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的兔VX2肝肿瘤模型的建立方法,评价超声在监测肿瘤生长的价值.方法 使用VX2瘤组织悬液及瘤组织块在超声引导下分别对两组共30只新西兰兔进行接种,比较不同植瘤方式肿瘤的生长特点.常规超声监测肿瘤生长并与病理检查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瘤组织块种植组与混悬液注射组成瘤率分别为66.7%(16/30)和26.7%(8/30).两组兔子原位成瘤共28个;肿瘤多为等回声,比较清楚,部分可见声晕;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5.7%(24/28).超声对肿瘤平均径线的测值与病理测值相关性高,能准确地反映肿瘤的生长状态.结论 使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瘤块接种法比组织混悬液注射法模型制作成瘤率高、模型更稳定.超声能准确监测种植肿瘤的生长,可为临床利用该模型来评价诊治肝癌的新疗法的疗效提供有效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22.
〔摘 要〕 剖宫产术后巨大腹膜外血肿解剖位置较深,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常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严重时继 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危及产妇生命。治疗多以手术清除血肿为主,但手术会带来二次损伤、感染、出血等一系列问 题,加重产妇生理及心理创伤。随着超声介入医学的发展,开拓了这类血肿治疗的新思路。超声介入联合负压吸引术 可有效清除剖宫产术后巨大腹膜外血肿,改善因积血所致的发热、腹痛症状,精准微创。本文回顾性分析了 6 例采用 超声介入联合负压吸引术治疗的患者资料,总结技术经验,希望为此类患者的临床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不典型肝脓肿的彩超及超声造影诊断与超声介入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6年4月—2020年4月时段内收治的不典型肝脓肿患者共90例,均施行彩超检查及超声造影诊断方法,并行穿刺活检确诊,随后经超声引导下执行介入治疗,评估患者诊断准确率、治疗效果。结果:90例不典型肝脓肿患者中,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7.78%,治疗痊愈率为100.00%。结论:针对不典型肝脓肿患者,超声诊断准确率较高,辅之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呈现经济简便、安全高效等优势,可推广。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检查对婴幼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3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56例疑似CHPS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普通超声和声诺维超声造影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在诊断和治疗CHPS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病理结果证实37例为CHPS(CHPS组),19例为非CHPS(非CHPS组)。CHPS组患儿幽门管长度(18. 5±3. 9) mm、幽门管前后径(14. 3±2. 0) mm、幽门环肌厚度(5. 3±1. 0) mm,均显著高于非CHPS组患儿的(11. 2±1. 8) mm、(7. 4±1. 2) mm及(2. 3±0. 4)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普通超声检查:CHPS组患儿的靶环征、宫颈征检出率分别为64. 38%、56. 76%,高于非CHPS组患儿的31. 58%、21. 05%(P 0. 05);超声造影检查:CHPS组患儿的靶环征、宫颈征、鸟嘴征检出率(83. 78%、75. 68%、43. 24%)高于非CHPS组患儿的(21. 05%、15. 79%、15. 79%)(P 0. 05),但是线样征、肩样征、乳突征、蕈伞征在两组患儿间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普通超声检查诊断CHPS患儿的灵敏度为86. 49%、特异度为84. 21%、漏诊率为13. 51%、误诊率为15. 79%;超声造影检查诊断CHPS患儿的灵敏度为97. 30%、特异度为94. 74%、漏诊率为2. 70%、误诊率为5. 26%。结论声诺维超声造影检查对婴幼儿CHPS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5.
目的:比较Park等、Kwak等制定的两种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在甲状腺结节分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8例患者共322个甲状腺结节的术前超声检查资料,分别采用两种TI-RADS分类标准对结节进行分类,以组织病理为金标准,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并比较两种TI-RADS的诊断效能.结果:Park等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1.9%、88.6%、89.8%、81%、95.4%、0.903;Kwak等制定的数值为TI-RADS99.1%、63.5%、75.8%、58.8%、99.3%、0.813.前者的特异度、准确率、PPV、AUC明显高于后者(P<0.001),而后者的敏感度则高于前者(P<0.05).结论:两种TI-RADS分类标准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均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而Kwak等制定的TI-RADS分类标准较Park等制定的更加简易,且敏感度高,更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6.
