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9篇
  免费   311篇
  国内免费   146篇
医药卫生   467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482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5篇
  1959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前直肠癌已成为世界上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主要治疗方式以外科手术为主,自1991年首次报道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以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直肠癌手术逐步发展成熟,并取得良好效果,被视为标准的直肠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羟乙基淀粉130/0.4(HES 130/0.4)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脓毒症兔肠粘膜屏障的影响.方法 健康新西兰兔30只,体重2.0~3.0 kg,雌雄不拘,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脓毒症组(SEP组)和AHH组,每组10只.采用改良升结肠持续引流致腹膜炎(CASP)的方法制备兔脓毒症模型,AHH组于CASP后4 h静脉输注HES 130/0.4 20 ml/kg,速率为20 ml/min.于CASP后4 h(AHH前)、5、6、7、8 h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于CASP后4 h和8 h时开腹观察腹腔情况,取颈动脉血及肠系膜上静脉血各1 ml用于血气分析、计算肠氧摄取率和测定血浆D-乳酸浓度.于CASP后8 h时取小肠组织,计算肠组织湿/干重比(W/D),光镜下观察肠粘膜病理学结果,采用Chiu评分评价肠粘膜损伤情况.结果 与S组比较,SEP组CASP后MAP降低、HR升高、肠系膜上静脉血乳酸浓度升高、BE和pH值降低、肠氧摄取率降低、血浆D-乳酸浓度和Chiu评分升高(P<0.05),肠粘膜损伤严重;与SEP组比较,AHH组CASP后MAP升高、HR降低,CASP后8 h时肠系膜上静脉血乳酸浓度降低、BE和pH值升高、肠氧摄取率增高、血浆D-乳酸浓度和Chin评分降低(P<0.05),肠粘膜损伤减轻.结论 HES 130/0.4 AHH可减轻脓毒症兔肠粘膜屏障损伤.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将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和咪达唑仑分别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患者,对其效果进行比较,并寻找Dex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合适负荷剂量. 方法 择期行上肢手术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ex组(D1组、D2组、D3组)和咪达唑仑组(M组),每组20例.4组分别于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前10 min静脉输注Dex(0.3、0.5 μg/kg和0.8μg/kg)和咪达唑仑(0.05 mg/kg),输注后Dex组和M组分别给予0.5 μg·kg-l·h-1Dex和0.05 mg·kg-1·h4咪达唑仑维持镇静.记录用药前(To)、用药5 min(T1)、臂丛阻滞前即刻(T2)、臂丛阻滞后即刻(T3)、切皮时(T4)及用药30 min (T5)、40 min(T6)、60 min(T7)时的MAP、HR、Sp02、警觉/镇静(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ness/sedation scale,OAMS)评分,并记录发生的副作用. 结果 各组间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在T5时SpOz低于其他3组(P<0.05);D1组OAA/S评分在TrT7时高于M组(P<0.05),D2组各时点OAA/S评分与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3组OAA/S评分在T3~T5时明显低于M组P<0.05).Dex组低血压的发生率与负荷剂量呈正相关. 结论 Dex较咪达唑仑更适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静脉泵注Dex 0.5 μg/kg后以0.5 μg·kg-1·h-1速率维持可产生良好的镇静效果,且血流动力学较稳定、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构建ox-LDL特异性人血管平滑肌细胞cDNA消减文库。方法:35%ug/ml ox-LDL刺激培养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利用消减杂交技术,构建cDNA消减文库,并运用蓝白斑筛选和影印杂交进一步确定文库克隆的特异性。结果:成功构建ox-LDL特异性血管平滑肌细胞cDNA消减文库,约2000个白色克隆。影印杂交后共获82个差异表达克隆。结论:消减文库的构建为进一步克隆ox-LDL特异性基因cDNA片段和全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调查血液透析患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清钙和血清磷的水平,了解严重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的发病情况。