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讨外伤病人应激障碍(PTSD)的护理措施。方法:针对病人出现的应激障碍,进行体位与局部制动护理,镇痛、镇静、心理支持,处理开放性伤口和维护各器官的功能。结果:通过随访发现患者的应激障碍得到很大改善,甚至已经消除,效果明显。结论:应用相关护理措施,消除病人紧张心理,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改进传统静脉穿刺方法的效果观察,拟推广无痛、低创、快速的静脉穿刺方法.方法 于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来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急救医学科接受静脉穿刺病人中选择2 132例.采用单盲随机法分为改进组1 066例和传统组1 066例.观察比较两组穿刺效果.结果 两种方法疼痛程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95,P<0.01),改进组优于传统组.两种方法穿刺成功率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63,P<0.01),改进组可提高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两种方法回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96.50,P<0.01),改进组进针方法进针后回血速度快.两种方法穿刺点出血及皮下淤血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6,P<0.01),改进组拔针后穿刺点出血及皮下淤血发生率低.结论 改进传统静脉穿刺方法能不同程度地减轻病人的痛苦,穿刺成功率明显优于传统的静脉穿刺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正>临床实习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是向护理岗位过度的必经阶段,临床带教质量直接影响护生以后的工作能力。怎样培养与现代社会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护理人才是当代护理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的课题[1]。急诊科是综合性科室,急、危、重症患者多,抢救多、急救仪器复杂、突发事件多,护理工作繁重,如何在特殊环境及短暂时间内,使护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完成实习任务,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张翠平  霍鹏飞  马丕勇  吕秀春 《吉林医学》2012,33(22):4888-4889
<正>1病例介绍患者,女,18岁,因误服氟乙酰胺类杀鼠药1 h后出现恶心、呕吐伴轻度抽搐,意识不清被家人发现并送入当地医院给予洗胃、导泻、对症治疗,治疗过程中抽搐症状加重,予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后,患者仍处于昏迷状态,为求进一步系统治疗于服药12 h后于2009年11月29日转入吉林大学  相似文献   
15.
16.
吕秀春 《吉林医学》2006,27(2):207-208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改善卫生服务和提高生活质量将有更多的要求。社会的需要、卫生改革的深入和护理专业本身的发展也给护士长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转变护士长的管理理念迫在眉睫。应运用科学管理方法,让护士同护士长一起创造并保持一种环境,使护士长所管辖的护士群体中每个成员能够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从而来实现崇高的护理目标。我科自2000年1月-2005年1月.  相似文献   
17.
临床实践,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她们将在校学到的理论知识有机地融人实践当中,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现代化医院护理工作的需要,急诊科护理组通过几年的临床带教经验,摸索出一套既能提高带教老师自身素质,又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护士的临床带教方法,对带教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变管理理念,提高管理质量。将模糊综合评判法应用于护理管理中,对全科16名在编护士工作表现进行季度性评价,护理质量显著提高,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急诊科是医院诊治、抢救急、危、重患者的重要科室,也是培养护生急救能力的关键场所。为适应现代急救医学的发展,缩短有效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急诊护理人员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要具备精湛的急救技术。急诊科护生的临床带教必须采用正确引导、严格施教,培养并强化护生的急救意识,将判断能力、应变能力、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20.
急诊科护士心理疲劳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易产生心理疲劳的原因,探索预防及调节方法,对提高保障护士的心理卫生与健康,充分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以适应现代"生物、心理、社会"这一新的医学模式,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医疗护理差错和护患纠纷的发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