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8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评价MRI增强T2WI FLAIR序列在病毒性脑膜炎诊断中的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经临床确诊的27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男性15例,女性12例,年龄13~58岁,平均年龄(31.52±5.37) 岁。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24例,头痛23例。结果:病毒性脑膜炎T2WI FLAIR序列多表现为脑沟、裂、池信号增高,增强后表现为软脑膜或硬脑膜的均匀强化,多为脑回样、环状强化。27例脑膜炎患者中T2WI FLAIR增强上显示病变强化者有22例,在增强T1WI图像上显示病变强化者有15例,两者检出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3,P=0.04)。结论:增强T2WI FLAIR 序列对于病毒性脑膜炎的显示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同时,具有早期诊断病毒性脑膜炎病变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72.
经下腔静脉肝内穿刺介入操作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下腔静脉(IVC)肝内穿刺介入操作,包括肝静脉造影、第二肝门重建术(RSHH)和直接肝内门腔分流术(DIPS)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IVC肝内穿刺介入操作,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1例成功行经IVC内穿刺操作,①经IVC肝内穿刺肝静脉造影及第二肝门重建术;其中7例行第二肝门重建术,术后门脉高压症状明显改善5例,轻度改善2例;1例IVC阻塞症状轻度改善;4例消化道出血患中,3例术后8个月-3年均再无发生,1例术后1个月再发急性出血;另2例只行肝静脉造影;②直接肝内门腔分流术:共2例,术后门脉高压症状均明显改善,分别于术后2年及4牛肉 未发生消化道出血。结论:①经IVC肝内穿刺肝静脉造影可准确评价肝静脉和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状况;②经IVC途径的第二肝门重建术穿刺安全,成功率高。重建通道效果明确,术后狭窄少;③DIPS优点是穿刺安全简便,分流效果好。保护正常肝静脉,减少胆道损伤,术后狭窄少。  相似文献   
73.
目的 了解肝细胞癌(HCC)在低场MRI上的边缘形态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分析33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在术前MRI的边缘形态并对24例标本MRI与病理基础对照研究。结果 ① 33例HCC术前MRI的132个边缘方位在T  相似文献   
74.
笔者报告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部囊状淋巴管瘤CT及超声表现,指出CT上肿瘤是沿腹部纵轴走向的长袋状囊性肿块,壁薄密度均匀,可含脂类物质。超声上呈囊状无回声暗区,内可有分隔。文中还讨论了腹部囊状淋巴管瘤需与网膜或肠系膜囊性病变及腹膜后囊性病变相鉴别的问题。  相似文献   
75.
MRI减影和MR DSA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减影技术用于MRI和MRA的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对65例各部位病灶作T1WIMR增强前后的数字减影,以及27例次各部位病灶作MRDSA.由三位主治医师分别观察和分析减影的效果.结果92例次MRI减影和MRDSA中,减影成功者88例次(95%).三位主治医师的观察结果一致.42例T1WI平扫显示为高信号或为含高信号区域的病灶,其中25例(60%)减影前不能判断有否增强或(和)难以明确增强区域的大小;减影后,全部病灶均能作出明确的判断.27例次MRDSA中24例(90%)在观察细小血管方面明确优于未作减影的MRA.结论MRI减影方便易行而颇有用处.对T1WI高信号病灶的增强与否和增强区域大小的判断帮助很大.MRDSA对细小血管的显示和判断有否肿瘤染色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技术.  相似文献   
76.
软骨修补术是治疗关节软骨损伤的有效手段,MR成像在关节软骨显示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优势,本文综述了膝关节软骨损伤及修补术后MR成像方法及表现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7.
