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保留大隐静脉上段及三大属支的次高位结扎和剥脱术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我院于 1995~ 2 0 0 0年对 6 5例大隐静脉曲张病人 94条腿施行保留旋髂浅静脉、腹壁浅静脉和阴部外静脉 ,结扎股内、外侧静脉 ,大隐静脉次高位结扎的手术方式 ,术后随访均无复发。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5例 ,94条肢体 ,男 4 4例 ,女 2 1例 ,年龄 2 2~ 6 6岁。 2 9例双下肢发病并行双侧手术。单纯左侧肢体患病 2 3例 ,右侧 13例。大腿部表浅静脉曲张者 15例 ,所有病人均有小腿部表浅静脉曲张。合并小腿溃疡 2 5例 ,色素沉着及湿疹样变 4 5例 ,静脉石 17例 ,副大隐静脉 5例 ,大隐静脉仅三大属支者 6例。所有病人均…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两种中药制剂,即右归和补益,对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骨代谢、骨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 48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右归组和补益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动物不切除两侧卵巢,仅将卵巢周围的脂肪切除;其他动物切除双侧卵巢。术后2周所有动物每日上午灌胃1次,连续灌胃12周,右归组和补益组分别给予相应中药汤剂,药量为每次0.875 ml/100 g;假手术组、模型组以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12周后,采集血液和24 h内尿液,取左侧股骨进行骨密度及骨生物力学测试。[结果]模型组尿Ca/Cr [(0.6±0.3) vs (0.4±0.1), P<0.05]和尿P/Cr [(0.7±0.2) vs (0.5±0.1), P<0.05]显著高于假手术组;补益组Ca/Cr [(0.3±0.1) vs (0.5±0.2) vs (0.4±0.1), P<0.05]和P/Cr [(0.3±0.2) vs (0.6±0.3) vs (0.5±0.1), P<0.05]显著低于右归组和假手术组。模型组ALP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补益组和右归组[(193...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早期区域性角膜水肿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50例(50只眼)。采用角膜内皮显微镜(corneal specular microscope, CSM)对手术前后角膜中央、12点、3点、6点及9点位的5个象限,每一象限的5个区域总共25个位置的角膜内皮细胞(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 CECs)进行拍照、图像合并及数字化分析。采用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S-OCT)获取白内障手术前后全角膜厚度图,分析区域性角膜水肿与区域性CECs密度(corneal endothelial cell density, CD)改变的相关性。结果 入组50例手术均顺利实施,随访期(12.5±1.1)个月。5个象限共25个位置CEC数据显示: 术后1d,平均CD为(2045±153)个/mm2,较术前平均(2557±265)个/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中央区参数相比,12、3、6、9点位CD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d,在中央、12、6、9、3点位,角膜厚度变化分别为(162.7±84.8)、(285.1±114.5)、(121.1±91.2)、(257.2±123.4)、(145.1±91.4)μm,均较术前增加(P均<0.01)。术后1d,区域性CD减少与区域性角膜水肿存在正相关(r=0.87,P=0.001)。结论 白内障术后区域性的角膜厚度增加可间接反映区域性CD减少的程度。  相似文献   
54.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小儿心血管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心肌疾病之一,本文就脉冲组织多普勒超声Tei指数在评价轻症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的应用价值作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视知觉学习对早期老视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来本院就诊的有早期老视症状者80例,年龄40~45岁,平均(42.3±2.5)岁,负镜片法测量双眼调节幅度,选取调节力差的眼为受检眼(80眼),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一组进行为期3个月,每周3次,每次12~15 min的视知觉学习训练(治疗组);另一组为对照组。评估治疗组训练前和训练3、6、9、12周后的主观感受,2组训练前和训练3、6、9、12周后的单眼远视力、调节幅度、阅读视力、最大阅读速度、临界字体、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S-OCT) 检查晶状体调节变化幅度。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对各项指标不同时间点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训练前和训练3、6、9、12周后,治疗组各项主观感受评分:视近困难、阅读疲劳、暂时性视物模糊、眼部酸痛、久视头晕评分训练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83.9、482.7、160.9、198.3、126.7,P均<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眼远视力、调节幅度、晶状体调节变化幅度训练前后变化趋势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阅读视力、最大阅读速度、临界字体训练前后变化趋势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0.3、4.6、41.5,P均<0.05)。