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医药卫生   31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蛋白在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情况 ,以探讨其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Wistar大鼠 4 0只 ,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 (CON)、糖尿病 1个月组 (DM1)、糖尿病 3个月组 (DM3)及糖尿病 6个月 (DM6 )组 ,每组 10只。大鼠腹腔内注射STZ诱发大鼠糖尿病。制备大鼠视网膜石蜡切片行免疫组化ABC法染色 ,光镜观察。结果 :VEGF于CON和DM1组只表达于内核层及节细胞层部分细胞 ;病程 3个月时 ,尚可见视网膜血管的阳性反应 ;6个月时 ,阳性反应范围又扩大至视杆内节和色素上皮细胞。结论 :随病程进展 ,VEGF在视网膜中的表达呈逐渐增强的趋势 ,提示它在早期DR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三级甲等医院ICU医院感染鲍氏不动杆菌(ABA)的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科学的实验室依据.方法 对ICU2009-2011年分离的346株ABA耐药性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采集感染性标本进行细菌培养,ABA分离培养严格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和相应鉴定试剂盒进行菌种鉴定;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依据CLSI 2009-2011年折点判读结果.结果 ICU医院感染的ABA在呼吸道标本中检出率最高,为65.9%,其次是泌尿道标本;3年ABA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逐年上升趋势,耐亚胺培南ABA检出率3年分别达到20.2%、21.6%、26.0%;ABA泛耐药菌株检出率3年分别达到20.2%、21.6%、24.4%.结论 3年ICU医院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长,应加强对多药耐药ABA的目标性监测,开展细菌耐药性的预警机制,控制ICU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快速上升的不良趋势.  相似文献   
8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Retinopathy ,DR)是糖尿病最为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 ,是致盲的四大疾病之一〔1〕。有资料表明〔2〕 我国糖尿病发病率为 3 2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其呈上升趋势。DR发生率随糖尿病病程发展有所不同 :发病 5年后DR发生率为 2 5 % ,10年为6 0 % ,15年后高达 75 %~ 80 %。DR可分为非增殖型 (NPDR)和增殖型 (PDR)两种。目前对于DR常采用激光、光凝治疗及玻璃体切割治疗 ,但手术成功率不高 ,并可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伤 ,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药物来预防或延缓DR的发…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中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的变化,提示和预防糖尿病向肾型糖尿病的转化。方法采用AU-5400型全自动分析仪,检测214例糖尿病患者尿素氮(BUN)、肌酐(Cr)、β2-微球蛋白(β-MG)、cys-c。其中早期糖尿病106例,早期肾型糖尿病108例。结果在肾型糖尿病患者组中cys-c变化更为显著。结论监测cys-c的变化,可以更好提示和预防糖尿病向肾型糖尿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比较检测EB病毒(EBV)的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和荧光探针PCR技术对27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不同样本进行EBV的检测.结果 270例患儿中EBV-DNA、VCA-IgG、VCA-IgM阳性率分别为34.8%、87.8%、0.4%.结论两种方法各有特点,荧光探针PCR检测EBV-DNA方法样本易取,时间短,准确性、敏感度均好,是值得推广的一项技术.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被动凝集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在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被动凝集法和ELISA对1 633例疑似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进行血清MP IgM检测.结果 1 633例血清标本中,被动凝集法检测阳性率为17.4%(285/1 633),ELISA检测阳性率为21.0%(343/1 633),2种方法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5例被动凝集法检测阳性标本ELISA检测均为阳性;1 348例被动凝集法检测阴性标本中,有58例ELISA检测为阳性,被动凝集法漏检率为3.55%(58/1 633).结论 被动凝集法用于支原体肺炎疑似患者的初筛,当抗体效价小于1∶160,但临床症状支持阳性诊断时,需进行ELISA检测以提高检出率,从而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87.
88.
在糖尿病的所有并发症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以下简称糖网病)最引人注目,也最具争议性。这不仅由于它是致盲的主要原因,更因为它导致视力障碍和丧失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糖网病进行了大量实验性和应用性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确切的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目前强调多种因素的协同作用。而各种关于发病机理的研究仍处于学说阶段。本文在简要回顾糖网病病理变化的基础上,对产生这些变化的病理机制作一综述。1 糖网病的病理学变化按是否发生新生血管这一标志,将糖网病分为单纯型即背景型或非…  相似文献   
89.
VEGF、bFGF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免疫组化 ABC法观察生长因子 VEGF、b FGF在早期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表达。结果如下 :随着病程进展 ,二者的表达呈逐渐增强趋势。病程 3月时 ,除了正常表达 VEGF的内核层及节细胞层部分细胞外 ,尚见血管阳性反应。6月时 ,阳性反应又出现于视杆内节和色素上皮细胞 ;b FGF于正常对照组只表达于外核层细胞 ,而糖尿病 3月组和 6月组阳性反应范围扩大至内核层和视网膜血管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