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5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胶质瘤是在颅内肿瘤发病率最高的肿瘤[1],术后易复发,患者生存质量差和生存时间短,近年来肿瘤耐药基因的发现,引起了对脑胶质瘤研究的巨大进步,其中最主要的肿瘤耐药基因表达产物是MGMT、NF-κB、GST-π。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法对70例脑恶性胶质瘤中MG-MT、NF-κB、GST-π的蛋白表达进行了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重症颅内感染的疗效观察.方法 做腰大池持续引流,并经引流管向蛛网膜下腔注入敏感抗生素,通过化验脑脊液来观察疗效.结果 重症颅内感染采取腰大池持续引流,并向蛛网膜下腔注入敏感抗生素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重症颅内感染,在全身应用敏感抗生素的前提下,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并经引流管向蛛网膜下腔注入敏感抗生素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3.
创伤性脑损伤病灶中的凝血酶对脑水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在大鼠局灶性脑挫裂伤模型上,研究脑挫裂伤组织中凝血酶对周围脑水肿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成年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TBI组),凝血酶(T)组,全血(WB)组和生理盐水(S)组.各组又按其存活时间分为注入后1,3,5 d三个亚组,分别于注入不同物后24,72,120 h处死,取挫裂伤区脑组织测其含水量及钠含量.结果脑外伤后第1天,T组与WB组脑含水量和脑组织钠含量较其他两组明显增高;脑外伤后第3,5天,WB组脑含水量和脑组织钠含量较其他三组明显增高.T组在伤后第1天的脑含水量和脑组织钠含量最高,在第3,5天逐渐下降;WB组在伤后第3天的脑含水量和脑组织钠含量最高.结论脑挫裂伤伤灶中的凝血酶可加重伤灶周围的脑水肿,第1天为水肿的最高峰,第3天仍可见水肿,第5天水肿明显消退.脑挫裂伤伤灶中的全血和凝血酶在注入后的第1天均可导致脑水肿,且相比较无差异,提示全血在注入后的第1夭所致的脑水肿可能与血肿中的凝血酶有关.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大鼠脑皮质细胞外液中兴奋性氨基酸(Excitatory Amino Acids,EAA)[主要包括谷氨酸(Glu)和天冬氨酸(Asp)]水平的变化规律,探讨SAH后脑损害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SAH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只,将微透析探针置入大鼠右侧顶叶皮质,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定点采样,样本采用高效液相分析方法进行检测。结果SAH后0hGlu和As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P〈0.01),而后Glu虽有波动但均高于基础水平;在SAH后1hAsp水平降至基础水平,25hAsp水平再次显著升高(P〈0.01),而后呈升高趋势。结论SAH后大鼠脑皮质细胞外液中Glu和Asp在不同的时限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提示两者在SAH后的缺血性脑损伤中均起一定作用,但早期的神经细胞损伤主要与Glu有关,而Asp主要在中后期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创伤性脑内出血(TICH)模型中红细胞对脑含水量和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红细胞在TICH后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120只大鼠随机分为创伤性脑损伤组(TBI组),TBI加注全血组(WB组),TBI加注溶解红细胞组(LRBC组)和TBI加注压积红细胞组(PRBC组),每组30只.4组均采用自由落体打击法造成大鼠脑外伤.后3组借助立体定向仪分别向伤区脑皮质内注射全血、溶解红细胞和压积红细胞,造成TICH模型.于伤后1 d、3 d、5 d分别处死10只大鼠,5只用于测伤区脑组织含水量,5只用于免疫组化法检测TNF-α的表达.结果:伤后不同时点比较:TBI、WB和PRBC 3组第3 d的脑含水量最高,LRBC组第1 d的含水量最高;4组间比较:1 d时LRBC含水量最高,3 d时PRBC和WB组含水量均高于另2组.在WB、PRBC和LRBC组,TNF-α的阳性表达与脑含水量的变化相一致.结论:红细胞可使TICH大鼠的脑含水量增加,TNF-α表达增强,且2者的变化趋势一致,提示红细胞在TICH后迟发性脑水肿的形成中有重要作用,其机制与炎症反应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6.
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37例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患者先行VPS分流术,再行颅骨修补术,脱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37例患者均同期行VPS分流术加颅骨缺损修补术.于术后10~14d拆线,无感染病例;出现头皮下积液2例,经1~3次穿刺抽液及加压包扎治疗痊愈;随访6~12个月,无明显颅内高压症状出现,复查CT显示原有脑室扩大者均有不同程度缩小.结论 手术治疗对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外伤性癫痫的致痫灶精确定位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9外伤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神经电生理学和神经影像学检查,然后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定位致痫灶。手术方式采用病灶及周围皮层切除术11例,致痫灶切除加低功率皮层热灼术4例,前颞叶切除加杏仁核和大部分海马切除术2例,胼胝体切开术2例。结果:经6个月至3年的随访,满意7例,显著改善5例,良好5例,效差2例,总有效率89.47%。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难治性外伤性癫痫的一种重要方法,其疗效取决于致痫灶的准确定位和多种手术方式的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脑挫裂伤时伤灶中的白细胞对血脑屏障及病理改变的影响.为临床上脑外伤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健康成年大鼠120只.随机分成三组.即脑外伤组、脑外伤加注全血组、脑外伤加注白细胞组;每组又按处死时间4h,24h.72h,120h分成四个亚组,每亚组取5只行水含量与光镜、电镜检查,另5只检测伊文思兰含量。[结果]伤后4h可见脑水肿,72h达高峰,在第120h开始下降,而白细胞组在第120h仍持续;各时间点比较,白细胞组明显高于脑外伤组;病理学观察可见类似结果。血脑屏障开放呈双相模式,第一次开放于伤后4h,第二次开放为伤后72h,且明显高于24h与120h;且白细胞组于伤后120h明显高于脑外伤组与全血组。[结论]脑挫裂伤时,病灶中的白细胞可明显促进脑水肿与血脑屏障开放,加重脑损伤并延长脑水肿的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29.
重度颅脑损伤后钠代谢紊乱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钠代谢紊乱发生的原因、预后及其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7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伤后1d,入院后第3天及1周后行血清钠检测。对低钠血症患者同时测定尿钠、中心静脉压。结果低钠血症的患者易被纠正,而高钠血症患者脑损伤严重程度与血钠水平及预后关系密切。高血钠组与非高血钠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是治疗颅脑损伤后钠代谢紊乱的关键。同时积极治疗其他并发症,如高血糖、低血压等,以降低继发性脑损伤,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鞍区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 1例鞍区动脉瘤并复习文献。结果 :术前诊断考虑为垂体腺瘤 ,术中发现为动脉瘤 ,术后 DSA确诊。该患者有内分泌障碍 ,主要表现垂体功能减退 ,高泌乳素血症 ;有视力障碍和视野缺损 ;CT显示鞍区类圆形占位 ;手术治疗。结论 :鞍区动脉瘤术前诊断困难 ,易与垂体腺瘤混淆。对于鞍区占位 ,如有下列情况 ,应考虑动脉瘤的可能 :1病史中有 SAH史 ;2单侧视野缺损 ;3一侧 、 或 颅神经麻痹 ;4影像学表现鞍区类圆形病变 ,CT有钙化 ,MRI有流空现象 ;5内分泌紊乱呈垂体功能减退 ,高泌乳素血症者。确诊依靠 DSA。治疗以手术和介入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