后IL-1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IL-11浓度在化疗后有显著回升(P<0.01)。结论催乳素和IL-11联合检测对于急性白血病监测病情、疗效判断和指导治疗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8.
为探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对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脂质过氧化指标的影响,将40只未成年(3周龄)清洁级IC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玉米油)组和125、250、375 mg/kg DEHP染毒组,每组10只。采用灌胃方式进行染毒,每天1次,每周6 d,连续染毒6周。检测小鼠血清ALT、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250和375 mg/kg DEHP染毒组小鼠血清中SOD的活力均较低,MDA的含量均较高,120、250 mg/kg DEHP染毒组小鼠血清ALT活力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剂量DEHP染毒组小鼠血清AST水平均无明显变化。提示在本实验条件下,DEHP暴露可能导致未成年雌性小鼠脂质过氧化损伤和肝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29.
患者女性,62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电图V_1导联示P,波呈“负、正、负”三相波,P′-P′间期0.28s,频率214次/min,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QRS形态正常,R-R间期分别为0.71s、0.64s,呈“长-短”交替出现。长R-R间期中有2个P′波受阻,下传P′-R间期为0.24s;短R-R间期中有1个P′波受阻,下传的P′-R间期为0.31s;表现为房室交接区上层5:4文氏现象,下层2:1阻滞,连续出现2个P′波受阻(见梯形图示),符合B型交替性文氏周期特点。心电图诊断: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交接区B型交替性文氏周期(上层5:4文氏现象,下层2:1阻滞)。  相似文献   
30.
突如其来的重症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引起了我国各医院如何应对和处理各种危机的重视。医院内每时每刻都会面临各种危机,作为医院管理者必须客观、理性地认识危机的性质和影响,有效地管理控制危机,使危机给医院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笔者就医院危机管理作了初步的探索与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