结论视知觉学习训练可有效改善有早期老视症状者的近距离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年龄组正常国人上睑板腺(UMG)的临床特征。方法横断面研究。对792例(1 584眼)江浙沪地区汉族健康志愿者依年龄分10组(自1岁开始,10岁为一组)。收集UMG图像评级(Grade)、UMG形态学指标[数目(n)、密度(d)、平均宽度(WA)、平均长度(LA)、所占面积比(RA)]、睑缘形态异常评分(LAS)、睑板腺评分(M)、睑板腺分泌评分(MS)、角膜荧光素钠染色积分(FI)、泪膜破裂时间(BUT)和泪液分泌试验(SⅠT)等指标。各指标与年龄制作统计图行描述性分析,并运用相关性分析观察各参数与年龄的相关性;不同性别间指标行非参数检验或t检验分析。结果UMG各形态学及临床学指标在性别间除51~60岁组的M和71~80岁组的n外(t=-3.162、-2.291,P<0.05),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d、LA、RA、M和BUT均与年龄呈负相关(r=-0.625、-0.493、-0.593、-0.862、-0.322、-0.521,P均<0.05);Grade、WA、LAS、MS、FI均与年龄呈正相关(r=0.296、0.255、0.527、0.303、0.228,P均<0.05);SⅠT与年龄无相关性(r=-0.125,P>0.05)。结论正常江浙沪汉族国人存在与年龄相关的上睑板腺形态学及临床学参数改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究应用3D打印导板辅助骶髂螺钉固定在骨盆后环损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2月收住本院创伤骨科病区中心的45例骨盆后环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1例采用3D导板辅助,24例采用徒手置钉。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导板组手术时间[(84.8±2.6) min vs (113.3±2.2) min, P<0.001]、螺钉置入时间[(40.9±0.4) min vs (65.3±1.6) min, P<0.001]、导针调整次数[(0.8±0.7)次vs (4.0±0.9)次, P<0.001]和X线曝光时间[(35.2±0.8) s vs (77.3±1.4) s, P<0.001]均显著优于徒手组。随访时间平均(24.1±7.5)个月。导板组患者完全负重活动时间[(85.6±2.7) d vs (95.1±0.6) d, P=0.046]显著早于徒手组。与术后1个月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VAS评分、髋伸屈和内外旋ROM、Majeed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术后1个月,导...  相似文献   
58.
中药电腾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中药电腾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选择 1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行拉压治疗后观察组给以中药电腾疗 ;对照组给以蜡疗、频谱、音频等理疗。结果显示 ,两组比较观察组治愈率高 ( P<0 .0 5 )、疗程短 ( P<0 .0 1)。随访 6个月~ 1年 ,治愈者复发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 P<0 .0 5 )。表明中药电腾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中具有提高疗效、预防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系统评价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数据库全面查找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随机对照试验,同时检索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截至2013年10月。按预先设定的标准筛检文献,对合格文献提取数据并进行质量评价,运用Meta分析进行评价。利用Cochran 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相关随机对照试验,共3517例患者。试验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治疗。试验组发生脑梗塞的比率低于对照组[OR=0.63,95%CI(0.49,0.80)],有6个试验报道了不良事件,主要是出血及凝血功能障碍,但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OR=1.38,95%CI(0.84,2.28)]。结论:此次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接受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脑卒中风险,且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有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远期预后还需进行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60.
面神经麻痹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面神经麻痹的发病机制与面神经的解剖学关系。方法 选用30例成人尸体进行显微解剖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在面神经管内面神经在膝状神经节处分出岩浅大神经,在鼓室后壁锥隆起后侧发出镫骨肌神经,在茎乳孔上方6mm处发出鼓索神经。在面神经管外分出耳后神经,二腹肌神经和茎突舌骨肌神经,在腮腺前缘发出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结论 任何因素引起面神经管内肿胀,均可引起面神经麻痹;在面神经管外神经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