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医药卫生   5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系指胆囊切除术后原有症状没有消失,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症状发生的一组症候群,涵盖胆系和非胆系疾病,术后早期发生由于手术切除不全或术后并发症所致,后期发病涉及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或胆总管下端瘢痕性狭窄等。本文拟通过对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深入分析,可提高对本综合征的认识,以选择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2.
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有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方法:手术治疗有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9例11足,其中按Sanders分类ⅡA型4足,ⅢAB型4足,ⅢAC型1足,均予切开复位内固定,IV型2足,予距下后关节融合,其中7足进行植骨,结果:全部病例经16-37月(平均22月)随访,优7例,良3例,差1例。结论: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以恢复跟骨关节面平整,跟骨宽度和高度,疗效肯定,CT检查可以明确骨折情况,指导手术。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基于CIM立体构型设计的新型免疫抑制剂(J2)在小鼠体内的免疫抑制作用以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琥珀酰亚胺酯(CFSE)标记的C57BL/6(H-2b)小鼠的淋巴细胞4×10^6~6×10^6经尾静脉注入经印钴照射(900拉德)后的DBA/2(H-2d)小鼠体内构建模型。将DBA/2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模型建立后即刻腹腔注射J2,每天1次。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CsA组注射环孢素A(10mg/kg体重);实验组J2A组(1mg/kg体重)、J2B组(4mg/kg体重)、J2C组(8mg/kg体重)。给药3d后分组处死DBA/2小鼠取脾制备淋巴细胞,用CD3、CD4、CD8单抗分别标记受检T细胞,FACS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细胞和CD8^+T细胞在小鼠体内分裂增殖的情况,并检测CD4^+T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CFSE标记C57BL/6小鼠的脾淋巴细胞着染率大于99%。对照组分裂的CD4^+T细胞(75.34±1.58)%、分裂的CD8^+T细胞(83.48±1.25)%明显多于CsA组和实验组(P〈0.01)。J2B组和J2C组分裂的细胞数分别与Cs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J2A组多于CsA组(P〈0.05)。对照组CD4^+T细胞早期凋亡的比例(41.1±3.4)%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J2A组(35.6±4.1)%、J2B组(24.0±3.7)%和J2C组(13.6±2.3)%CD4^+T细胞早期凋亡的比例显著高于CsA组(7.4±1.9)%(P〈0.05)。结论J2可能抑制T细胞亚群CD4^+T细胞的活化,从而进一步抑制CD8^+T细胞的分裂增殖而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4.
肩后入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肩胛骨系列骨折的手术适应证与开放复位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22例肩胛骨骨折,男18例,女4例,年龄25~65岁,平均35.5岁。根据术前X线片与CT扫描对骨折进行分型,确定手术指征,经肩后入路行切开复位,采用重建钢板、微型钢板、拉力螺钉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22例均获9~28个月随访,平均17.5个月,疗效优14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6.4%。所有骨折平均在术后8.5周骨性愈合。结论:对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可恢复较好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5.
目的 评价右半肝阻断技术结合陈氏绕肝双悬吊法在右后叶肝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在37例解剖性肝脏右后叶切除术中应用持续右半肝及陈氏绕肝双悬吊法辅助肝切除.右后叶肝肿瘤行右后叶切除时,采取持续右半肝阻断技术并结合陈氏绕肝双悬吊法经下腔静脉右侧放置2根提肝带,离断肝实质的过程中通过牵拉提肝带辅助肝切除.结果 全组共37例肝右后叶肿瘤病人行肝右后叶肿瘤切除术.术中均成功分离出右半肝肝蒂和右后叶肝蒂,游离右肝后均成功放置绕肝提拉带,断肝时行右半肝持续肝门阻断,术中无胆管损伤、肝短静脉、肝右静脉撕裂和大出血等相关操作并发症.肝实质离断时间17~28 min,阻断时间约20~30min,术中出血量60~330 ml.术后第1天丙氨酸转氨酶(ALT) 183~352 U/L,生化指标均在1周内恢复正常,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右半肝持续阻断结合陈氏绕肝双悬吊法有助于减少右后叶肝切除术中出血量以及改善手术野,缩短肝实质离断时间,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操作简单、使用安全、适用范围广泛.  相似文献   
96.
1,034名青年人下颌智齿萌出生长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颌智齿萌出、生长情况,国内文献较少报导。为了解青年人智齿萌出、生长情况,笔者对1,034名青年人下颌智齿萌出、生长情况作了临床调查,现作一报导。资料与方法本调查共1,034例,其中男性295例,女性739例。年龄在19—21岁之间,并且排除有下颌智齿拔除者。  相似文献   
97.
应用放射免疫法及VCS分类计数的方法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6例的SIgA,IgE,CD4,CD8。结果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CD4,CD4/CD8,SIgA较正常人显著下降(P<0.05),IgE较正常人显著升高(P<0.001)。经治疗缓解后,其CD4、CD4/CD8、SIgA显著上升,IgE显著下降。提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存在着免疫功能紊乱,经治疗后,免疫功能得到改善,从而使病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塞(AM I)溶栓再灌注后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394 例AM I患者均在尿激酶天普洛欣(UKTP)溶栓治疗梗塞相关血管(IRA)再通后第7 日采用99m TC-M IBI心肌灌注显像(SPECT)检测心肌缺血面积(IM A)。将可能影响IM A 的 10 种因素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IM A 分别与发病至溶栓时间、发病年龄、溶栓前心律失常和左心衰竭、梗塞面积、UKTP剂量及溶栓开始至再通时间呈显著相关关系(P< 0.05 或 0.01)。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无相关关系(P 均> 0.05)。结论 溶栓治疗AM IIRA 再通后 IM A 受多种因素影响,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对提高AM I的临床疗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9.
目的 研究槲皮素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P38MAPK、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胰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获得纯化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P38MAPK、HMGB1蛋白的表达.结果 槲皮素对基础状态下的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无影响,但对TNF-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各组细胞的吸光度(A)值随槲皮素浓度的增加而减小(P<0.05),各组细胞P38MAPK、HMGB1蛋白表达随槲皮素浓度的增加而减弱(P<0.05).结论 槲皮素对TNF-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有一定地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P38 MAPK信号通路抑制HMGB1的表达,参与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呼吸内科进行临床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10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出科考试成绩和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出科考试理论成绩87.23±0.87分,临床技能考核成绩84.72±0.60分,综合成绩85.97±0.53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6.13±0.62分,76.48±0.70分和76.31±0.4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观察组对教学模式的认可度、教学效率、学习效率及教学质量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系统掌握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知识和临床技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