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0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61.
目的:观察温阳化浊通络方治疗系统性硬化病(systemic sclerosis, SSc)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82例SS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予甲氨蝶呤、泼尼松口服治疗,治疗组(41例)予温阳化浊通络方联合甲氨蝶呤、泼尼松口服治疗,均连续6个月。分别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B细胞激活因子(B-cell activating factor, BAFF),Ⅲ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amino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Ⅲ procollagen,PⅢNP),IgG和IgM水平,同时观察皮肤积分和疾病活动指数等。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AFF,IgG,IgM和PⅢ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0.01),但治疗组对上述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治疗后SSc患者皮肤积分、疾病活动指数亦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SSc患者治疗前、后BAFF水平与皮肤积分,疾病活动指数,PⅢNP水平呈正相关性(P<0.01)。结论:温阳化浊通络方可以降低皮肤积分、疾病活动指数,改善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降低SSc患者血清BAFF水平,抑制免疫反应,减少PⅢNP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62.
论述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病因病机特点及现代病理基础,提出解毒祛瘀滋阴法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方法。认为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机理主要有:(1)调节免疫,(2)抗炎,(3)调节内分泌,(4)改善血流变性和微循环,(5)降低西药毒副作用。同时探讨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3.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是防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糖友如果不注意控制饮食,很可能会导致血糖波动,病情加重。很多人在饮食口味方面会随着季节改变而出现一些变化。比如,冬季胃口变大了,更喜欢吃肉了,喜欢吃油脂丰富的瓜子、核桃等,也有变得爱吃奶油蛋糕、蛋挞等甜品的。  相似文献   
64.
目的:实验通过温阳化浊通络方含药血清处理皮肤成纤维细胞研究其抗纤维化机制,进而探讨其在治疗系统性硬化病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以不同浓度的温阳化浊通络方含药血清与人系统性硬化病皮肤成纤维细胞共同孵育,并与空白血清对照。研究温阳化浊通络方含药血清对体外皮肤成纤维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纤维化相关标志物的影响。结果:与空白血清组相比,温阳化浊通络方含药血清能够显著抑制β-catenin、c-myc、Fn1、Collagen I和CTGF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TOP/FOP flash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并且随着温阳化浊通络方含药血清浓度的提高,其抑制作用增强。更加重要的是,温阳化浊通络方含药血清能够抑制β-catenin/TCF4转录调控复合物的形成,其抑制作用与温阳化浊通络方含药血清浓度呈正相关。结论:温阳化浊通络方含药血清对体外皮肤成纤维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纤维化相关标志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温阳化浊通络方抗系统性硬化病纤维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记物糖类抗原19-9(CA19-9)、肿瘤相关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的水平检测对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经病理学确诊的127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病例组,另选40例健康对象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CA19-9、CYFRA21-1、SCC的水平,探讨三者联合应用诊断食管癌的临床价值.结果 病例组患者中,国际抗癌联盟(UICC)分期为Ⅰ+Ⅱ、Ⅲ、Ⅳ期患者的血清CA19-9、CYFRA21-1、SC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患者随着病理分期的增高,血清CA19-9、CYFRA21-1、SCC水平不断增高(P<0.05);CA19-9+SCC+CYFRA21-1鉴别诊断食管癌灵敏度为85.04%,特异度为95.00%.结论 血清CA19-9、CYFRA21-1、SCC单独应用鉴别诊断食管癌的诊断效能有限,联合应用会显著的提高诊断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66.
吴小伟  卞华 《河南中医》2016,(9):1590-1592
目的:观察加味橘核汤联合坦索罗辛治疗慢性睾丸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3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门诊治疗的慢性睾丸痛患者14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和对照组71例。治疗组给予加味橘核汤联合坦索罗辛治疗,对照组给予坦索罗辛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1.1%,对照组有效率64.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橘核汤联合坦索罗辛治疗慢性睾丸痛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薰洗方治疗骨折后期关节僵硬的作用机理.方法:以Wistar大鼠制作骨折后关节僵硬模型,用dot blot杂交法和Maruyama法分别测定踝关节滑膜Ⅲ型胶原mRNA水平和MMP1活性.结果:模型组Ⅲ型胶原mRNA水平明显升高,MMP1活性明显增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功能组Ⅲ型胶原mRNA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而MMP1活性略有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药组Ⅲ型胶原mRNA水平、MMP1活性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中药组Ⅲ型胶原mRNA 水平、MMP1活性显著低于功能组(P<0.05).结论:大鼠骨折后期僵硬关节滑膜Ⅲ型胶原mRNA表达及MMP1活性异常改变;降低Ⅲ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及MMP1活性可能是薰洗方治疗骨折后期关节僵硬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8.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血常规指标与肝脏脂肪含量(hepatic fat content,HFC)的关系。方法:选择经超声诊断为脂肪肝,并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为2型糖尿病或有明确糖尿病病史患者,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血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及餐后2h血糖,肝脏功能等指标。以1H磁共振波谱方法定量测定HFC。结果:共纳入641例患者,平均HFC为(21.56±16.9)%。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提示:在所有受试者中,除体质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血脂、肝酶、空腹C肽等一般因素外,HFC也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相关(P<0.05);在女性受试者中,除体质量、BMI、腰围、肝酶、血脂、血糖等一般因素外,HFC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相关(P<0.05);在男性受试者HFC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相关(P<0.05),而与白细胞计数无相关性。进一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校正年龄、BMI、腰围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红细胞增加是影响HF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对于男性受试者,血红蛋白及ALT增加是HFC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对于女性受试者,红细胞计数及ALT增加是影响HF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对伴2型糖尿病的NAFLD患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可作为反映HFC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温阳化浊通络方对Th17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对STAT3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明确该方治疗系统性硬化病(SSc)的免疫调控机制。方法:收集SSc患者外周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人Th17分选试剂盒分选Th17细胞,同时制备温阳化浊通络方含药血清。荧光染料CFSE标记Th17细胞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含药血清对Th17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RT-qPCR和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含药血清对Th17细胞中JAK2、STAT3/p-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各剂量含药血清组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Th17细胞的增殖(P<0.01);阳性对照组对Th1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介于含药血清低剂量和高剂量组之间(P<0.01,P<0.05);各含药血清组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JAK2和STAT3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p-STAT3的表达(P<0.05,P<0.01);阳性对照组抑制JAK2和STAT3/p-STAT3表达的作用强于各含药血清组(P<0.01)。结论:温阳化浊通络方可抑制Th17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TAT3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配对相关同源框2(paired-related homeobox 2,PRRX2)基因对胃癌细胞活力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并分析其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机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在线数据库中胃癌和正常胃组织的PRRX2表达水平及PRRX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患者总生存率的相关性;将PRRX2小干扰RNA(si RNA)和过表达质粒分别转染到胃癌细胞MGC-803和SGC-7901中,敲低和过表达PRRX2基因;MTT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胃癌细胞的活力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和TOPflash/FOPflash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化情况;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PRRX2与β-catenin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敲低PRRX2能够减弱胃癌细胞MGC-803的活力和迁移能力(P0.05)。过表达PRRX2能够增强胃癌细胞SGC-7901的活力和迁移能力(P0.05),增加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的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增强TOPflash/FOPflash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P0.05)。PRRX2与β-catenin蛋白存在相互作用。结论:PRRX2可促进胃癌细胞的活力和迁移,其机制可能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