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9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医药卫生   89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β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β-site APP cleaving enzyme,BACE)的短干扰RNA(short interfering RNAs,siRNA)是否能抑制BACE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为阿尔茨海默病(AD)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方法:采用PCR分别扩增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U6启动子和靶向BACE的特异性小干扰RNA(siBACE),随后将相应的序列片段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LXSN,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和测序对该重组表达载体pLXSN/EGFP-U6-siBACE进行鉴定;制备稳定高表达BACE基因的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株,用荧光显微镜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siRNA对BACE表达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靶向BACE的短干扰RNA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EGFP-U6-siBACE,并能特异性地抑制BACE在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株中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针对BACE的短干扰RNA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LXSN/EGFP-U6-siBACE,并能有效抑制哺乳动物BACE基因的表达,为利用RNA干扰技术作为治疗AD的新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2.
混合性阴道炎诊治专家共识(2021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合性阴道炎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致病微生物导致的阴道炎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较单一阴道炎症诊治困难,且常伴随着复杂阴道微生态环境的存在。本专家共识针对4种常见的阴道炎症(细菌性阴道病、阴道毛滴虫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和需氧菌性阴道炎)而制定。混合性阴道炎有症状不典型、病程较长和易复发等特点。诊断时多采用阴道微生态检测方法,诊断要点:(1)同时存在至少两种病原体或同时满足两种或以上阴道炎症的诊断标准;(2)同时存在两种或以上阴道炎症相应的症状和体征,需要同时药物治疗。治疗目标为采用综合性用药方案,杀灭病原体,保护阴道有益菌群并增强其功能。治疗原则为针对不同病原,选择规范的抗菌药物,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抗菌药物的使用;建议除了对于各种感染的治疗外,强调对于阴道微生态失调的纠正。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早孕期胚胎停止发育与宫颈沙眼衣原体感染之间的关系,以指导临床预防。方法:采用乳胶免疫层析法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计划生育病房共233例早孕期胚胎停止发育和同期358例早孕人工流产的阴道分泌物清洁度为Ⅰ°~Ⅱ°的无症状患者取宫颈分泌物检测沙眼衣原体,分析早孕期胚胎停止发育与无症状的宫颈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结果:胚胎停止发育组沙眼衣原体感染阳性率为13.7%,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7.5%。宫颈沙眼衣原体感染是胎停育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989,95%CI:1.443~6.189,P0.05)。结论:早孕期胚胎停止发育与宫颈沙眼衣原体感染呈显著相关性。宫颈沙眼衣原体是导致早孕期胚胎停止发育的原因之一,建议于孕前检查及早孕初次产检时重视对宫颈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检测,以减少早孕期胚胎停止发育的发生。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微小RNA-192-50(miR-192-5p)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人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增殖、炎性因子的表达以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5例急性哮喘患者作为哮喘组,并选取同时期年龄相仿的65例健康人员作为健康对照组。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哮喘患者血浆中miR-192-5p的表达水平。将ASMCs随机分为空白组(常规培养,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20 ng·mL^(-1)TNF-α处理24 h)、转染对照组(转染模拟物阴性对照mimic-NC后,用20 ng·mL^(-1)TNF-α处理24 h)和转染组(转染miR-192-5p mimic后用20 ng·mL^(-1)TNF-α处理24 h)。用噻唑蓝(MTT)法检测ASMCs的增殖活力;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ASMCs细胞上清液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6水平;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和CDK6蛋白的水平。结果miR-192-5p在健康对照组和哮喘组血浆中的相对表达分别为1.01±0.09,0.44±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哮喘组血浆中miR-192-5p显著低表达(P<0.05)。空白组、模型组、转染对照组、转染组ASMCs上清液中IL-1β的水平分别为(132.58±17.41),(519.48±38.94),(509.41±20.34)和(204.14±28.71)pg·mL^(-1),IL-6的水平分别为(86.99±6.83),(639.21±56.25),(656.72±69.35)和(301.86±34.98)pg·mL^(-1),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36±0.02,0.95±0.08,0.97±0.09和0.48±0.03;CDK6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11±0.01,1.04±0.09,1.01±0.08和0.16±0.02。模型组与空白组,转染对照组与转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iR-192-5p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浆中表达下调,过表达miR-192-5p抑制TNF-α诱导的ASMCs增殖、炎症和细胞周期相关蛋白。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4月间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2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抗菌药物组(n=56)和对照组(n=56);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手术、药物等综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感染时给予抗菌药物治疗,抗菌药物组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同时给予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左心室射血分数、治愈率和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左心室射血分数、治愈率资料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治疗的总感染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期间抗菌药物的使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无预防作用,也不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提高患者疗效,医护人员应积极做好各项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工作,以提高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6.
