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1.
目的:探讨脑血管狭窄支架置入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起在我科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67例脑血管狭窄患者资料,在行支架置入前及置人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中及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了脑出血、脑过度灌注综合征、脑血管痉挛等手术并发症,对其施以配合治疗的临床护理。结果:1例患者术中出现血管破裂、脑出血死亡,2例患者术中出现大脑中动脉闭塞,及时发现后行溶栓治疗后好转,3例患者术后出现中风症状加重,其余患者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结论:做好脑血管狭窄支架置人术的术前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椎体溶骨性转移瘤、骨髓瘤、血管瘤以及老年性骨质疏松都是造成骨质丢失、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而引起患者疼痛的常见原因。传统的治疗手段包括原发疾病的治疗、卧床休息、止痛药物应用。但持续的卧床可导致骨质进一步丢失、肌肉僵硬而加重了局部疼痛,原发疾病的治疗过程缓慢,不能在短期内缓解症状。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因能增加椎体的抗压性、加固脊柱的稳定性以及理想的止痛效果,已被临床广泛接受,其适应证也在不断扩大[1~4]。作者于2002年9月将该技术应用于临床,现将初步临床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3例患者18个椎…  相似文献   
13.
非粘附性液体栓塞剂——BCD合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开发一种新型液体栓塞剂——BCD液体合剂,寻找BCD合剂中各种成分的最佳配比,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1只新西兰大白兔,右侧股动脉切开插管至一侧肾动脉,注入BCD合剂0.2~0.4ml,定期复查观察栓塞效果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BCD合剂通过4F Cobra导管和Tracker-18微导管均无困难,未发生堵管、粘管情况,亚急性和慢性期造影未见血管再通,光镜检查示轻度炎性细胞浸润和血管内膜增厚。结论:BCD合剂栓塞血管安全有效,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液体栓塞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MA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SMAD的MSCT、CTA表现,采用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重建图像,分析其影像特征。结果 MSCTA结合多种重建图像分辨真腔及假腔11例;清晰显示肠系膜上动脉(SMA)内膜片形成10例,破裂口均位于SMA近心端。Yun分型:Ⅰ型2例,Ⅱa型6例,Ⅱb型4例,Ⅲ型1例。结论 MSCTA能早期诊断SMAD,对及时采取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支架包括Neuroform 6枚和Fnterprise 10枚。结果所有支架均成功释放并行弹簧圈栓塞,即刻造影动脉瘤获得完全及大部分栓塞13例,瘤颈残留1例,部分栓塞2例.14例患者术后3~12个月复查,13例完全及大部分栓塞中11例复查未见复发,瘤颈残留1例6个月后复查复发,再次行支架植入完全栓塞.部分栓塞2例复查时瘤腔消失。结论通过支架辅助对宽颈动脉瘤瘤颈重塑及弹簧圈的介入栓塞作用,使动脉瘤栓塞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17.
外周血管假性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介绍不同类型外周血管假性动脉瘤的不同治疗方法。方法 13例假性动脉瘤,3例终末型动脉的假性动脉瘤采用明胶海绵进行栓塞,其中1例巨大血肿伴假性动脉瘤经栓塞后作手术血肿清除加动脉结扎术进行治疗;1例支干型假性动脉瘤采用两端弹簧圈栓塞;9例主干性外周动脉假性动脉瘤采用覆膜支架隔绝术。结果 所有假瘤均完全闭合,置人覆膜支架者其远端动脉搏动均正常。1例患者由于其他特殊原因,致穿刺部位又出现假性动脉瘤。其他患者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采用介入技术可使各种外周血管假性动脉瘤得到有效治疗,多数情况下可以代替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和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方法及疗效。方法:38例患者经影像学和血液生化检查诊断为恶性梗阻性黄疸,男22例,女16例,平均年龄65.3岁。所有患者行PTCD和内支架置入术。结果:内支架置入21例23个,其中2例患者左右胆管各置入支架1个, 11例置入支架同时行外引流或内外引流,4例外引流患者经介入化疗后再次置入支架成功。17例为单纯外引流或内外引流。术后患者血清胆红素及肝功能均明显好转,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0%,其中胆道感染1例,一过性胆道出血2例,一过性胆汁外渗1例,经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PTCD术和内支架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安全,并发症少。[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支架植入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对34例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术前护理重点是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时镇静止痛;术中及术后要注意观察意识、血压、血流情况及尿量变化,及时发现手术并发症,术前后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手术配合及护理下成功植入主动脉支架,症状明显缓解后好转出院。结论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支架植入术中,合理的手术配合及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桥接Solitaire支架取栓开通颅内闭塞大血管的疗效。 方法回顾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0月采用桥接模式接受血管内治疗的1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资料。分析大血管开通情况,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早期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以及随访90 d时mRS情况。 结果15例患者中,大脑中动脉闭塞9例,颈内动脉颅内段合并大脑中动脉闭塞2例,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4例。所有患者大血管均获得开通。2例患者出现颅内出血,1例为颞叶出血、1例为丘脑出血。死亡2例。入院NIHSS评分(14.83±5.65)与3天后NIHSS评分(6.82±5.5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 d随访临床结果优良患者9例(mRS<2)。 结论静脉溶栓桥接Solitaire支架动脉取栓能使大血管获得较好的再通率,显著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