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14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61.
本介绍了德国心血管和介入放射学发展概况。阐述了介入放射学定义及介入放射学医师培训中心应具备的条件与资格评定的要求和培训方法。  相似文献   
62.
63.
肺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肺动静脉畸形的并发症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41例(59例次)经导管介入治疗肺动静脉畸形术中及术后14例并发症的患者作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组。结果全组技术成功率94.9%(56例次/59例次),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5.6%(21/59),其中介入术中发生并发症15.3%(9/59),介入术后发生并发症20.3%(12/59);本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7%(1/59),无死亡病例。结论经导管介入治疗肺动静脉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及严重并发症低的非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评价自由呼吸膈肌导航三维相位敏感反转恢复( PSIR)磁矩预准备快速小角度激发( Turbo-FLASH)序列在心脏MRI评估冠心病左心室瘢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3例临床有明确心肌梗死的患者,静脉注射钆对比剂,10~15 min后,先行二维PSIR Turbo-FLASH序列成像.随后,立即行三维PSIR Turbo-FLASH序列自由呼吸下成像.由2名医师独立对MRI总体质量进行等级评分.再按照美国心脏学会17节段法,对左心室钆对比剂延迟强化(LGE)的面积和类型进行半定量分析,对LGE的体积进行定量评估.两种方法变量间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秩和检验,Pearson相关和线性回归模型评价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和依存关系.结果 23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二维和三维图像,总体质量分别为(2.57±0.59)和(2.39±0.66)分(Z=-0.93,P=0.35);瘢痕的面积积分分别为(24.48±10.83)和(29.00±11.56)分(Z=- 1.41,P=0.16);类型分别为(16.78 ±6.51)和( 18.87 ±6.76)分(Z=-1.17,P=0.2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维比二维LGE体积定量更大:二维和三维分别为(23.46±10.61)和(31.65±13.86) cm3(t=-2.25,P=0.03).进一步分析显示延迟强化体积定量二维和三维之间呈现出良好的相关性(r =0.940,P<0.01)和依存性(y=2.851+1.228x,R2=0.883).结论 自由呼吸下三维PSIR Turbo-FLASH序列对比剂延迟增强成像比常规二维序列能够更准确地显示心肌梗死后瘢痕,是更加有效检测心肌活性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65.
患者,女,3岁,因感冒体检发现心脏杂音就诊。体检:胸骨左缘2-4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杂音,无震颤:无发绀。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无心肌缺血。X线胸片检查:示肺血多,左,右心室圆隆,心胸比率为0.49,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左冠状动脉-右房瘘。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继发性肺小动脉病变对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PBMV)术后肺动脉高压正常化的影响。方法 对 5 2 3例二尖瓣狭窄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 ,PBMV术前、后测定其肺动脉收缩压 (PASP)、左房收缩压 (LAS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 ,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肺动脉压正常化的因素 ,并将患者分为重度肺动脉高压组 (A组 )和非重度肺动脉高压组 (B组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患者的PASP由术前的 (89 6 9± 16 2 7)mmHg(1mmHg =0 133kPa)下降为术后的 (5 3 0 4±16 5 2 )mmHg ,B组患者的PASP值由术前的 (48 2 3± 11 4 7)mmHg降至术后的 (33 6 4± 9 0 1)mmHg。logistic回归表明 ,术前PASP水平高是影响术后肺动脉压正常化的显著因素。A组中术后肺动脉压力下降至正常的患者比例 (4 5 % )明显低于B组 (42 5 % ) ;与B组比较 ,A组患者无论在术前、术后LASP与PASP均缺乏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 由于继发性肺小血管改变引起的“二级狭窄”是造成PBMV术后肺动脉压力不能恢复至正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7.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离的严重并发症分析及其防治   总被引:53,自引:1,他引:53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治疗中和治疗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 318例4种常见先心病施行了介入治疗,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850例(PDA封堵术组);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818例(ASD封堵术组);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548例(肺动脉瓣囊成形术组);室间隔缺损封堵术102例(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组).对介入治疗中和治疗后发生的34例严重并发和2例死亡的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严重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7%(34/2 318),其中PDA 封堵组为1.41%(12/850);ASD封堵组为1.47%(12/818);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组为0.91%(5/548);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组为4.90%(5/102).总死亡率为0.09%(2/2 318),均为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组036%(2/548);紧急手术为0.35%(8/2 318),择期手术为0.13%(3/2 318).结论先心病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低的非手术方法.术后应作严格随访,尤其警惕ASD封堵术后晚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8.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120例主动脉夹层的影像学所见,着重讨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应用及其诊断价值,动脉(ⅠA)和静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ⅣDSA)方法对主动脉夹层主要征象的显示和诊断效果:显示内膜破口和主动脉分支病变,ⅠA法优于Ⅳ法,显示假腔全貌和内膜片负影,Ⅳ法略优于ⅠA法。对Ⅰ或Ⅱ型夹层的诊断ⅠA法明显优于Ⅳ法,Ⅲ型夹层一般Ⅳ法可满足诊断,按手术适应证和治疗的需要可选择应用ⅠA法。结合本组DSA和MRI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效用,本文简要讨论了主动脉夹层影像学综合诊断及优选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69.
目的 对比研究Duct Occlud封堵器和Cook可控弹簧栓子治疗直径≤ 4mm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疗效。方法  1996年 4月至 2 0 0 2年 8月 ,4 2例直径 <2mm和 2 9例直径 2~ 4mm的PDA患者施行了Duct Occlud封堵器 (2 5例 )和Cook可控弹簧栓子 (4 6例 )封堵术。结果  (1)直径 <2mm的PDA行Duct Occlud封堵器和Cook可控弹簧栓子封堵后 10min、2 4h和 12个月残余分流率显著小于直径 2~ 4mm的PDA(分别为 4 8%与 6 2 0 % ,0与 37 9% ,0与 13 8% ;P均 <0 0 5 )。 (2 )Duct Oc clud封堵器治疗直径 2~ 4mm的PDA后 10min ,2 4h ,1和 12个月残余分流率显著高于Cook可控弹簧栓子组 (分别为 94 4 %与 9 1% ,6 1 1%与 0 ,4 4 4 %与 0 ,33 3%与 0 ;P均 <0 0 5 ) ,其中Duct Occlud封堵器脱落至腹主动脉远端 1例 ,向左肺动脉内凸出 4例 ;2例直径 2~ 4mm的PDA患者置入 2枚Cook可控弹簧栓子。结论 Duct Occlud封堵器和Cook可控弹簧栓子均是治疗直径 <2mmPDA的安全有效方法 ;Cook可控弹簧栓子封堵直径 2~ 4mm的PDA近、中期疗效优于Duct Occlud封堵器 ,但部分患者需置入 2枚栓子。  相似文献   
70.
婴幼儿选择性心血管造影24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婴幼儿(年龄<36个月)选择性心血管造影249例,造影后24小时内死亡率0.8%。重点讨论造影技术、方法和重要并发症及其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