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6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尿液培养主要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某院临床泌尿系统感染尿液培养主要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经尿液培养分离出的693株病原菌,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Expression细菌鉴定/药敏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同时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标准,检测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结果]在尿培养分离出的693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455株(65.7%),革兰阳性菌174株(25.1%),真菌64株(9.2%);分离菌前3位为大肠埃希菌341株(49.2%)、粪肠球菌44株(6.4%)、肺炎克雷伯氏菌43株(6.2%)。检出ESBL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占36.4%和32.6%,对喹诺酮类耐药率为32.6%~55.4%,对第3代头孢菌素耐药率﹥35.0%,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5.0%~14.0%),未检出耐碳青酶烯类菌株。粪肠球菌对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HLAR)为22.7%,对喹诺酮类耐药率为31.8%~70.4%,对氨苄西林高度敏感(100%),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和葡萄球菌属。[结论]该院尿液培养主要的病原菌是肠杆菌科,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耐药率呈上升的趋势,同时真菌感染不容勿视,临床医师应根据尿液培养和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快速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在疟原虫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传统的血涂片法为金标准,以抗疟药治疗有效性作为回顾性诊断依据,分析GICA在疟原虫感染诊断中的特异性、敏感性。结果检测发热病人334例,其中间日疟特异性达94.16%,敏感性达75%;恶性疟特异性98%,敏感性81%。结论GICA敏感性、特异性较高,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且方便快捷适于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10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C4)的变化。方法 采用胶体金法检测抗-HCV,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清HCV RNA水平,将患者分为低、中等和高病毒载量3组。结果 10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gA、IgG、IgM、补体C3和C4水平分别为(3.4±1.8) g/L、(19.3±3.6) g/L、(2.7±1.3)g/L、(1.0±0.2) g/L和(0.2±0.1) g/L,除C4外,均显著高于100例正常人[分别为(2.1±0.7) g/L、(11.8±1.9) g/L、(1.1±0.5)g/L、(1.1±0.2)g/L和(0.2±0.1)g/L,P<0.05];22例低病毒载量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显著低于64例中等和16例高病毒载量患者(P<0.05),而高病毒载量患者血清C3和C4水平显著低于低载量和中等载量患者(P<0.05)。结论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可能发生了改变,对病情和治疗判断可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4.
目的 了解深圳福田人民医院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E-test试剂条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7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用三维实验对产AmpC、KPC酶菌株的耐药表型进行确认,金属酶的表型确证实验则采用EDTA双纸片扩散法.用PCR方法检测AmpC、VIM-1、VIM-2、IMP-1、SPM、KPC及OprD 7个基因型,并分析表型和基因型之间的关系,质粒接合实验用来证实耐药基因的传播性.结果 29例铜绿假单胞菌均为多重耐药菌株,且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及庆大霉素耐药率最高,3种药物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32、32、256 μg/mL.26株携带有AmpC基因的铜绿假单胞菌仅有5株为持续高表达菌株,18株金属酶阳性菌中有15株与VIM-2基因型检测一致,其余3株VIM-2基因型阴性,并有1株为VIM-2基因型阳性但金属酶阴性.29株中检测出8株携带OprD基因,外膜蛋白缺失率为72%(21/29),其余基因型均阴性.结论 该院铜绿假单胞菌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主要为产金属酶及外膜蛋白缺失,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将加剧该类药物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35.
目的克隆临床标本中人博卡病毒相关功能基因,进而在原核表达体系中表达博卡病毒相关的蛋白。方法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重组质粒PGEX-20T-VP、PGEX-20T-NP和PGEX-20T-NS,分别对其进行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然后将已测序鉴定的包含3种重组质粒的工程菌,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菌中表达博卡病毒VP、NP和NS部分基因的相关蛋白。结果成功的构建了人博卡病毒3种相关功能基因重组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VP、NP和NS部分基因的相关蛋白。结论原核体系中表达出来的博卡病毒VP、NP和NS部分基因的相关蛋白将为下一步抗原纯化、单抗制备及博卡病毒检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检测细菌耐药表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 选取经法国生物梅里埃ATB Expression细菌鉴定/药敏系统验证的菌株,且头孢西丁筛选、诱导克林霉素耐药(D-试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K-B纸片法检测均为阳性,耐药基因经PCR检测确认,其中携带mecA基因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30株,D-试验阳性、携带erm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31株[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23株],以携带TEM或CTX-M型基因的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30株作为对照菌株,采用VITEK 2 Compact AST-GP67(革兰阳性菌)、AST-GN13(革兰阴性菌)药敏卡进行药敏测定和耐药表型确定,对比分析测定结果和验证试验结果.结果 30株头孢西丁筛选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31株诱导克林霉素耐药菌株和30株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VITEK 2 Compact检测均为阳性,符合率为100%,耐药表型在12 h内完成检测.结论 VITEK 2 Compact筛选MRSA及检测诱导克林霉素耐药和ESBLs的灵敏度、特异度较高,能对致病菌的耐药表型进行快速、准确测定,是临床微生物检测的有利工具.  相似文献   
37.
