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医药卫生   48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通过超声监测评估全麻诱导时不同的通气压力对幼儿胃胀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气管内麻醉患儿60例,年龄1~3岁,BMI22kg/m2,ASAⅠ级,根据全麻诱导去氮供氧时的通气压力将患儿随机均分为三组:10cm H2O通气组(P10组)、15cm H2O通气组(P15组)和20cm H2O通气组(P20组)。依次静脉推注丙泊酚2mg/kg、芬太尼0.002 mg/kg、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行全麻诱导,待意识消失后,压力控制面罩通气120s。记录意识消失后即刻(T0)、面罩通气30s(T1)、60s(T2)、90s(T3)、120s(T4)及插管后即刻(T5)的呼吸参数(SpO2、PETCO2),使用超声监测仪在T0及T4时齐腹主动脉与肝左缘水平采集胃窦部横纵径计算截面面积。结果三组患儿所有观测时点的SpO2≥99%。T1~T5时三组PETCO2明显高于T0时,T5时三组PETCO2明显高于T4时(P0.05);T5时P10组PETCO2高于45 mm Hg,而P15组和T5时P20组PETCO2低于45mm Hg。P20组面罩正压通气后胃窦部面积明显大于面罩通气前(P0.05)。结论幼儿全麻诱导去氮供氧时,面罩通气压力为15cm H2O可保证通气效果,又可避免发生胃胀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长期饮酒对男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MBPS)的影响及与左室肥厚(LVH)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男性高血压患者199例,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将入选患者分为不饮酒组、戒酒组和轻度、中度、重度饮酒组.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FPG)及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测量心率(HR)、体质量指数(BMI),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对不同组检测的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各组患者FPG、TC、TG、HDL、LDL HR、BMI等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饮酒组、戒酒组、轻度饮酒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24h S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较中、重度饮酒组低(P<0.05),杓型收缩压百分率、杓型舒张压百分率较中、重度饮酒组高(P<0.05),MBPS值和MBPS增高发生率较中、重度饮酒组低(P<0.05),LVMI和LVH发生率较中、重度饮酒组低(P<0.05).不饮酒组、戒酒组、轻度饮酒组各项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饮酒组患者平均每日酒精摄人量与MBPS值、LVMI呈正相关(P<0.05).结论 长期中、重度饮酒可以影响男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加重MBPS现象与LVH;随着饮酒量的增加,MBPS现象与LVH的程度也会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5例临终腹膜透析患者治疗的回顾性研究,初步探讨临终腹膜透析患者的姑息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04年6月之间经姑息治疗死亡的5例腹膜透析随诊患者。用Charlson指数评估并发症、SGA评分评估营养状态、Karnofsky活动指数评估活动情况、Hamilton抑郁量表及Hamilton焦虑量表评估抑郁和焦虑状况,回顾他们临终前的治疗和临床表现,并评估患者死亡后家属的满意程度。结果:5例患者的症状为13.00±3.32。Charlson指数为11.50±1.92。SGA评分2人为C,3人为B。Karnofsky活动指数为30.00±10.00。Hamilton抑郁分为16.80±10.24及Hamilton焦虑分为12.40±6.03。结论:并发症多、营养不良、活动指数低、严重的心理问题可以预测临床患者的预后。给予停止透析或间歇小剂量透析、对症治疗、心理干预可以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central nervous system germ cell tumors,CNS GC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CNS GC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均为男性,发病部位:例1鞍区第三脑室,例2左侧基底节区,例3松果体区。镜检:例1瘤细胞呈腺管状结构,软骨样基质呈片状分布,内见钙化;例2瘤细胞密集增生,围绕血管形成乳头状结构,胞质丰富,透明状,可见大片坏死及出血,核分裂象可见;例3于3个低倍镜视野中分别显示少数原始神经管成分。免疫表型:例1中PLAP、CD117生殖细胞均(+),PCK腺上皮(+),EMA部分腺上皮(+);例2中PCK(+),CD30、α-FP生殖细胞均(+),S-100蛋白(点+);例3中NSE和S-100蛋白原始神经上皮均(+),PCK腺上皮(+),GFAP及EMA均部分(+)。结论原发性CNS GCT有明显的临床特征,好发于儿童,且男性比例高;及时诊断、早期进行适当的干预,多数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牙本质基质蛋白1 (DMP-1)在血管再生治疗犬年轻恒牙根尖周炎后的表达.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DMP-1在新生成的矿化物、牙本质、牙骨质中的表达;用天狼星红染色法来判断胶原基质的组成和成熟度.结果:①.DMP-1在新生成矿化组织,牙本质,牙骨质中都有不同程度表达.在新生成矿化物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牙本质.②.新生成的矿化物形状不规则,成斑片状,颜色为黄色或橙色.结论:DMP-1在根尖新形成的矿化区有高表达,与新生物矿化有关系.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甲酯化-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乳剂中反式脂肪酸。样品经甲醇钠作用甲酯化,采用强极性毛细管柱,程序升温。甲酯化法对典型甘油三酯的酯化效率为100.1%~101.3%,C18:1、C18:2、C18:3区域的反式脂肪酸与邻近的顺式脂肪酸分离完全,检出限为3~6.37μg/ml。6批脂肪乳剂样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为1.24-3.40mg/ml。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致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6年6月196例甲状腺病变手术临床资料。结果196例中出现喉返神经麻痹1例,占0.51%,经药物治疗恢复;无永久性喉返神经麻痹、失声、呼吸困难病例。结论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与手术方式、术中操作密切相关,术中解剖喉返神经有助于减少喉返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8.
