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7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建立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406例总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手术经验,提高建立理想血管通路的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1月-2003年1月对406例血液透析患者建立438个血管通路的手术部位、方式、技巧及常见血管问题的处理。结果:自然动静脉内痿手术总成功率98.15%(425/433),其中左前臂384例次、右前臂24例次(尺动脉侧手术9例次),鼻烟窝处25例次。行人工血管内痿成形术4例次,动脉浅置术1例次。最终因血管不良或心脏功能不能耐受改其他方法10例(2.46%)。结论:①绝大多数血液透析者可建立自然动静脉内痿,手术简单易行,并发症少,使用安全舒适。②正确选用手术方式、改进手术技巧及掌握血管常见问题的处理,可提高动静脉内瘘的手术成功率。③腕部内瘘手术失败,肱动脉一头静脉内痿为次选血管通路。不能建立自然动静脉内痿时,人工血管搭桥、动脉浅置术也可用于血管通路。④低血压是内痿血管堵塞的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72.
血液透析应用长期双腔导管初步探讨中日友好医院血净中心张凌,卞维静,赵丽随着血液净化技术发展,老年病人不断增多、原发病发生变迁、对血管通路的要求不断提高。我们中心为了适应这一趋势,自96年3月起为3例病人建立长期双腔导管进行血液透析,本文作初步探讨。病...  相似文献   
73.
目的了解血透患者中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并探讨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5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HCV-RNA及抗HCV-IgG的水平。结果HCV-RNA的阳性率为26.7%(40/150例);抗HCV-IgG的阳性率为24%(36/150例);HCV感染率(总阳性率)为35.3%(52/150例)。结论提示血透患者中HCV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输血及血制品是其第一位的危险因素,而透析器及管路的交叉使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右心室功能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61例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LVEF≥50%)的尿毒症患者及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受试者30例,分析比较两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和应变参数,并分析尿毒症患者右心室功能参数与其他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尿毒症患者与对照组比较,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三尖瓣口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血流速度比(E/A)及右心室整体长轴应变(RV GLS)绝对值均减低(P0.05),三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与三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比(E/Em)、右心室等容舒张期(IRT)及Tei指数增高(P0.05)。尿毒症患者右心室Tei指数与LV GLS绝对值呈负相关(r=-0.364,P0.05),RV GLS绝对值与LV GLS绝对值呈正相关(r=0.488,P0.05),与右心室面积变化率(FAC)呈正相关(r=0.411,P0.05),与TAPSE呈正相关(r=0.546,P0.05),与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呈负相关(r=-0.495,P0.05),与Tei指数呈负相关(r=-0.374,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右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均不同程度减低,且与左心室功能及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等相关;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能更敏感识别尿毒症患者右心室功能的变化,对临床管理、治疗及预后判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单个核细胞(PMBC)凋亡是否可以作为评价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的指标。方法选择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肾病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别用醋酸纤维膜(CA)和聚砜膜(PS)与血液透析患者PMBC孵育不同时间(0、24、48、72h),以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不同透析膜对PMBC凋亡、白细胞介素-1(IL-1)及肿瘤坏死因子(TNF-a)合成的影响。结果①CA膜组PMBC凋亡程度明显高于PS膜及正常对照组(P〈0.05),PS膜组与正常对照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对PMBC凋亡OD值和IL-1及TNF-a合成量成正相关(r=0.725;r=0.813,P〈0.01)。结论生物相容性不同的透析膜对透析患者PMBC凋亡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PMBC凋亡程度可以作为衡量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