背景:目前,在处理创伤性脾破裂的同时多主张作脾组织块自体移植,对自体移植脾的监测,已有核素检查及免疫学检查等方面的文献,利用超声显像进行随访的报道较少。目的:探讨超声显像监测自体移植脾存活与生长的价值。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2000-01/2004-12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完成。对象:选择本院行脾切除加自体脾组织移植创伤性脾破裂患者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20~42岁。方法:取自体未损伤的脾组织,制成面积[(2~4)cm×(1~3)cm]]及厚度≤0.5cm薄片,移植于脾切除者大网膜血管丰富区,自下而上折叠成直径为5cm两侧缝严的袋中。18例自体脾组织移植患者,分别于移植后3,6及12个月行超声检查,并于12个月时行99Tcm-热变性红细胞显像。主要观察指标:核素检查监测脾组织的存活及生长情况。结果:18例中14例自体移植脾片存活并逐渐生长,移植脾呈与正常脾相似的低回声,轮廓规则,边界清楚,内部可见血流信号。4例存在副脾者未见脾片生长。结论:超声显像可成为自体移植脾存活与生长情况准确监测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7.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应用。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对89例上尿路结石患者行经皮肾穿刺建立碎石通道,经通道于输尿管镜下行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结果所有患者均穿刺成功,经单通道或双通道行Ⅰ期或Ⅱ期PCNL,结石总清除率94.19%,手术平均时间80 min,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选择合适穿刺点和穿刺路径建立经皮肾镜碎石通道,有助于提高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手术时效,拓宽其适应证范围。  相似文献   
28.
绞窄性肠梗阻CT诊断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Meta分析(Meta-analysis)的方法研究绞窄性肠梗阻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1990~2011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绞窄性肠梗阻CT诊断的文献,并根据QUADAS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文献的质量,分析偏倚和变异产生的来源,同时对文献间异质性来源进行分析,对产生阈值效应的异质性和其他异质性原因进行Meta-回归分析,并用定量方法SROC对有阈值效应的数值进行合并,对无阈值效应的数据进行随机效应分析(有异质性)和固定效应(无异质性)分析合并。数据分析采用Metadisc1.4,Ex-cell2007和Stata10.0软件,得到合并的SROC曲线,合并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合并的阳性和阴性似然比。结果共检索到文献261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15篇,均为绞窄性肠梗阻的CT诊断准确且质量较高的研究,合并敏感性为0.698(95%CI0.655~0.739),合并特异性0.904(95%CI0.883~0.922),阳性似然比7.418(95%CI4.468~12.316),阴性似然比0.228(95%CI0.129~0.404)。结论肠梗阻的CT检查有较高的特异性,但研究有较多的异质性和偏倚,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9.
背景: 目前,在处理创伤性脾破裂的同时多主张作脾组织块自体移植,对自体移植脾的监测,已有核素检查及免疫学检查等方面的文献,利用超声显像进行随访的报道较少。 目的:探讨超声显像监测自体移植脾存活与生长的价值。 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2000-01/2004-12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完成。 对象:选择本院行脾切除加自体脾组织移植创伤性脾破裂患者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20~42岁。 方法:取自体未损伤的脾组织,制成面积[(2~4) cm×(1~3) cm]]及厚度≤0.5 cm薄片,移植于脾切除者大网膜血管丰富区,自下而上折叠成直径为5 cm两侧缝严的袋中。18例自体脾组织移植患者,分别于移植后3,6及12个月行超声检查,并于12个月时行99Tcm-热变性红细胞显像。 主要观察指标:核素检查监测脾组织的存活及生长情况。 结果:18例中14例自体移植脾片存活并逐渐生长,移植脾呈与正常脾相似的低回声,轮廓规则,边界清楚,内部可见血流信号。4例存在副脾者未见脾片生长。 结论:超声显像可成为自体移植脾存活与生长情况准确监测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0.
目的评价超声对急性跟腱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超声检查16例临床疑有跟腱损伤的患者,并与手术及康复治疗后对照。结果16例患者中,跟腱完全断裂9例,跟腱部分撕裂5例,跟腱无明显损伤2例。结论超声能明确急性跟腱损伤的程度,指导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并且快速、准确、经济,可为临床提供较好的影像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