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59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随着外科手术的发展、尖端、新颖的术式不断出现,同时也包括了多种手术体位的摆放,对手术室护士合理摆放受术者体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护士对手术体位安置的潜在的危害性要有充分的认识,正确安置手术体位,以防发生各种并发症或后遗症。现将手术体位摆放不当所致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正>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与红细胞表面EPO受体(EPOR)结合后,EPOR形成二聚体,再通过JAK/STAT和RAS/MAP激酶等信号传导途径调节红系的增生和分化。E-POR不仅存在于幼红细胞,在其他细胞中也发现了EPOR[1]。近年来对急性白血病及实体肿瘤患者中EPOR表达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探讨组织因子启动子-1208I/D基因多态性与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相关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DNA测序,对96例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患者、14倒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患者和59例健康人进行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V)基因启动子序列.1208位点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该位点的基因变异为18bp碱基的插入,存在D/D、led、L/I三种基因型,基因型分布在对照组分别为D/D型67.8%,I/D型25.4%,I/I型6.8%,DVT组分别为D/D62.5%,I/D29.8%,I/I8.3%,PE组分别为D/D57.1%,I/D35.7%,I/I7.1%;D等位基因频率和I等位基因频率在对照组分别为80.5%、19.5%,DVT组分别为77.1%、22.9%,PE组分别为75.0%、25.0%。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F启动子-1208I/D基因多态性与VTE的发病没有显著相关性,该基因可能不是中国汉族人VTE的易感基因。TF基因多态性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15.
16.
本研究旨在观察静脉血栓栓塞患者凝血因子V(Factor V,F V)活性改变,检测活化蛋白C抗性(activated protein C resistance,APCR)和凝血因子V基因F V Leiden、F V Cambridge、F V Hong Kong、F V Asp79His和F V I359T多态性.对95例静脉血栓栓塞患者(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79例,肺栓塞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肺栓塞12例)和95例正常对照者.应用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测定FV Leiden、F V Cambridge和F V Hong Kong多态性,用MassARRAYTM技术检测F V Asp79His、F V I359T多态性.以一期法和校正的APTT试验分别对其中的65例静脉血栓栓塞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者行凝血因子V活性水平和活化蛋白C抵抗检测.结果表明静脉血栓栓塞患者血浆凝血因子V活性水平(108.03%±28.29%)高于对照组(95.17%±29.75%),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08);静脉血栓栓塞组活化蛋白C抵抗阳性13例(20.0%),对照组3例(5.0%),二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2).二组均未发现FV Leiden、F V Cambridge、F V Hong Kong、FV Asp79His和FV I359T多态性.结论凝血因子V活性升高和活化蛋白C抵抗是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但APCR与F V Leiden、F V Cambridge、F V HongKong、F V Asp79His和F V I359T多态性无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PAIg)在诊断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84例ITP患者及20例正常人PAIgG、PAIgM、PAIgA。结果:初发ITP和复发ITP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AIgG、PAIg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AIg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IgM与PAIgA之间有显著相关性,r=0.451(P〈0.01)。结论:①PAIg增高可作为诊断初发ITP的重要指标之一;②FCM检测ITP患者血小板表面PAIg敏感性好、特异性高,适用于临床,对ITP的诊断及预后评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③初发型ITP患者以PAIgG和PAIgA增高为主,预后较好;复发型以PAIgM增高为主,预后较差,易复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Sfen)复合左旋布比卡因(L-Bup)硬膜外隙注射术后镇痛的效应。方法选择下肢骨科手术病人46例,随机分成S组(23例)和M组(23例)。两组均行L2—3硬膜外隙穿刺术并头向置管4cm,S组硬膜外隙注射Sfen20μg+05%L—Bup5ml,M组注入吗啡(Mor)2mg+0.5%L-Bup5ml,术后两组均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其配方S组为0.225%L—Bup+Sfen60μg+氟派利多3mg,M组为0.225%L-Bup+Mor5mg+氟派利多3mg,负荷量5ml,持续背景输注量2ml,单次PCA量1ml,锁定时间15min。结果镇痛满意率(VAS≤3)S组95.65%,M组86.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潴留、恶心呕吐、皮肤癌痒等副作用S组均低于M组。结论Sfen复合L-Bup硬膜外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基因C-399T和T-287C多态性,探讨TFPI基因多态性与VTE形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VTE组110例(其中深静脉血栓患者75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35例),116例正常人对照组的C-399T和T-287C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VTE组和对照组C-399T和T-287C基因型频数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VTE组患者C-399T具有纯合突变型(TT)个体的频数(23.6%)高于正常对照组(12.1%,P<0.05);杂合突变型(CT)和野生型(CC)两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VTE组患者TFPI T-287C具有纯合突变型(CC)及杂合突变型(TC),个体的频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TFPI基因C-399T多态性与我国人群VTE易感性有关,纯合突变基因型可能是VTE的重要危险因素.而TFPI基因T-287C多态性与我国人群VTE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20.
中老年急性脑血管意外合并急性心肌梗塞3例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电图室(510180)刘秀娥,曾小青心脑血管疾病在中老年人往往同时存在。临床上可先出现急性严重心肌缺血,特别是急性心肌梗塞时,由于心肌收据功能突然减弱,心搏血量迅速下降,可导致脑血循环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