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2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患者男,58岁,住院号:881919,因左眼球突出,视力障碍于82年3月住湖医大附二医院.经检查诊断为:左眼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而于本月30日在全麻下行左眶内容剜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符合术前诊断。86年5月起左眼眶又出现一蚕豆大小肿块,并迅速增大突出于眼眶外,而住湖南省肿瘤医院行放疗。经三次放疗后白细胞值下降而中止回家。87年6月2日因大笑致肿块突发流血而收住本科.体查:慢性消耗病容,右眼正常,左眼眶内可见3.5×4cm大小棕黑色肿块,突出于眼眶缘外约1.5cm,肿块中央破溃流血,质硬、活动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探讨舍格林综合征(SS)患者唇腺组织中的淋巴细胞过度浸润及激活与白细胞介素-1(IL-1)的关系。方法:通过HE染色观察淋巴细胞的浸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L—1蛋白的表达,运用图像分析技术对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唇腺组织中的IL—1蛋白表达与淋巴细胞浸润密切相关;淋巴细胞浸润密集的组织,炎症浸润广泛,导管上皮增生与腺泡破坏显著。结论:与IL-1细胞因子相关的淋巴细胞浸润与激活促进了SS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3.
目的:研究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降钙素原(PCT)对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的评估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09-2018-09期间我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AKI组和非AKI组,检测血清NGAL、PCT、肌酐(Scr)、尿素氮(BUN)、IL-6、IL-10的含量,评估AKI患者肾功能恢复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AKI组患者的血清NGAL、PCT、Scr、BUN、IL-6水平均明显高于非AKI组,血清IL-10水平均明显低于非AKI组(P0.05)且AKI分期越高,上述血清指标变化越显著;肾功能恢复患者的血清NGAL、PCT、IL-6水平明显高于肾功能未恢复患者,IL-10水平明显低于肾功能未恢复患者(P0.05),Scr、BUN与肾功能未恢复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NGAL、PCT、IL-6升高是肾功能未恢复的危险因素,IL-10升高是肾功能未恢复的保护因素。结论:血清NGAL、PCT对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的严重程度具有评估价值、对肾功能恢复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4.
颅内巨大动脉瘤(直径〉2.5cm)因其瘤体较大、瘤颈宽,并常合并钙化、血栓等治疗复杂,开颅夹闭及血管重建术为传统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死亡率及致残率居高不下,据报道未破裂巨大动脉瘤显微外科治疗死亡率达20%~45%。特别是颅内虹吸段巨大动脉瘤,无论对手术治疗还是栓塞治疗都是一个挑战,手术治疗需要去除骨性障碍,同时对颈内动脉进行重新塑形,难度较大,风险高;采用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又因该部位动脉瘤几乎都是绝对的宽颈,瘤体大,需要使用数目较多的弹簧圈及支架辅助,费用很高,患者及家属难以承受,如何安全有效的治疗颅内虹吸段巨大动脉瘤,又能为患者减少费用,成为神经外科医务工作者不断追求的目标。我科应用可脱球囊闭塞颈内动脉治疗此部位巨大动脉瘤31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围绕治疗的全过程,我们从护理角度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5.
目的了解2012年住院患儿血培养中分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为血源性感染患儿的临床诊治与流行病学特征提供用药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导致血源性感染的663株病原菌分布及其抗菌药物耐药情况。结果 6 333份血培养标本分离出病原菌663株,阳性率10.5%;其中革兰阳性球菌404株占60.9%,包括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革兰阴性杆菌253株占38.2%,主要包括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木糖氧化产碱杆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等;真菌6株占0.9%。药敏试验检出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90%以上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未发现耐亚胺培南菌株。结论儿童血液感染患者菌种较复杂,革兰阳性球菌是引起菌血症的主要病原菌,药敏结果提示检出菌株耐药性较强,因此需要根据血液感染细菌的分布特性和耐药性,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治疗血源性感染患儿。  相似文献   
126.
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感染动物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构建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FBGT)的感染动物模型,以期为研究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治建立实验动物学基础。方法:家兔4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分4小组,每小组5只,第一组每只给予泼尼松5mg/d灌胃制造免疫抑制状态,第二组作为正常免疫状态对照,每只家兔分别皮内多点注射痤疮丙酸杆菌(P.acnes)标准株悬液或本病患者皮损内培养出的FBGT致病菌悬液,同时皮内注射^60Co照射24h后细菌悬液作为对照。取注射部位的斑块及脑组织行组织病理检查、电镜检查及严格厌氧菌培养,分离传代后进行鉴定。结果:注射细菌部位出现斑块,部分皮损内有多核巨细胞聚集;脑组织病理检查发现淋巴细胞浸润;电镜发现脑组织中性粒细胞内有被吞噬的细菌。皮损内分离培养出的细菌经API鉴定为P.acnes,药敏试验与临床资料完全吻合。结论: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感染动物模型构建成功,为进一步研究其发病机制及诊治建立了可靠的实验动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7.
目的:探讨胃神经鞘瘤(GS)的CT特征,旨在提高对该肿瘤的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评估病灶部位、大小、形态、生长方式、密度及强化特点等。行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者3例,仅行CT平扫者2例,仅行增强扫描者3例。结果:本组8例均为女性,年龄41~80岁不等,平均(56±12)岁,均为单发性胃神经鞘瘤,位于胃体、胃底者分别为3例、5例。肿瘤边界清晰,向腔内外双向生长者5例,腔内生长者2例,腔外生长者1例;病灶多呈类圆形或卵圆形,仅1例呈不规则浅分叶状;病灶大小不等,最大直径1.4~9.1 cm,平均值(4.94±2.32)cm;CT平扫病灶多表现为均匀等低密度,其中2例可见颗粒状钙化灶,增强扫描多呈渐进性均匀强化,仅1例呈渐进性不均匀强化。结论:胃神经鞘瘤CT平扫常表现为胃黏膜下的类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肿块,增强扫描呈渐近性强化,这些特征有助于该病的术前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8.
刘红娟  刘丽霞  罗雪松 《妇幼护理》2023,3(22):5338-5340
目的 探讨分娩镇痛产妇产时采用品管圈对降低产时尿潴留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7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符合条件的400例分娩镇痛产妇做为观察组(n=400).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400例行分娩镇痛产妇做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品管圈.评估两组产妇的产时尿潴留发生率、产时导尿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尿潴留发生率20.00%(P<0.05).观察组排尿正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时导尿率为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