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59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目的最大限度提高血友病A(hemophiliaA,HA)患者及家系成员的基因诊断、携带者检出。方法对22例HA患者和两个家系的成员14人首先采用长距离DNA扩增(LD-PCR)技术,直接检测是否为基因倒位及其携带者;对于非倒位的HA家系依次采用FⅧ基因内的位点BclⅠ(RFLP)、内含子13和22中的STR、FⅧ基因外的DXS52(ST14)位点的多态性进行遗传连锁分析。结果22例HA中12例为重型,8例为中型,2例轻型;12例重型中6例为内含子22倒位,占50%,用该基因信息为一家系2名女性进行了检测均为携带者;联合应用间接遗传连锁分析,对2个家系进行检测,家系C中有1名女性为携带者,家系D中2名女性确定为携带者,1名为正常人。结论联合应用四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几乎可以为所有有家族史的HA家系作出基因诊断和携带者检出。  相似文献   
152.
目的检测骨髓增殖性疾病(MPD)病人血小板膜糖蛋白(GP)及其受体的变化,并探讨其出血及血栓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CM)、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部分MPD病人血浆纤维蛋白原和vWF含量,血小板膜GP Ⅰb、GP Ⅱb/Ⅲa 以及纤维蛋白原和vWF结合位点的变化.结果MPD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和vWF含量较对照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膜GP Ⅰb百分标记率在MPD组为60.51%±11.80%,较正常对照组75.84%±6.18%减低(P<0.01).血小板膜GP Ⅱb/Ⅲa的百分标记率在MPD组和正常组分别为63.84%±10.92%和70.34%±9.15%(P>0.05).血小板表面纤维蛋白原和vWF结合位点的百分标记率在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为55.55%±16.15%和68.71%±5.87%(P<0.05)和66.00%±3.34%和62.67%±3.39%(P>0.05).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MPD组病人血小板GP Ⅱb/Ⅲa存在较大异质性,个别病例还有异常条带出现.结论MPD病人出血或血栓形成可能与血小板膜糖蛋白及其受体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53.
在军队医院精简整编,军队护士编制数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聘用护士作为军队医院的补充力量[1],是军队医院手术室护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聘好、管好、用好手术室聘用护士仍是手术室管理的重要课题。1聘用护士特点及管理难点1.1人员年轻,综合能力差,护士长安排工作难由于聘用护士大多年龄小,工作时间短,加之多数是自费入私立校学习护  相似文献   
154.
基质金属蛋白酶-9 C-1562T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57例,健康对照84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根据凝胶电泳所见的条带区分各研究对象的基因型,并统计各基因型频率。与健康对照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组MMP-9 C-1562TT/T基因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9C-1562TT/T基因型与脑梗死明显相关,该多态性可能是导致脑梗死后MMP-9表达增加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5.
目的研究和探索对L2-L5(L2/3-L5/S1)椎间盘突出和突出并髓核迁移病例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新途径,拓宽适应证的范围。方法通过对3具尸体、3条杂种成年犬实验,确立经腹穿刺L2-5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可行性,并对28例病人施行了CT和/或C型臂监视下经腹前入路腰椎间盘摘除术。L5/S121例、L4/55例、L3/41例、L2/31例。结果28例手术病人总有效率为96%,未发现因损伤大血管造成大出血病例。结论经腹穿刺L2-5椎间盘可达直接减压的目的,手术切实可行,具有痛苦少、疗效可靠等优点,是一种可行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6.
目的探讨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水平与肺血栓栓塞症(PTE)的关系。方法选择PTE患者35例,健康对照组34名。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TFPI的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进行TFPI抗原测定。结果 PTE患者血浆TFPI活性、截短TFPI抗原、总TFPI抗原和全长TFPI抗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患者血浆TFPI活性及其抗原活性可能与PTE发病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7.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护理工作已从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模式,即是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1],重视对人的无限关怀[2].在护理实践中,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对患者生命与健康,患者权利与要求,患者人格与尊严的关注.在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与护理教育,充分体现人文护理的理念[3].  相似文献   
158.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变化,研究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变化在该病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测定51例SLE患者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GP)Ⅱb/Ⅲa和GMP-140的表达水平,并对GPⅡb-Ⅲa明显降低的SLE患者进行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测定。结果 SLE患者血小板膜表面GPⅡb-Ⅲa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SLE患者血小板膜表面GMP-140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3例GPⅡb-Ⅲa明显降低的SLE患者存在血小板聚集不良或异常。结论 SLE患者体内产生抗血小板GPⅡb-Ⅲa特异性抗体,导致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表达水平降低,并且可能与出血有关。SLE患者体内部分血小板活化,使血小板膜表面GMP-140表达水平增加,这些活化的分子标记物又参与炎症反应,加重原发病。  相似文献   
159.
一种新的突变引起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一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Ⅴ(FⅤ)缺乏症家系的基因缺陷。方法 采用比浊法测定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采用凝血因子活性测定法(一步法)和BAELISA法对先证及其家系成员血浆FⅤ活性和抗原进行测定;采用PCR及DNA序列测定技术,对FⅤ基因组DNA中25个外显子和5′非翻译端的序列进行了:PCR扩增,PCR产物回收纯化后直接测序,并经T/A克隆测序对所发现突变进行证实。结果 先证血浆FⅤ严重缺乏,FⅤ活性为1%,FⅤ抗原为1.54%。基因研究显示为复合杂合子,其基因组DNA第4外显子675位核苷酸发生单个碱基A缺失,呈杂合状态,该致病基因来自先证母亲,与来自父方的另外一条等位基因的未知缺陷,共同导致先证血浆FⅤ严重缺乏。结论发现一种新的突变675delA,该缺失引起移码,导致转录提前终止,引起遗传性FⅤ缺乏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