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4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应用冠脉血流显像技术评价X综合征的冠脉内皮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冷加压试验(CPT,内皮依赖性扩血管反应)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0.5mg(NTG,内皮非依赖性扩血管剂)结合冠脉血流显像(CDCFI)新技术评价X综合征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方法:应用CDCFI分别测量13例X综合征患者(组A),15例正常组(组B)静息及CPT,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后前降支冠脉血流速度(CPV),并分别计算血流增加率(△%)。结果:CPT后两组的冠脉血流速度均有所增加,但X综合征组的冠脉血流速度增加率明显低于正常组(21%vs62.7% P<0.05),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两组冠脉血流速度增加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应用冠脉血流显像新技术结合冷加压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试验可有效的无创的评价X综合征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92.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正常人二尖瓣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研究正常人二尖瓣环立体形态在心动周期中的变化.方法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12名正常人心脏进行实时三维成像,并应用TomTec 公司的三维软件加以分析.结果二尖瓣环立体形态在心动周期中不断变化.最大二尖瓣环面积指数发生于舒张晚期,最小二尖瓣环面积指数发生于收缩中期,平均二尖瓣环面积缩小(30±5)%.在整个心动周期中二尖瓣环持续呈"马鞍形".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作为人体二尖瓣环动态特性的一种非介入性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3.
目的 了解不同途径感染HIV者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将151例HIV感染者分为性接触感染组和注射吸毒感染组,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并与全国常模互相比较.结果 两组对象SCL-90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因子分及SDS、SAS量表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性接触感染组SCL-90焦虑因子分与SAS量表分高于注射吸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吸毒感染组SCL-90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因子分及SDS量表分明显高于性接触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接触感染组重复检测者高于注射吸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V感染者,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状况差,因性接触被感染者较注射吸毒被感染者焦虑症状更明显,注射吸毒被感染者的抑郁症状较性接触被感染者明显.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IRIS)与基线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的相关性及治疗方法。方法将选取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HIV/AIDS病人),根据不同基线CD4细胞水平分为两组,观察这两组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发生IRIS的情况,以及糖皮质激素在治疗IRIS中的作用。结果共选取HIV/AIDS病人312例,A组157例,CD4细胞计数≤100个/μL:B组155例,CD4淋巴细胞计数〉100个/μL。A组IRIS发生率为40.1%(63/157),死亡率为6.3%(4/63);B组IRIS发生率为3.9%(6/155),无死亡病例;两组IRIS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率虽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RIS最常见并发结核病,分别为71.4%(45/63)和33.3%(2/6)。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病人症状的有效率为90.2%。结论基线CD4细胞低下是IRIS发生的重要因素,CD4细胞计数≤100个/μL的病人发生IRIS合并结核的较多见,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95.
目的:运用超声技术评价急性心肌缺血激光打孔与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缓释联合应用后心脏局部和整体功能的变化。方法:18条健康杂种犬随机分成三组:即急性心肌缺血组(AMI组),激光打孔组(TMLR组)和激光打孔联合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组(bFGF-FG组),所有实验犬均结扎左前降支中段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TMLR组和bFGF-FG组在冠状结扎后30分钟于缺血区心肌用KTP激光打孔(TMLR),bFGF-FG组并于打孔的心肌隧道内埋植碱性纤维生长因子缓释栓(bFGF-FG)。术后2个月用二维,M型及多普勒组织成像(DTI)等超声左室乳头肌水平前壁及前间壁厚度(TLVAW,TAIVS)增厚度(△T%)及前壁运动幅度(MA),左室短轴缩短率(FS),面积缩小分数(FAC),射血分数(EF),每搏量(SV)和心输出量(CO),在AMI,TMLR和bFGF-FG三组依次增大,其中TMLR组MA和EF与AMI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bFGF-FG组TVAW,△T%,MA,FAC,EF,SV和CO和AMI组之间以及TLVAW,MA,SV和EF与TMLR组之间的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余参数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室壁运动记分指数(WMSI)在AMI,TMLR和bFGF-FG三组依次降低,且三组裼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左室前壁心肌和二尖瓣瓣环DTI参数s及e/a在AMI,TMLR和bFGF-FG三组亦依次半大,其中TMLR组左室前壁e/a与AMI组之间,bFGF-FG组左室前壁s和e/a与AMI组之间以及左室前壁e/a与TMRL组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余参数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激光打孔心肌内埋植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缓释,能够阻止急性心肌缺血心脏局部及整体功能的进一步损害,是TMLR方法学上的一个拓展。  相似文献   
96.