方法选择血液透析治疗超过1年,行3次以上iPTH、Ca和P检查的患者,以血iPTH〉800ng/ml为界定点,分析严重的SHPT发病率与年龄、性别、透析龄、原发病(糖尿病或非糖尿病)、血清钙和血清磷的关系。结果139例患者中有27例是严重的SHPT患者,发病率为19.4%(27/139),它们拥有较长的透析龄(P〈0.05);其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糖尿病(P〈0.05),而且存在明显的高磷血症和高钙磷乘积(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钙磷乘积是严重的SHP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严重的SHPT的发病率与年龄、高钙磷乘积有关。因此,临床上必须早治疗,严格控制高磷血症。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培养基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3组:高糖DMEM培养基组(DMEM组);高糖DMEM/α-MEM培养基组(DMEM/α-MEM组);α-MEM培养基组(α-MEM组)。按常规方法采用上述3种培养基进行破骨细胞培养,培养5 d后,采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TRAP)染色观察各组破骨细胞的形成情况,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观察破骨细胞分化相关标志物NFATc-1、c-Fos和TRAF-6 mRNA的表达;培养11 d后采用甲苯胺蓝染色进行骨陷窝面积分析,观察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情况。结果 3组均可以观察到典型的TRAP+破骨细胞。与DMEM组相比,DMEM/α-MEM组、α-MEM组TRAP+破骨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1),但各组形态略有不同。在骨吸收功能上,与DMEM组和DMEM/α-MEM组相比,α-MEM组骨陷窝面积明显增加(P<0.01)。在破骨细胞分化相关调控因子表达上,与DMEM组相比,α-MEM组NFATc-1、c-Fos 和TRAF-6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P<0.05);DMEM/α-MEM组NFATc-1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c-Fos 和TRAF-6 mRNA表达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α-MEM组与DMEM/α-ME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糖DMEM培养基、高糖DMEM/α-MEM培养基、α-MEM培养基均可用于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诱导分化破骨细胞的实验;从破骨细胞数量、状态及功能来看,α-MEM培养基更适合做为破骨细胞分化培养基。  相似文献   
997.
骨折风险的预测指标除了骨密度(BMD)之外还有很多进展。国际临床骨密度学会(ISCD)于2015年就DXA与QCT非BMD测量在预测骨折危险性方面的应用,包括骨小梁评分数(TBS)和髋关节几何测量的专题召开了共识研讨会。此外,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QCT)分析的新进展包括有限元分析、髋关节QCT、髋关节类DXA测量和随机筛查没有包含在ISCD以前的共识内。本次会上讨论的主题由ISCD理事会和科学咨询委员会提出,旨在解决临床实际需求。骨密度测量领域的国际专家小组对专题工作组提交的报告进行了审核。本文为共识研讨会会议总结。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通过分析绝经后女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骨密度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探讨影响骨密度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64例绝经后女性RA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腰椎及股骨的平均骨密度(BMD)、骨代谢指标、实验室检查指标,根据骨密度分为骨质疏松组和非骨质疏松组,比较临床资料并分析可能影响骨密度的因素。结果 64例患者平均年龄(58. 47 ±5.81) 岁,平均病程5.5(2.0,12.0)年。骨质疏松比例为62.5% (40/64)。骨质疏松组的绝经时间、ESR、纤维蛋白原、DAS28高于非骨质疏松组,绝经年龄、体重、BMI、ALB、DMARDs及抗骨吸收药物使用率低于非骨质疏松组,病程2年以上的患者骨质疏松发病率较高,其炎症指标亦高于同病程非骨质疏松组。简单相关分析提示BMD与绝经年龄、体重、BMI、ALB正相关,与 DAS28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绝经年龄(OR = 4. 750,95%CI:1. 30247. 327,P = 0. 018)是影响绝经后女性RA患者 BMD的独立因素。多重线性回归方程提示BMD与BMI正相关,与DAS28负相关。结论 绝经后RA患者BMD受绝经年龄、BMI、DAS28的影响。绝经年龄是影响绝经后女性RA患者BMD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999.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