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陈海亮  赵兴文  刘迁  庄华章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8):1054-1057,1060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的生存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临床预后的判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血清肿瘤标志物、肿瘤部位、DUCKS分期、等11项相关临床病生理指标,用SAS 9.2软件对598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单因素Kaplan-meier和多因素非比例风险的COX模型配合分析。结果:598例结直肠癌患者1年、3年、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1.79%、56.14%、21.89%,其中DUCK分期A期、B期、C期、D期患者5年生存率依次递减,分别为56.52%、29.81%、16.49%、8.98%;50%以上淋巴转移比50%以下淋巴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低约4%~5%,比无淋巴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约低20%~21%。年龄为保护性影响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结直肠癌患者的死亡风险减小0.0008倍。对上述各因素进行生存曲线比较(K-M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的ducks分期、年龄、病理诊断、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的含量及糖链抗原是结肠癌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联合三焦点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自身前后对照研究。选择2016-09/2017-11就诊于山西省眼科医院植入三焦点IOL的白内障患者42例59眼,随访至术后6mo,分别观察术前、术后1wk,1、3、 6mo单眼裸眼远、中、近距离视力(LogMAR)、离焦曲线、屈光稳定性、高阶像差、患者满意度和脱镜率。

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各随访时间点远、中、近距离均可获得优于0.1LogMAR的良好视力,术后各距离视力与术前相比显著提高(P<0.05)。术后6mo离焦曲线在0~-2.5D之间曲线过渡平缓,术眼达到优于0.8的视力水平。术后6mo,63%(37眼)的患眼SE位于±0.25D之间,88%(52眼)的患眼SE则位于±0.50D之间。术后各时期全眼的总高阶像差、彗差、球差、三叶草像差明显低于术前(P<0.05)。

结论: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联合三焦点IOL植入术可以为患者提供舒适自然的全程视力,实现真正的脱镜,患者术后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s-to-lymphocyte ratio,NLR)(F-NLR)对胃癌术后患者预后的评价意义.方法:收集经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胃镜病理明确诊断且行手术切除的7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资料,回顾性分析Fbg、...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探索信迪利单抗联合呋喹替尼治疗微卫星稳定型(MSS)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就诊的76例晚期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呋喹替尼治疗,观察组给予信迪利单抗联合呋喹替尼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的临床疗效,并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实验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T、CD4^(+)T、CD8^(+)T、CD4^(+)T/CD8^(+)T)变化,采用ELISA实验测定补体(C3、C4)和免疫球蛋白(IgA、IgG、IgE)水平。出院后完成2~3年随访,绘制生存曲线,比较生存与无进展生存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观察组疾病控制率(86.84%)优于对照组(60.53%);客观缓解率(36.84%)优于对照组(1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补体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差异不大;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CD4^(+)T/CD8^(+)T、IgA及Ig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年与2年的生存率优于对照组,治疗2年的无进展生存率优于对照组,截至随访结束时中位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迪利单抗联合呋喹替尼治疗MSS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优于呋喹替尼单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相对较小,不良反应可耐受,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异鼠李素对高氧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异鼠李素组、异鼠李素+瑞沙托维组[瑞沙托维(TAK-242)为TLR4特异性抑制剂],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正常饲养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置于自制高氧箱中3 d构建ALI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按照各组给药剂量进行腹腔注射。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注射用药均为1次/d,连续7 d。采集大鼠腹主动脉血、肺泡灌洗液、肺组织,血气分析仪测定大鼠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烘箱法测定大鼠肺组织湿重/干重(W/D),HE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对其进行肺组织损伤评分,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中TLR4表达水平,ELISA检测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测定大鼠肺组织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TLR4/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PaO_(2)值显著降低,PaCO_(2)、W/D值显著升高,肺组织损伤严重,肺损伤评分、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水平、肺组织中TLR4/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异鼠李素组及异鼠李素+瑞沙托维组大鼠肺组织损伤得到缓解,PaO_(2)值显著升高,PaCO_(2)、W/D值、肺损伤评分、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水平、肺组织中TLR4/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与异鼠李素组相比,异鼠李素+瑞沙托维组大鼠肺组织损伤得到改善,PaO_(2)值显著升高,PaCO_(2)、W/D值、肺损伤评分、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水平、肺组织中TLR4/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异鼠李素能缓解高氧诱导的大鼠ALI,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