小儿高热惊厥与血清钠浓度关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松  李丽  吕晶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261-262
目的:了解小儿高热惊厥与血清钠浓度的关系。方法:对高热惊厥(观察组)、无热惊厥(对照组A)和无抽搐的上呼吸道感染(对照组B)三类患儿,检测血清钠、CRP、脑电图及脑CT,并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钠低于对照组A、B,惊厥次数≥2次者中低血钠检出率高于惊厥1次者。结论:高热惊厥患儿血清钠易降低,且下降越低,惊厥再发概率越高。对高热惊厥患儿监测血钠,入院后适当补充钠盐可能是预防惊厥反复发作的有益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王丽英  田杰  吕晶  赵昕 《河南中医》2002,22(3):34-35
消化性溃疡 ,又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是内科临床常见慢性病 ,近年来有大量的资料表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和复发与幽门螺旋杆菌 (HP)密切相关。我们 1996年 8月~ 2 0 0 0年 2月 ,应用自拟胃肠溃疡散治疗消化性溃疡 4 0例 ,疗效满意 ,并与西药治疗组 38例进行对照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78例患者均来自门诊 ,均有溃疡病的典型症状和体征 ,治疗前均经纤维胃镜检查而确诊 ,且胃镜下尿素酶快速检查HP为阳性者。分为中药治疗组 4 0例和西药对照组 38例。治疗组男 2 7例 ,女 13例 ;年龄最小 18岁 ,最大 6 0岁 ,其中18~ 4 0岁 2 5例 ,4 1~ 6…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3种常用的急性肺损伤(ALI)动物模型造模效果。方法:24只健康成年日本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盐酸造模组(HCL组):经气管导管给予0.1mol/L的盐酸3ml/kg;脂多糖造模组(LPS组):通过中心静脉30min内缓慢滴注LPS1mg/kg;肠系膜上动脉缺血再灌注复合腹腔内放置粪便组(SMA组):钳闭肠系膜上动脉30min,期间腹腔内放置肠内容物(1ml/kg)与血(1ml/kg)的混合物。连续描记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检测基础(T0)及造模后1,2,4,6,8h(T1,T2,T4,T6和T8)的动脉血气和血清内IL-1β的浓度;实验结束测定血清内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的浓度。结果:PaO2在T1,T2时点,HCL组较LPS组和SMA组明显降低(P<0.01);在T4时点3组无统计学差异;在T6,T8时点HCL组和SMA组较LPS组明显降低(P<0.01)。MAP和HR在HCL组和LPS组内各时点无统计学差异;SMA组内与T0时点相比较,T4~T8时点的MAP较低(P<0.01)、HR较快(P<0.01)。IL-1β浓度在HCL组各时点无统计学差异,而LPS组和SMA组则随着时间的发展,IL-1β的浓度逐渐变化;血清内SP-A的浓度,SMA组明显高于另外两组(P<0.01)。结论:与盐酸支气管滴注造模和脂多糖中心静脉滴注造模相比,肠系膜上动脉缺血再灌注复合腹膜内放置粪便法,既可持续保持PaO2水平较低,也可保证血清内炎性因子浓度较高,更可能会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