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5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学生对教师评价得分反映了学生对教师的满意情况,不但包括教师的教学情况,同时也包括了社会对教师要求的各个方面.因而涉及到学校的教学质量、优良校风、社会竞争力,因此,探讨影响学生评教得分的诸多因素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文分析外聘教师所占比例与学生评教得分多少的关系,或许能为广大同行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2.
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肺部病变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患儿肺部病变临床特点,对20例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儿进行分析,其中男12例,女8例;就诊年龄4个月~6岁6个月。结果显示20例患儿均具有间质性肺损害,但出现呼吸道症状者仅占57%。有阵发性咳嗽ll例,气促、呼吸衰竭1例,反复呼吸道感染1例,无咯血、气胸、紫绀者;肺部体征有呼吸音粗糙6例,肺部罗音1例;活动期患儿可有血气和肺功能异常;X线异常多出现在呼吸道症状之前,其中双肺纹理粗多ll例,肺门影增粗模糊2例,网点状阴影10例,片状影10例,肺囊泡5例,毛玻璃样1例,肺气肿1例,胸膜增厚1例,胸腺肿大2例。提示胸部高分辨率CT扫描有利于早期发现LCH的肺部改变;早期、全身、强化疗有利于肺部病变的恢复。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体质量指数(BMI)与臂间收缩压差(IASBPD)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参加2010—2018年度开滦集团健康体检并完成动脉硬化测量者为观察对象,共50 368例。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分析BMI与IASBPD的关系。根据BMI水平将观察对象分成正常组(BMI<24 kg/m2)、超重组(BMI 24~<28 kg/m2)、肥胖组(BMI≥28 kg/m2),并且以IASBPD<10 mmHg为正常,IASBPD≥10 mmHg为异常。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BMI分组与IASBPD≥10 mmHg风险的关联。将BMI分组与性别、年龄的交互项带入模型中以检测是否存在相乘交互作用,并按照年龄、性别进行分层分析。在敏感性分析中,排除高血压、踝臂血压指数≤0.9的人群后,重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分析的观察对象共46 191例。校正潜在的混在因素后,广义线性回归模型的结果显示总人群中BMI与IASBPD呈正相关(β=0.154,P<...  相似文献   
84.
目的:评价直接门静脉血栓溶栓术治疗广泛性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治疗价值。方法:2004年10月—2006年2月收入院的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12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1例,平均45.9岁,门静脉合并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患者8例,同时合并有脾静脉血栓的4例,以持续性中重度上腹痛、腹胀起痛,体检腹部压痛、反跳痛等急腹症体征不明显。所有病例均经增强CT及直接门静脉造影证实诊断。对10例患者采用经皮穿肝途径,2例采用经颈静脉途径(TIPS途径),引入多侧孔导管,侧孔段置于血栓内,首剂在术中于15min内灌注尿激酶25万U,固定导管后返回病房,继续经导管注入尿激酶3~5万U·h~(-1),肝素钠300~780 U·h~(-1),间隔每6~12h经导管行DSA血管造影了解溶栓情况,并适当调整导管位置。治疗期间密切随访患者凝血功能状态,严密观察患者症状体征,适时调整药物剂量。结果:11例患者中死亡2例,其余10例在溶栓24~120h后,门脉血流获得了完全或部分再通.腹痛、腹胀等症状缓解。随访4~12个月10例患者中有2例因再次门脉血栓形成并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而入院,并成功地接受了二次溶栓治疗;其余患者腹痛、腹胀症状消失。结论:直接门脉血栓溶栓术治疗广泛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安全有效。选择合适的病例、术前全面影像学评估和溶栓过程中严密随访是确保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5.
目的 研究难治性病毒感染或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中免疫基因突变的发生率、类型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基因测序方法 检测难治性病毒感染或HLH患者是否有原发性HLH相关的PRF1、UNC13D、STX11、STXBP2、SH2D1A和XIAP基因突变,并追踪其临床特点及转归.结果 共25例难治性病毒感染性疾病或HLH患者接受了基因突变筛查,其中13例检测到上述基因突变:PRF1突变6例,UNC13D突变3例,STX11、STXBP2、SH2D1A、XIAP突变各1例;其中6例起病表现为病毒相关性HLH,1例为原因不明HLH,4例为慢性活动性EB病毒(EBV)感染(CAEBV),2例为EBV相关性淋巴瘤.12例未检测出基因突变的患者中,4例为EBV相关HLH,其中1例发展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另8例为CAEBV.结论 原发性HLH相关免疫基因突变是难治性病毒感染或HLH的重要原因,大部分表现为HLH,部分患者以CAEBV或EBV相关淋巴瘤起病.基因检测是明确此类疾病诊断的有力证据.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type and corresponding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rimary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ocytosis (HLH) associated immune gene mutations in the refractory virus infection or HLH of unknown causes. Methods From December 2009 to July 2010, the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virus infection or HLH of unknown causes were screened for the primary HLH associated immune genes mutations by DNA sequence analysis, including PRF1, UNC13D, STX11, STXBP2, SH2D1A and XIAP.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s were followed up. Results Totally 25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virus infection or HLH of unknown causes 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 6 genes and 13 cases were found carrying gene mutations, composing of 6 of PRF1 mutation, 3 of UNC13D, and each one of STX11,XIAP, SH2D1A and STXBP2, respectively. Among the 13 cases with gene mutations, 5 suffered from Epstein-Barr virus associated HLH( EBV-HLH), 1 human herpes virus 7 associated HLH (HHV7-HLH),1 HLH without causes, 4 chronic activated EB virus infection (CAEBV) with 1 progressing to Hodgkin's lymphoma carrying abnormal chromosome of t ( 15; 17 ) (q22; q25 ) and hyperdiploid, 2 EBV associated lymphoma. Among the other 12 patients without gene mutation, 4 suffered from EBV-HLH with 1 progressing to peripheral T lymphoma, 8 suffered from CAEBV. Conclusions Primary HLH associated immune gene mutations are critical causes of refractory virus infection of unknown causes, most patients manifest as HLH,some cases appear in CAEBV and EBV associated lymphoma. DNA sequence analysis is helpful to early diagnosis and correct decision-making for treatment.  相似文献   
86.
