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3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61.
青霉素的发现开启了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新篇章,同时也打响了一场人类与细菌耐药的战役.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也迅速成为一个普遍问题,新的耐药菌伴随新的抗菌药物的应用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62.
应提高对产碳青霉烯酶"超级细菌"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被认为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最有效的抗菌药物,随着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的增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增加,其耐药的主要机制是细菌产生碳青霉烯酶(carbapenemases).  相似文献   
63.
目的了解2010年中国不同地区14所医院呼吸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14所教学医院(12所综合性医院,2所儿童医院)按照统一的方案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及E试验法,按照美国CLSI 2010年版标准判读结果,用WHONET 5.4软件统计分析呼吸道标本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14所医院呼吸道标本共分离出细菌22 43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83.2%,革兰阳性菌占16.8%。下呼吸道常见细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18.0%)、铜绿假单胞菌(17.0%)、肺炎克雷伯菌(14.2%)、金葡菌(10.9%),上呼吸道标本常见分离菌为化脓性链球菌(20.1%)、金葡菌(14.8%)、肺炎克雷伯菌(13.2%)。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主要分离自门诊及儿童患者。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儿童分离株中肺炎链球菌青霉素不敏感株(PRSP、PISP)检出率分别为13.2%、16.7%,明显高于成人分离株(2.9%、3.3%),化脓性链球菌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高度敏感,肺炎链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70%,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万古霉素、利奈唑胺仍保持较高敏感性。流感嗜血杆菌儿童株和成人株β内酰胺酶检出率分别为23.1%和34.1%,对阿奇霉素、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敏感率>90%。金葡菌中未检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株,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检出率为59.7%。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最敏感(耐药率<6%),其次为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ICU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为25%。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50%,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耐药率<30%。ICU分离菌耐药性高于非ICU菌株。结论本次临床分离的呼吸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细菌耐药现象严重,特别是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的增高,应引起各医院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4.
目的监测2008年我国不同地区15所教学医院医院感染患者中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方法按设计方案收集非重复的1 357株医院感染患者中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菌株经中心实验室复核后,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15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数据输入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敏感率较高的药物有美罗培南(97.6%~100%)、帕尼培南(79.8%~98.4%)、亚胺培南(64.9%~98.1%)、厄他培南(91.3%~97.4%)、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7.2%~97.4%)、头孢美唑(82.1%~97.0%)和阿米卡星(89.9%~93.8%)。肠杆菌属细菌敏感率较高的抗菌药物有美罗培南(98.7%)、帕尼培南(96.4%)、亚胺培南(95.4%)和阿米卡星(85.7%)。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和黏质沙雷菌敏感率较高的药物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92.0%~10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93.1%~99.1%)、阿米卡星(89.0%~94.3%)和头孢吡肟(86.2%~93.1%)。结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对医院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保持了较高的抗菌活性,头孢美唑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65.
提高临床抗感染疗效的关键是正确诊断,包括感染的诊断、病原菌的诊断和耐药性的诊断.面对日益复杂的病原菌和耐药性,临床与实验室应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努力提高病原菌的诊断水平,正确报告和解读微生物检验报告,阐明细菌耐药机制,积极探索多重耐药菌的治疗方法;同时充分利用炎性指标的指导价值,努力提高抗感染水平.  相似文献   
66.
正确认识产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的超级细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级细菌"是指对其有效治疗药物几乎均耐药的细菌.目前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主要"超级细菌"有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万古霉素耐药金黄色匍萄球菌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新的"超级细菌"不断出现,须规范抗菌药物使用,加强"超级细菌"监测和医院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67.
浙江省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SHV型β-内酰胺酶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和单环酰胺类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 ,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xtended spectrum β lactamases ,ESBLs)在革兰阴性杆菌中产生率不断增加 ,ESBLs种类也不断增加 ,至 2 0 0 0年 6月 ,已发现近 10 0种ESBLs亚型〔1〕,其中TEM型有 6 7种 ,SHV型有 2 4种 ,非TEM非SHV型有 2 0多种。TEM和SHV型分别由广谱酶TEM 1、TEM 2和SHV 1编码基因中 1~ 5个位点发生点突变而来。各国各地区流行的ESBLs亚型各不相同〔2〕。我们对…  相似文献   
68.
目的:通过检测血浆内毒素水平,探讨烧伤病人内毒素血症出现的规律及其与临床征象、治疗措施的相互关系。方法:随机选择33例住院病人,平均烧伤面积48.5%,Ⅲ°面积14.7%,定期采集静脉血用鲎试验的偶氮显色定量法检测血浆内毒素含量,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内毒素血症(>40ng/l)总发生率92/192(48%),烧伤3天后与Ⅲ°面积、体温呈正相关,与中性白细胞%呈负相关。三例特大面积烧伤病人伤后40~50天内毒素水平再次呈现高峰。结论:鉴于影响内毒素血症的临床因素及其引起的机体反应均较复杂,其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9.
目的建立一个稳定、简易、经济且在病理学,细菌学都与临床相接近的细菌性腹膜炎模型.方法以10?SO4肉汤作佐剂,用1×108、3×108、1×109、4×109cfu/ml5个浓度的大肠杆菌家免腹腔注射,观察家兔一般情况、体温、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变化,记录死亡时间,存活家兔第10天处死,取大网膜病理检查.结果5组家兔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与给菌前比较有明显变化.3×108cfu/ml组的死亡率适中(45%),而且各个时间段均有死亡,体温升高持续时间最长,大网膜病理检查示有不同程度炎症细胞浸润,部分有脓肿形成.结论以10?SO4肉汤作佐剂,用3×108cfu/ml的大肠杆菌腹腔注射家兔后,可以得到一个感染程度适中,病理改变和临床相似,可比性强,重复性好的细菌性腹膜炎模型.  相似文献   
70.
目的通过对血液科病房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致3例血流感染病例的调查及感控干预,为预防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3年6月事件发生期间设定为A组107例,2013年7月-12月设置为B组629例,2014年设置为C组1 081例,2015年设置为D组1 161例;对2013年6月3例CRKP致血流感染的患者进行临床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并采取消毒隔离等干预措施,根据事件发生期、干预后分组并追踪30个月,运用χ~2检验分析不同组间感染发生率差异。结果 3例菌株属同一基因克隆,经启动消毒隔离等干预措施,观察干预后仅发生1例CRKP新病例,事件发生期、干预后CRK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暴发流行事件。结论接触传播是此次事件的主要疑似因素;落实接触隔离措施、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环境及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强化终末消毒,将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