静脉膀胱造影CT仿真内窥镜的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静脉膀胱造影CT仿真内窥镜 (CTVE)成像技术的可行性 ,并与空气CTVE成像技术比较 ,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 )应用相同的扫描条件对充盈不同浓度的高密度对比剂 (将 76 %的泛影葡胺稀释成 1 / 8,1 / 1 2 ,1 / 1 6 ,1 / 32 ,1 / 4 8,1 / 64 ,1 / 1 2 8)、水、空气的直肠内模拟隆起性病变行螺旋CT容积扫描 ,经工作站软件处理获得CTVE图像 ,相互间进行比较 ;(2 )对 30例患者 ,经肘静脉注射对比剂 30min后行膀胱CT容积扫描 ,亦经软件处理获得膀胱CTVE图像 ,并与纤维膀胱镜和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1 )以不同浓度高密度对比剂和空气为对比剂进行三维重建均可获得清晰的CTVE图像 ,以水作对比剂未能重建出满意的CTVE图像。 (2 )不同浓度的高密度对比剂之间及其与空气之间重建出的CTVE图像整体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F =1 59 95 ,P <0 0 5) ,较低浓度高密度对比剂 (1 / 32~ 1 / 1 2 8)重建出的CTVE图像对直径 2~ 3mm的病灶显示较好 ;对直径 5mm及其以上的病灶各组间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3)静脉膀胱造影 2 6例获得满意的CTVE图像 ,能显示输尿管内口 ,检出病灶直径最小者为 3mm。 2例CTVE图像欠佳 ,2例未重建出CTVE图像。结论高密度对比剂CTVE成像能达到空气CTVE成像同等效果 ,且一定范围内的低浓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利用标本MR扫描进行肝细胞癌征象学研究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对15例手术切除的HCC标本进行MR扫描,并与术前MR检查资料作MR征象的对照分析,比较其一致性。结果:①116个瘤内均匀信号区:T_1WI稍低,T_2WI稍高信号、T_1WI等,T_2WI稍高信号、T_1WI,T_2WI均为稍高信号三组信号强度配对的相同率分别是88.7%、69.7%和100%;②112个不同形态的瘤内异常信号区:片状、条状、斑点状的相同率分别是100%、87.0%和81.0%;③106个MR上肿瘤边缘形态:边缘清楚无分叶、边缘清楚伴分叶、边缘不清的相同率分别是96.2%、56.0%和67.9%。结论:HCC术后标本MR扫描与术前MR扫描所表现的MR征象基本相同,可以用MR标本扫描来进行HCC的MR征象一病理基础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79.
经下腔静脉肝后段肝内穿刺介入的相关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经下腔静脉肝后段(PIVC)肝内穿刺进行介入操作的安全性,为第2肝门重建术和 直接肝内门腔分流术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31例正常下腔静脉肝后段及肝脏的离体标本进行解剖学观察,了解下腔静脉肝后段和肝静脉的相关解剖结构特点.结果:(1)下腔静脉肝后段:长度(7.01±1.30)cm;经下腔静脉肝后段肝内穿刺安全范围是(5.43±1.23)cm,95%可信区间是3.02~7.84 cm.(2)肝静脉:上组:肝右静脉、肝中静脉及肝左静脉的直径分别是(15.3±3.6)、(8.7±1.9)和(9.3±1.8)mm.肝左静脉与肝中静脉共同开口于下腔静脉90.3%(28例);3支静脉分别开口于下腔静脉9.7%(3例);下组肝小静脉:不同直径的肝小静脉(≥10mm、10~5mm、≤5mm)的肝小静脉构成比分别是5.0%(11条)、24.0%(52条)和71.0%;标本出现率分别是35.5%(11例)、87.1%(27例)和96.8%(30例);RIVC分布位置分别是右侧壁下份、右侧壁及前壁下份、前壁及左壁下份.(3)模拟测量比较常规TIPS穿刺距离和DIPS穿刺距离:经RHV和经MHV的TIPS穿刺距离分别是(38.6±8.1)mm和(46.6±8.2)mm.DIPS穿刺距离是(31.2±7.9)mm.TIPS与DIPS三组模拟测量穿刺距离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DIPS穿刺距离最短,以经MHV的TIPS穿刺距离最长.结论:(1)在下腔静脉肝后段有(54.3±12.3)mm的安全穿刺范围;(2)下腔静脉肝后段下份不同直径的下组肝小静脉,其直径越小,出现率越高,数量越多;(3)DIPS的穿刺距离最短,经MHV常规TIPS穿刺距离最长.  相似文献   
80.
肝动脉栓塞术的磁共振灌注成像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MR灌注成像定量检测肝动脉栓塞前后肝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应用价值。【方法】对8头健康实验家猪行肝动脉栓塞术,分别于栓塞前及栓塞后3 d和1周行肝脏MR灌注扫描,计算肝脏各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实验家猪肝动脉栓塞前及栓塞后3 d和1周的各项MR灌注测量肝脏血流参数中,HAP。PVP。THBF。PVI及DV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0.002,0.000,0.000和0.008),MT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17);(2)肝动脉栓塞后不同时间肝脏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特点:① 术后3 d实验家猪HAP较术前明显减低,PVI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6,0.005),而 PVP。THBF。MTT和DV较术前稍有增加,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222。1.000。0.508和0.284);② 术后1周实验家猪HAP。DV和MTT较术后3 d有所增加,PVI较之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1.000。0.170。1.000和1.000),而PVP和THBF较术后3 d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8和0.005);③术后1周实验家猪PVP。THBF和DV较正常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1。0.013和0.038),而HAP。PVI及MTT较术前稍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96。0.177和0.078)。【结论】 肝脏MR灌注成像能较准确地测定肝脏血流动力学参数,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动脉栓塞术后肝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