肝癌碘油沉积良好患者的影像随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以肝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为标准,回顾性分析26例碘油沉积良好肝癌患者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原发灶肿瘤残留和肝内新病灶显示情况,比较CT和MRI对肝动脉化疗栓塞(肝TACE)的随访价值。 1.资料与方法:2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2~83岁(平均54.4岁)。6例经活检或手术证实,其余20例经…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新斯的明伍用吗啡对小儿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 4~ 12岁 ,ASA为Ⅰ Ⅱ级 ,行下腹部手术的小儿 40例为研究对象 ,以静吸复合加骶管麻醉 (骶管注入编号为① /②之一的 1%lidocaine 0 .6ml/kg) ,随机双盲法将实验对象分为两组 ,每组 2 0例 :Ⅰ组 (M组 )Mor 0 .0 2 5mg/kg ;Ⅱ组 (N0 .0 2 M组 )Neo 0 .0 2mg/kg +Mor 0 .0 2 5mg/kg。术后 2、4、8、12、2 4小时对其进行VAS镇痛评分 ,并观察呼吸循环功能状态 ,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指征 ,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MAP、HR、SpO2 、RR及手术时间、麻醉时间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Ⅱ组术后VAS镇痛评分明显低于Ⅰ组 (P <0 .0 5) ,且Ⅱ组的副作用发生率显著低于Ⅰ组 (P <0 .0 1)。结论 小儿骶管注入新斯的明 0 .0 2mg/kg +吗啡 0 .0 2 5mg/kg ,不但能增强吗啡 0 .0 2 5mg/kg的镇痛效果 ,而且明显减少吗啡的副作用 ,有利于小儿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88.
不同介入方法治疗兔VX-2肝肿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价三种不同介入方法治疗兔VX-2肝肿瘤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24只实验兔分为三组,单纯灌注化疗组7只、化疗性栓塞组8只、生理盐水治疗组9只,实验均采用经兔股动脉肝动脉插管方法.分别于介入术前、术后1周、术后2周行兔肝肿瘤螺旋CT扫描,测量肿瘤大小并观察肿瘤变化情况,计算不同介入方法治疗后肿瘤的增长率.2周后行兔肝脏病理检查,比较肿瘤生长、肺转移和周围正常肝组织的情况.结果单纯灌注化疗组、化疗性栓塞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术后1周平均肿瘤增长率分别为90.88%、75.45%、350.96%.术后2周平均肿瘤增长率分别为283.49%、237.99%、845.43%.2周后化疗栓塞组兔肿瘤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和周围肝组织缺血情况明显高于其余2组,肝内肿瘤播散结节和肺转移结节明显少于其余2组,统计学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肝癌的介入治疗中,单纯化疗有一定的疗效,带化疗药物的碘油等栓塞剂的使用可进一步提高疗效.碘油等栓塞剂对正常肝组织有损害作用,应避免或减少其进入正常肝组织.  相似文献   
89.
小肠平滑肌类肉瘤肝转移的影像学评价和介入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小肠平滑肌类肉瘤肝脏转移的影像学表现和介入治疗的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小肠平滑肌类肉瘤肝脏转移病例,共计46个病灶。病灶直径2-18cm不等。所有患者均行肝脏CT三期扫描和肝动脉造影。介入治疗7例均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1例行左锁骨下动脉植入化疗药盒导系统术(肝动脉PCS术)。3例肿瘤中心液化坏死明显的患者还行经皮坏死物引流和肿瘤内无水酒精注射。结果 46个肝脏转移病灶均表现为实质性或囊实性占位,肿瘤较大时囊变成份增加。CT动脉期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强化,肝动脉造影肿瘤血管、染色丰富。随访3-10月(平均6.7月),4例经肝TACE术后肿瘤缩小,1例进行肝动脉PCS要患者肿瘤大小无变化,2例肿瘤增大。3例经皮肿瘤坏互物引流者肿瘤缩小明显。结论 小肠平滑肌类肉瘤肝脏转移以肝动脉供血为主,为富血供肿瘤。肝TACE术、肝动脉PCS术和经皮坏死物引流术是其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0.
原发性肝癌 95 %以上由肝动脉供血 ,因此临床上很少见到肝动脉造影不能显示和碘油CT未见碘油沉积的肝细胞癌。笔者在行肝TACE术时遇到不同血供肝癌 1例 ,现报告如下。患者 男 ,3 2岁。右上腹针刺样疼痛 1月余。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 ,AFP 72 0ng/ml。CT示肝硬化 ,肝左内叶、肝右前叶和肝右后叶下角 3个结节状病灶 ,诊断为多发结节型肝癌 (图 1)。肝动脉造影示肝左内叶和肝右前叶肿瘤染色明显 ,肝右后叶下角无肿瘤染色 (图 2 )。经肝动脉分别给予MMC 2 0mg +THP2 0mg + 3 8%LUF乳剂 3ml、5ml栓塞。术后患者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