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2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已有较多研究表明,年龄是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或肝硬化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1-2],hbeag阴性患者年龄比阳性患者明显偏大,纤维化程度分级也更高[3],但这种纤维化程度分级是由单独的年龄因素所致,抑或与hbeag状态有关,均没有做更深入的探讨.我们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相同年龄段的hbeag阴性与阳性患者的病理纤维化程度来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2.
在医史教学过程中,挖掘人文素材和大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以提高中医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更好地继承和发展祖国传统医学.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回顾分析风湿性心脏病(RHD)合并心房纤颤(AF)患者在瓣膜置换术中分别应用单极射频消融(RFA)、双极RFA治疗两组AF病例,探讨两者的优缺点和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在瓣膜置换术中同期对12例患者应用国产单极RFA机按改良迷宫法行AF单极RFA治疗(A组);对70例患者应用进口双极RFA系统按改良迷宫方法行AF双极RFA治疗(B组)。结果 A组随访22~30个月无死亡,10例(83%)恢复维持窦性心律,2例(17%)AF复发。B组随访10~50个月恢复维持窦性心律61例(87%),房扑心律3例4.2%,AF复发6例(8.5%)。结论双极RFA较单极RFA治疗RHD合并AF,恢复窦性心律成功率高,安全可靠、省时,有利于心肌保护,易于操作推广,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4.
喻昌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医家,其创立了"三论一法",即:秋燥论、大气论、"代髓迪光"论、逆流挽舟法,均体 现着对脾胃的固护,可以说重胃气、慎攻下是贯穿喻昌主要学术思想的主线之一.  相似文献   
105.
通过对《临证指南医案·卷六·郁》中七情郁证的医案所用方药进行频数统计与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叶天士治疗七情都证的经验.结果认为,叶天士治七情郁证,重在治肝,涉及脾胃,注重开窍启闭、安神定志,注重药物配伍,用药平稳轻灵.其治疗七情都证方法颇具特色,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06.
陈凯佳  刘小斌 《中医教育》2012,31(3):39-40,43
岭南医学是中国医学史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岭南医学发展的史实,岭南地理、气候因素对岭南常见、多发疾病的影响,岭南医家诊疗特色和用药特点,岭南地方中草药等几个方面的深入了解,可以引导学生认识中医学“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辨证特色,进而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医药学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07.
<采艾编翼>是岭南医学重要的灸法专著,其中有大量关于艾灸的论述以及民间的单方、验方,具有明显的岭南地方特色,是岭南医学宝库中尚待开发的一个领域.本文从<采艾编翼>原文出发,探讨其版本资料,介绍了本书的版本情况和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学术成就,以期为<采艾编翼>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文献基础.  相似文献   
108.
邓铁涛教授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2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小斌  李辉 《新中医》2001,33(10):16-17
例1:陈某,男,21岁,2001年2月28日入院。患者因四肢无力半年,吞咽困难、呼吸困难于2月23日入住广州某医院,诊断为重症肌无力危象。经气管插管、插胃管,西药予以抗胆碱酯酶药、激素、抗生素、白蛋白等治疗,病情无起色转入我院。会诊症见:急性重病容,颈软头倾,眼睑下垂,轻度突眼,四肢无力,卧床不起,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发声不出,口唇颤动,口角流涎,腹泻便溏,每天5-7次,苔黄腻,脉浮数。检查:T38℃,P90/分,R23次/分,BP14.6/10kPa,HR90次/分,律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  相似文献   
109.
刘小斌 《新中医》2006,38(9):85-86
何应华、李主江编撰的《何竹林正骨医粹》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媒体曾以“破腹穿肠能活命”为题,介绍我国近代著名骨伤科医家何竹林生平及其学术传人整理编写该书经过,然有关该书学术价值文章一直未见报道,笔者不揣浅陋,撰文评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0.
中医五脏相关理论继承与创新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体思路以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学术思想为主线,以“脾”为核心,以临床研究为重点,以重大疾病、疑难病症为突破口,开展病、证、方、药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在继承中医五脏相关理论基础上实现学术创新。研究方法,以理论探讨说明继承五行学说合理内核与五脏相关学术创新的关系;临床研究包括流调研究与前瞻性对照研究两部分;实验研究动物模型与病症结合,进行疾病模型证候造模与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