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9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内镜硬化剂注射(ES)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尚未解决的问题是门脉高压的持续和静脉曲张的复发。作者基于作脾肺固定术行门肺分流的经验,提出了ES、脾肺固定术和动脉插管栓塞(TAE)的联合治疗方案。材料、方法和病人:35例食管静脉曲张病人分为两组,A组(19例)用ES和脾、胃左动脉TAE治疗;B组(16例)除上述治疗外,加作脾肺固定术。两组肝功能检查无显著差异。B组Child分级A级6例,B级7例,C级3例。脾肺固定术取左胸进路,打开膈肌显露脾脏,将膈肌边缘与脾上部缝合固定,使脾约5~6cm直径突入胸腔。在脾包膜上作多处浅的矩形切开,仔细剥离腹膜脏层和包膜,并轻挫左下肺叶,造成有毛细血管出血和轻微气瘘的创面,将脾肺的两个创面缝合固定而完成手术。术后1个月内可建立脾肺静脉的侧枝交通。  相似文献   
12.
此文复习了1969-1983年间本院收治的原发性小肠肿瘤18例,计良性肿瘤8例,恶性肿瘤10例,15例入院时已发生并发症。大多数病例术前未能作出正确诊断。作者对5例典型病例的误诊原因作了详细分析并指出,临床医师的疏忽,诊断手段的限制和急诊手术较多是误诊的原因。如何避免误诊,作者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3.
中晚期肝癌的联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晚期肝癌常伴有肝硬变及其他器官疾病,其治疗极为棘手。1990年8月至1993年6月,我们采用开腹肝动脉,或肝动脉左、右支栓塞结扎,术后在超声引导下行肝内门静脉化疗及肿瘤无水酒精注射联合治疗32例中晚期肝癌。随访2~24个月,死亡6例;12例存活2~10个月;12例存活10~24个月;2例已超过2年。作者认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及疗效确切等特点,是中晚期肝癌综合治疗中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使用超声刀与单极电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 2 6 8例随机分为超声刀组 (n=1 5 6 )与电刀组 (n=1 1 2 ) ,分别单独使用超声刀与单极电刀完成手术 ,比较治疗效果。 结果  2 6 8例全部顺利完成手术 ,无需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分别为 (1 5± 2 )和 (2 1± 1 0 ) min(P<0 .0 0 1 ) ;术中出血量分别为 (5± 2 )和 (2 0± 5 ) m L (P<0 .0 0 1 ) ;术后 2 4 h引流量分别为 (1 2± 5 )和 (2 8± 2 ) m L (P<0 .0 0 1 ) ;术后右肩放射痛症状分别为 1 / 1 5 6和 2 1 / 1 1 2 (P<0 .0 1 )。两组均无胆瘘、出血并发症发生。 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使用超声刀较电刀更安全快捷 ,并发症少 ,并可达到无异物存留目的  相似文献   
15.
肝门区严重肝损伤的再手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门区严重肝损伤的再手术叶超平陈骥叶神嘏我院8年来收治肝门区严重肝损伤11例,因首次手术处理不当致严重并发症而再次手术.现将处理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1例肝门区严重肝损伤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4~45岁.损伤情况及处理见附表.讨论本组11例肝门(Ⅰ、...  相似文献   
16.
大肠非特异炎症性肉芽肿2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非特异炎症性肉芽肿为大肠肠壁的化脓性炎症,多见于盲肠,临床上多表现为腹部肿块。我院1979~1991年共收治26例,术前  相似文献   
17.
本文检测了18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外周血和门脉血中补体C3,C4,C5和C9水平,并观察了术前和术后4、8天的波动情况,发现肝癌患者外周血C3明显降低,C4、C5明5升高,围手术期变化不显著,门脉血补体水平明显低于外周血,提示肝癌患者补体系统亦处于抑制状态。本文对其发生机制作了探讨,认为监测补体水平有助于指导肝癌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肝动脉栓塞化疗对肝癌并门静脉癌栓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对肝癌并发不同类型门静脉癌栓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13例肝癌并发门静脉癌栓(PVTT)患者按是否接受TACE治疗分为TACE组(332例)和对照组(8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结果TACE组3、6、12、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3.4%、71.7%、44.9%、24.4%,与对照组的24.7%、2.5%、0、0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ACE组PVTT类型中Ⅰ型、Ⅱ型、Ⅲ、Ⅳ型各型间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以Ⅰ型治疗效果最好,Ⅳ型治疗无效。结论Ⅰ型、Ⅱ型、Ⅲ型PVTT适宜TACE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气压弹道、钬激光、钬激光联合气压弹道在负压吸引式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负压吸引式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146例病例资料,分别用气压弹道、钬激光、钬激光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比较上述三种碎石方式的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钬激光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组手术时间(90.70±6.54)min,较气压弹道碎石组(151.50±14.35)min、钬激光碎石组(161.80±15.63)min明显减少(t=3.885,t=4.225,P<0.01),三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8.0%、69.4%、70.2%,经卡方检验,气压弹道碎石组与钬激光碎石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8,P=0.930),而钬激光联合气压弹道碎石组分别与气压弹道碎石组、钬激光碎石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130,P=0.024;χ^2=4.683,P=0.030);三组术后高热发生率分别为2.0%、16.3%、14.9%,气压弹道碎石组与钬激光碎石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7,P=0.847),而钬激光联合气压弹道碎石组分别与气压弹道碎石组、钬激光碎石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146,P=0.013;χ^2=5.322,P=0.021)。结论负压吸引式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中采用钬激光联合气压弹道碎石,可明显提高结石的清除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20.
术后继发性出血是肾结石取石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部分患者经过积极的保守治疗,继发出血可以治愈.但对于一些由于肾实质动静脉瘘或假性动脉瘤所引起的继发性大出血,则往往需要外科干预治疗.自2005年4月至2010年4月,我院采用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结石取石术后继发性大出血5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