目的比较肠内营养液中不同含量膳食纤维对应激性高血糖的影响。方法将90例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随机、双盲分成百普力组,佳维体组以及伊力佳组(n=30),分别于1、2、3、4、5、6、7 d测量和记录各组别患者空腹血糖、管饲肠内营养液后2h餐后血糖以及治疗期间每天胰岛素用量,并采用一般线性模型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组别、时间等因素以及组别×时间之间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胰岛素用量组间差异显著(P<0.05),而不同时间测量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胰岛素用量不存在组间差异且组别×时间的交互作用不存在差异。结论不同含量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液对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肠球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临床相关因素及病原学特点,以指导临床防治.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3年1月至2007年11月重症监护病房发生的41例肠球菌VAP进行临床病例分析.结果 41例患者均有基础疾病,其中危重疾病如脑血管意外、良恶性肿瘤术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肺炎、颅脑挫伤较常见;肠球菌感染中以粪肠球菌为多(63.6%),屎肠球菌为29.5%,肠球菌对临床常见抗生素如环丙氟哌酸、红霉素、青霉素、庆大霉素等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7.3%、86.4%、51.3%、74.4%,其中屎肠球菌对氨苄青霉素和青霉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P<0.01,P=0.018),此次分离的肠球菌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但检出万古霉素中介粪肠球菌3株(6.8%),所有肠球菌均对替考拉宁敏感;41例患者最后死亡21例,病死率达51.2%.结论 肠球菌引起的VAP多发生于接受有创操作及有基础疾病患者,因其多重耐药,病死率高,需加强临床防治工作,以降低VAP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总结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的发生各种原因和治疗方法,避免误诊漏诊,降低死亡率.方法分析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41例病历,对其相关临床特点等资料进行归纳统计.结果 41例患者中治愈38例,死亡3例(死亡率7.32%),因为两侧气胸合并广泛重度皮下气肿及纵隔气肿,导致呼吸衰竭死亡2例,因重症肺炎合并呼衰、心衰死亡1例.结论 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的诱发因素多为肺部炎症、打喷嚏、咳嗽、提抬重物、用力排便等.临床症状为咳嗽加重、突然呼吸困难、胸痛的COPD患者,应仔细询问病史,详细检查,减少漏诊和误诊,确诊气胸后行胸腔闭式引流是常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9.
COPD是一种以气道慢性炎症为特征之一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气道炎性反应在COPD占有重要作用。炎性细胞因子是机体内最重要的一类细胞因子,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参与气道炎症的病理生理机制,对肺组织和支气管产生损害,并发肺外效应。在COPD的自然病程中存在炎性细胞因子网络系统,调控COPD的气道炎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0.
1目的探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早中期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3年本组行UKA共217膝的临床结果,对早中期并发症进行分析。男46膝,女171膝,平均年龄65.3岁。术前诊断为膝关节骨关节炎201膝,骨坏死16膝。结果术后平均随访5.8年,患者满意率87%,疼痛缓解率93%,膝活动度123°,HSS评分92分。所有病例无临床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发生,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全膝关节置换翻修3例:1例假体松动、1例假体周围感染、1例对侧间室骨关节炎。Oxford半月板衬垫脱位2例,手术更换大号半月板衬垫。另有对侧间室骨关节炎1例未进行翻修。结论膝关节U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病变中短期疗效满意,但存在特有并发症,应严格手术适应证、掌握手术操作原则及技术,完善围手术期处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