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医药卫生   7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胃癌术后癌性腹水的免疫化学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短棒状杆菌联合替加氟、奥沙利铂腹腔内灌注治疗胃癌术后癌性腹水的疗效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41例胃癌术后癌性腹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1)单纯化疗组,20例,用替加氟、顺铂行腹腔灌注化疗;(2)腹腔免疫化疗组,21例,采用腹腔注射短棒状杆菌联合替加氟、顺铂治疗。用B超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腹水消退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静脉血T细胞亚群(CD3 、CD4 、CD8 和CD4 /CD8 )和NK细胞。结果腹腔免疫化疗组有效率100%,其中CR19例(90.1%),PR2例(9.5%);单纯化疗组有效率60.0%,其中CR2例(10%),PR10例(50%)(P<0.01);免疫化疗组治疗后的外周血T细胞CD3 、CD4 、CD4 /CD8 比值和NK细胞数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而腹腔化疗组治疗前后外周血的T细胞CD3 、CD4 、CD4 /CD8 比值和NK细胞数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短棒状杆菌联合替加氟、奥沙利铂腹腔免疫化疗可以改善患者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明显提高癌性腹水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2.
目的评价氟西汀与多塞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7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氟西汀和多塞平治疗,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I)、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氟西汀治疗抑郁症较多塞平好,不良反应少。结论氟西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微卫星DNA多态性在豫医无毛小鼠等近交系小鼠遗传监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小鼠不同染色体上的18个微卫星位点(D3Mit17、D3Mit18、D3Mit15、D3Mit21、D3Mit22、D6Mit192、D6Mit81、D6Mit36、D6Mit149、D16Mit4、D7Nds1、D2Nds3、D3Mit16、D3Mit85、D3Mit41、D4Mit2、D5Mit66、D7Mit164),应用PCR技术对7个近交系小鼠(豫医无毛小鼠、BALB/C、C57、CBA、DBA/2、C3H/HeJ、FVB/NJ)进行了微卫星多态性分析.结果:18个微卫星DNA具有稳定扩增效果.不同品系个体之间11个位点(D3Mit17、D3Mit18、D3Mit15、D3Mit21、D3Mit22、D6Mit192、D6Mit81、D6Mit36、D6Mit149、D16Mit4、D7Nds1)具有多态性,其中5个位点(D6Mit36、 D6Mit81、 D16Mit4、D6Mit149、D7Nds1)具有显著多态性;同一品系不同个体之间表现为单态性.结论:所检测的小鼠符合近交要求,运用筛选出的11个位点(D3Mit17、D3Mit18、D3Mit15、D3Mit21、D3Mit22、D6Mit192、D6Mit81、D6Mit36、D6Mit149、D16Mit4、D7Nds1)进行微卫星多态性分析,能够快速、经济地对近交系小鼠进行品系鉴别和遗传背景监测.同时也反映了近交系豫医无毛小鼠与其他品系小鼠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  相似文献   
34.
唇腭裂是最常见的颅颌面异常。唇腭裂修复术应用适量的阿片类药物可使患儿平稳苏醒,减少气道损伤。婴幼儿的大脑发育尚未完善,对阿片类药物的呼吸抑制较为敏感,因此在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术中如何正确应用阿片类药物值得研究。雷米芬太尼为“受体激动药,具有镇痛效果好、作用时间短和可控制性好特点。我院2002年10月-2007年7月在“微笑列车”(由美籍华人王嘉廉先生设立的国际慈善项目,由中华慈善总会实施。为全球贫困的先天性唇腭裂患者免费施行矫治手术。)手术中应用雷米芬太尼,旨在探讨其在婴幼儿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麻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扶正抗癌方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中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采用抗癌扶正方联合"GP"或"NP"或"TP"化疗方案治疗和对照组26例采用单纯化疗对比。结果:2组患者近期疗效分别为60.0%和5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机体免疫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毒副作用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扶正抗癌方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NSCLC,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6.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1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角膜疾病的疗效。方法对128例(128眼)角膜混浊病人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于术后1月、3月、6月、12月、24月观察角膜的透明情况以及并发症。结果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1月128眼中82眼透明(64.1%),术后6月90眼中69眼透明(76.7%),术后12月84眼中53眼透明(63.1%),术后24月43眼中27眼透明(62.8%)。以此同时,患者的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术后1月角膜透明82眼中有67眼矫正视力大于0.1(82%),术后3月63眼中有59眼矫正视力大于0.1(94%)同,术后6月69眼中有66眼矫正视力大于0.1(96%)。结论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是治疗因角膜病致盲患者的重要手段,排斥反应是术后主要并发症,三联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7.
新疆桑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对新疆乌鲁木齐市不同采摘期和新疆不同地区桑叶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方法: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在500nm处测定吸光度,回收率为99.25%,RSD=1.38%(n=5);结论:产地和不同采摘期对桑叶中总黄酮含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8.
nm23—H1和p53基因表达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海  夏穗生 《癌症》1997,16(5):345-347,F003
目的:研究nm32-H1和p基因表达与肝细胞癌(肝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了29例肝癌标本的nm23-H1和p53基因表达。结果:nm23-H1基因在肝癌中表达的阴性率为60%(18/29);nm23-H1基因低表达与门静脉癌栓、肝癌分化程度Edmondson分级、血清AFP水平等显著相关(p均〈0.05);p53基因表达阳性率为70%(20/29,p53基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P-糖蛋白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肺癌化疗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3例原发性肺癌病例的癌组织病理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了解P-糖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结果:P-糖蛋白在肺腺癌、鳞癌及小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2.5%、14.2%和O2在不能手术切除而进行全身化疗的12例患中,P-糖蛋白表达阴性的8例患,有6例PR或CR;而P-糖蛋白表达阳性的4例,全部无效或进展。结论:P-糖蛋白阳性表达率在肺腺癌中最高,鳞癌次之,小细胞肺癌最低;P-糖蛋白是导致肺癌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0.
据文献记载,豆磷脂能参与并调节机体代谢、减轻肝内脂肪沉着、防止外来异物对肝细胞的破坏。但是,豆磷脂对人体淋巴细胞DNA合成的影响尚无报道。因此,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