何英  张允奇  吴润香  陆学东 《检验医学》2009,24(11):808-81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对8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血清中的HBV DNA含量。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3+、CD4+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较健康对照者显著降低,而CD8+T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HBV DNA阴性患者只有CD4+/CD8+比值变化显著;HBV DNA阳性患者CD3+、CD4+、CD8+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有显著改变,但高拷贝组和低拷贝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感染HBV后免疫功能下降与病毒复制有关,HBV复制可进一步加重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38.
多重PCR检测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病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深圳、粤东地区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进行监测、分析,探讨其流行规律.方法 2006年6月-2008年6月,于汕头大学附属医院、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揭阳市人民医院采集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喘息支气管炎等的患儿咽拭子或鼻咽分泌物标本686份,多重PCR进行9种呼吸道病毒检测.结果 在686例标本中病毒阳性362例(52.77%),其中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占首位,达到31.22%(113/362),其次是鼻病毒(RHV)为16.85%(61/362),最低是流感病毒B型(IVB)占0.83%(3/362),流感病毒A型(IVA)占14.36%(52/362),副流感病毒1型(PIV1)和副流感病毒3型(PIV3)分别占7.73%(28/362)和8.29%(30/362),腺病毒(AdV)达到9.67%(35/362),而人博卡病毒(hBOV)和人偏肺病毒(hMPV)分别占6.08%(22/362)和4.97%(18/362).结论 RSV、RHV及IVA是华南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病原,混合感染以RSV、IVA联合其他病毒感染为主,诊治时应根据所感染病原体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16S rDNA检测技术在快速筛查鉴定淋球菌性菌血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例反复规律性发热、畏寒1个月入院的41岁男性菌血症患者,入院前几天开始出现尿急、尿频和尿痛症状,大便正常,贫血消瘦外容,皮肤黏膜稍苍白,无出血点及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血尿常规异常,肝肾功能尚可.采用PCR检测菌血症患者外周血病原菌16S rDNA,对其扩增产物进行DNA测序,再将DNA序列结果与GenBank中的已知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同时对外周血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16S rDNA扩增产物序列与GenBank中的已知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后确定为淋病奈瑟菌,同外周血分离培养鉴定结果一致.结论检测淋球菌性菌血症患者外周血16S rDNA具有高效率、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快速准确等特点.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16S rDNA-based detection technique in the rapid screening for and confirmation of gonococcemia. Methods A 41-year-old male patient was hospitalized for recurrent regular fever and chills for 1 month. Several days before the admission, he developed urgent micturition, frequent micturition and pain in urination, anemia with emaciation appearance, slightly pale-looking skin and mucous membranes. No petechia, skin eruption or superficial lymphadenectasis was observed, but routine blood test and urine test results were abnormal. No abnormality was found in stool test or hepatic and renal function. DNA was extracted from the blood of the patient and subjected to PCR for the amplification of 16S rDNA followed by sequence analysis and homology analysis. At the same time, bacterial culture of blood and drug sensitivity test for the bacterial isolate were performed. Results Homology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amplicon sequence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known sequence of 16S rDNA of Neisseria gonorrhoeae in GeneBank, which agreed well with the culture result of peripheral blood. Conclusion The detection of 16s rDNA with PCR from peripheral blood is highly efficient, specific, sensitive, rapid and accurate for the screening for and confirmation of gonococcemia.  相似文献   
40.
李玲  吴润香  帅妹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7):2493-2496
目的 研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第9天和第11天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该院接受IVF-ET术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IVF-ET术后第9天、第11天的血清β-HCG水平进行检测,同时追踪妊娠结局,分析血清β-HCG水平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早期自然流产组、异位妊娠组、单胎妊娠组、双胎妊娠组IVF-ET术后第9天、第11天的血清β-HCG水平均高于生化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胎妊娠组第9天、第11天的血清β-H CG水平高于早期自然流产组,单胎妊娠组第11天的血清β-H CG水平高于早期自然流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胎妊娠组、双胎妊娠组第9天、第11天的血清β-HCG水平均高于异位妊娠组,且双胎妊娠组不同时间点的血清β-HCG水平高于单胎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妊娠结局患者术后第11天血清β-H CG水平高于术后第9天,移植冻融胚胎后第9天、第11天的血清β-H CG水平高于移植新鲜胚胎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检测IVF-ET术后第9天、第11天血清β-H CG水平可对是否成功妊娠进行准确诊断,并能够对不同妊娠结局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