声振人血白蛋白左心声学造影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声振处理的5%白蛋白左心显影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00例患者经静脉注射5%声振人血白蛋白注射液,剂量0.08ml/kg或0.22ml/kg,评价左室显影的效果及临床用途。结果0.08ml/kg时,左室2级以上显影有效率82.0%。其余18例未达2级者,再次按0.22ml/kg注射时,显影有效率上升至94.0%,左室显影效果显著,左室清晰节段数第1次注射由3.99±0.74增加到5.60±0.78,P<0.01,第2次注射18例由4.11±0.68增为5.06±0.94,P<0.01。结论5%声振人血白蛋白经静脉声学造影的左心显影效果显著,能增加左室内膜分辨力,使心肌内冠脉血流信号增强,适宜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全氟丙烷白蛋白微球注射剂左心超声造影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30例患者中,经外周静脉弹丸式注射全氟丙烷白蛋白微球,进行左心超声造影检查,观察造影剂注射前后左心室显影等级、心内膜边界增强效果和心肌显影情况。结果30例患者中只有1例患者研究者B评价左室充盈等级为2级,其余29例患者左室充盈等级均为3级。研究者A和B评价左心室可清晰识别的节段数均显著增加,研究者A由3.60±0.81增加至5.93±0.25,研究者B由3.50±0.73增加至5.87±0.35(P<0.01)。两组研究者分别评价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造影后平均内膜边界增强率为96.6%。30例患者左室壁心肌组织均获得了满意的显影效果。结论临床经外周静脉弹丸式注射全氟丙烷白蛋白微球行左心超声造影,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8.
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对心肌梗塞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运用多普勒组织成像脉冲技术检测 26例下壁心肌梗塞患者(急性 15例,陈旧性 11例)基段、中段和心尖段心内膜和对应的心外膜心肌运动,测量收缩期、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运动波峰值速度及时间速度积分并与21例健康成人对照分析。结果:梗塞组基段、中段的收缩波、舒张早期波峰值速度及时间速度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舒张晚期波及心尖段各测值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普勒组织成像脉冲技术能精确测定心肌局部收缩和舒张运动速度,对心肌梗塞检测为一种无创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LEAD)患者股总动脉僵硬度与心功能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LEAD患者33例与健康志愿者37例,应用QIMT和QAS技术自动测量左侧股总动脉的内中膜厚度(IMT)、管径、扩张性(DC)、顺应性(CC)、僵硬度参数(α、β)和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质量(LVM)、射血分数(EF)、E/A、E'/A'、E/E'和Tei指数.对比两组的测量结果,并将股动脉僵硬度参数与左室功能参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①LEAD组IMT增厚,α、β和PWVβ高于对照组,DC、C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LEAD组IVSd、LVM和E/E'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E/A、E'/A'及Te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E/E'与CC呈负相关,与α、β和PWVβ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P<0.05~0.01);E'/A'与IC和CC呈正相关,与α、β和PWVβ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P<0.05~0.01);收缩功能参数、Tei指数与股动脉僵硬度各参数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AD患者左侧股动脉内中膜增厚,动脉僵硬度增高,左室舒张功能受损;股动脉硬化与早期左室舒张功能受损有一定相关.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微泡及质粒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存活率及pEGFP-N1-VEGF重组质粒转染率的影响,初步探索最佳的质粒及微泡浓度。方法:将状态良好的HUVEC交叉植入24孔板中,对照组仅进行超声辐照,实验组中加入不同浓度质粒和微泡后进行超声辐照。将不同浓度的质粒和微泡分别两两组合加入各实验组。48h后锥虫蓝染色检测细胞存活率,荧光显微镜定性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基因转染率,Western blot检测离体细胞中VEGF的表达。结果:实验组中各亚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荧光蛋白表达。当质粒浓度≤20μl/ml时,基因转染率随质粒浓度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质粒浓度>20μl/ml时,基因转染率随质粒浓度增加改变不明显,差异无统计意义。细胞存活率与质粒浓度无明显关系。基因转染率随微泡浓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微泡浓度为150μl/ml时,基因转染率最高;而细胞存活率随微泡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对照组条带显示较弱,各实验亚组有不同程度条带显示,强于对照组。结论:在一定的辐照参数时,不同浓度质粒和微泡基因转染率不同,质粒浓度为20μl/ml、微泡浓度为150μl/ml是比较理想的条件,此时的细胞存活率为(85.69±0.27)%,基因转染率为(23.86±0.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