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05篇
  免费   328篇
  国内免费   303篇
医药卫生   773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325篇
  2013年   344篇
  2012年   411篇
  2011年   495篇
  2010年   449篇
  2009年   431篇
  2008年   480篇
  2007年   379篇
  2006年   401篇
  2005年   407篇
  2004年   360篇
  2003年   335篇
  2002年   280篇
  2001年   274篇
  2000年   237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研究了19例AVB的希氏束电图(HBE)。经皮穿刺股静脉将三极导管送至心脏希氏束部位,记录HBE。一度AVB5例,其中4例阻滞于房室结内,1例在希氏束内;二度AVB4例,3例阻滞于房室结,1例在希浦系;三度AVB10例,5例阻滞于房室结内,4例在希氏束,1例在希浦系。HBE能确定房室传导的阻滞部位,对指导安装起搏器和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2.
深圳市生食海鲜致病弧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文倩  刘军 《中国公共卫生》1998,14(10):614-615
我们对深圳市部份酒楼供应的生食海鲜食品进行了致病性弧菌的检验。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并将常规生化鉴定与仪器鉴定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各类海鲜食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从样品中分离出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创伤弧菌、非01非0139弧菌,表明生食海鲜食品存在诱发食源性病患的可能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骨转换标志物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Ⅰ N-terminal propeptide,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β-cross-linked c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β-CTX)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并发骨质疏松中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PD患者105例,根据是否合并骨质疏松分为骨质疏松组和非骨质疏松组,对所有患者检测25(OH)D、甲状旁腺激素、骨钙素、β-CTX、PINP等骨代谢指标,分析各指标与骨质疏松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①骨质疏松组少动强直型比例、女性比例、PINP、骨钙素、β-CTX水平均高于非骨质疏松组,骨质疏松组25(OH)D水平低于非骨质疏松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②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D患者骨质疏松发生与骨钙素(r=0.28,P=0.005)、β-CTX(r=0.36,P=0.001)、PINP(r=0.40,P<0.001)均呈正相关,与25(OH)D(r=-0.30,P=0.002)、PINP/β-CTX(r=-0.56,P<0.001)均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多因素二元Lo- 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25(OH)D(OR=0.95,95%CI:0.84~0.98,P=0.041)、PINP/β-CTX(OR=0.90,95%CI:0.83~0.98,P=0.017)是 PD病合并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④ROC曲线分析示25(OH)D联合PINP/β-CTX时ROC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82,灵敏性=0.80,特异性=0.84,P<0.001。结论:血清25(OH)D水平及PINP/β-CTX比值与PD患者骨质疏松发生密切相关,在PD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中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二者联合检测时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84.
刘军  冉灿  龚杨洋  姜明东  曾定胜  奉友刚   《四川医学》2023,44(2):212-213
<正>1 临床资料患者,男,39岁,因左侧腰部疼痛20 d于2021年9月27日入院,疼痛呈胀痛性质,阵发性加重,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肉眼血尿。既往史:体健,无自发排石、无手术史等病史。查体:心肺(-),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左侧肾区叩痛(+),右侧肾区叩痛(-),输尿管行径区域无明显压痛,膀胱叩浊阴性。辅助检查:尿常规白细胞(-),隐血3+。尿培养阴性。血白细胞5.5×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60.  相似文献   
85.
解剖学是医学专业的主干学科重点课程,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后期临床课程学习能力的强弱和效果好坏.如何改革基础课教学方法,把"灌注式"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到"启发讨论式"为主的教学方式上,是教改中一直谈论的话题和中心,也是我们专业科老师教改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探索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测试Pyrford钢丝环扎加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 ,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集新鲜牛尸体膝关节标本 6具 ,制成髌骨骨折模型 ,用Pyrford钢丝环扎加张力带固定 ,并与克氏针张力带、单纯钢丝环扎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Pyrford钢丝环扎加张力带内固定完全符合髌骨的生物力学性能 ,与克氏针张力带相当 ,能满足膝关节的强度 ,符合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要求。结论 Pyrford钢丝环扎加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具有优越的生物力学性能 ,且能达到解剖复位 ,操作简便 ,固定牢固 ,适应早期功能锻炼的目的  相似文献   
87.
在解剖学研究和教学中 ,为了更好地研究管腔脏器特别是心血管系统复杂的构造和位置关系 ,应用管道铸型技术制作解剖标本有其独特之处。心肺联合铸型标本能完整的显示肺循环的血管、心腔、心脏的动脉和管静脉血管、主动脉及三大分支 ;气管、支气管各级分支及肺泡。该标本整体效果好、并且具有立体感强、解剖位置、毗邻结构清楚、构型美观、色彩鲜艳的特点。并能为教学和科研提供良好的形态学基础。近年来经过不断实践 ,在制作铸型标本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特别是在心肺联合铸型标本的制作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 ,有成功也有教训。本文就如何制作心…  相似文献   
88.
不同跟腱修复材料特性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跟腱断裂术后制动弊端多 ,而早期功能锻炼优点明确 ,探讨各种缝合材料在打结后材料力学特性及滑结情况 ,为临床创新设计 ,术后无须制动的缝合组合提供依据。方法 将不同型号薇乔线 (CV)、慕丝线 (Mersilk)、攀状尼龙线 (Nylon)、普迪思 (PDS)各 1 6条剪断后各打 4个结 ,进行材料力学特性测试。结果 缝合材料的最大载荷、刚度、强度、比能分别为 :PDS >CV >Nylon >Mersilk(P <0 .0 5 )。结论 尽管PDS肌腱缝合线易滑结 ,但 1 0 -PDS ,1 0 -CV、1 0Nylon作端对端跟腱修复强度足够 ,相应 5 0PDS、5 0CV缝合材料作腱周修复也可选择 ,且打 4个以上结可靠。尽管Mersilk不易滑结 ,但不适合跟腱修复。不过好的缝合材料应选择最佳的缝合方法才更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镇痛镇静用于高强度超声聚焦刀治疗子宫肌瘤的可行性。方法取子宫肌瘤患者60例随机分成靶控组和对照组,于手术开始前10min靶控组静脉注射咪唑安定O.03ms/kg,同时开始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分别设定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为0.6—1.5μg/ml、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为0.5—1.5ns/ml,根据病人反应调整;对照组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3ms/kg、芬太尼1μg/kg。首次给药40rain后给咪唑安定0.02ms/kg、芬太尼1μg/kg,90rain后给咪唑安定0.02ms/kg、芬太尼0.8μg/kg,自此以后每延续1h给咪唑安定0.02ms/kg和芬太尼0.08μg/kg。采集两组患者于手术开始时、30min、60min、90min、120min和手术结束时病人的血压(MAP)、心率(HR)、呼吸(RR)及术中患者呼吸抑制次数。采用Ramsay镇静评分法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镇静镇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各时点MAP、HR及RR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以对照组术中呼吸抑制显著且手术时间较长;患者的镇静镇痛评分靶控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镇痛镇静用于高强度超声聚焦刀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0.
颞骨岩部结构的定位解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颅底手术中耳蜗的定位、岩尖的磨除范围提供解剖学方法。方法:在12个成人头颅标本上利用颅中窝入路暴露岩内面神经、耳蜗、颈内动脉等结构。观测岩内膝状神经节、颈内动脉(internalcarotidartery,ICA)的膝部、内耳道内侧缘、棘孔与耳蜗之间的解剖关系。结果:耳蜗位于面神经膝状神经节的前下方和岩内ICA膝部的后上方,耳蜗覆盖到ICA膝部的上方。ICA水平段与ICA膝部和内耳道内侧缘连线的夹角为67.1°±4.3°。结论:以棘孔和膝状神经节连线的中点、膝状神经节、内耳道内侧缘形成的三角定位耳蜗。在耳前—颞下窝斜坡手术入路中,在中颅底,过ICA膝部做与ICA水平段成67.1°±4.3°的夹角,在这个夹角内磨除岩尖骨质,不会损伤耳蜗、内耳道及其内容物。耳蜗基底圈至ICA膝部的距离为(0.302±0.016)cm。从前向后磨除岩尖骨质时,ICA膝部后方的骨质磨除不要超过(0.302±0.016)cm,否则会损伤耳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