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8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1.
肿瘤TNM分期系统是评价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金标准和制定治疗方案的依据~[1]。分期越晚,术后局部复发率越高,Duke’s B、C期肿瘤复发率高于A期~[2]。随着肿瘤分期的准确性逐渐提高以及外科手术方案优化、辅助性放化疗的应用,直肠癌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升高,但肿瘤局部复发依然是影响直肠癌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3]。淋巴结转移与直肠癌术后复发密切相关。约30%~40%直肠癌患者伴淋巴结转移,其中约40%发生于肠系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新西兰成年白兔膝关节髌骨骨腱接点重接模型MR扫描方法和表现。方法 20只成年兔左膝髌骨骨腱接点损伤修复分别于术后2周、4周行MR横断、矢状、冠状面扫描,扫描序列包括SET_1WI、GET_1WI、GET_2WI和STIR序列,分析MR表现。结果成年白兔左膝髌骨骨腱接点损伤修复模型术后2周MR可见髌骨骨腱接点重接区域结构模糊,髌韧带下1/4段肿胀;术后4周见髌骨清晰,髌韧带上3/4段轮廓可辨,髌韧带下1/4段水肿减轻,张力良好。结论 MR可显示兔膝关节髌骨骨腱接点重接术后早期变化,可望应用于长期观察髌骨骨腱接点重接修复的影像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背景抑制弥散加权成像(DWIBS)在子宫颈癌转移性淋巴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全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的25例子宫颈癌术前病例。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子宫颈癌原发病灶及转移性、非转移性淋巴结的ADC值;采用两组随机对照t检验对转移性及非转移性淋巴结的ADC值、长径、短径及短径/长径比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5例子宫颈癌病例中原发病灶25个,转移性淋巴结17个,非转移性淋巴结140个,均经手术病理证实;(2)子宫颈癌原发灶、转移性淋巴结和非转移性淋巴结三者之间的ADC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7.93,P=0.001)。子宫颈癌原发灶与转移性淋巴结的ADC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75,P=0.456),子宫颈癌原发灶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ADC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4.68,P0.001);(3)转移性及非转移性淋巴结ADC值分别为(0.86±0.36)×10~(-3)mm~2/s和(1.12±0.34)×10~(-3)mm~2/s,长径分别为1.51±0.41cm和1.19±0.36cm,短径分别为1.16±0.35cm和0.77±0.22cm,短径/长径比率分别为0.78±0.17和0.68±0.19,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3.0T磁共振DWIBS的ADC值测量能够定量反映转移性及非转移性淋巴结的弥散受限程度,结合淋巴结的短径、长径等综合评价可以提高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单倍剂量增强MR主动脉造影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单倍剂量增强磁共振主动脉造影(CEMRA)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8例健康成人行循环时间(TT)和主动脉强化峰值持续时间(DPE)测试,比较2ml/s、3ml/s2种注射速度时TT、主动脉峰值信号(SPE)、DPE和DPE与注射时间(TI)的差值(ΔT);正常志愿者分2组,每组10例,分别以2ml/s、3ml/s的注射速度作三维稳态快速激发序列(3DFISP)的单倍剂量CEMRA,比较不同注射速度CEMRA原始图的信噪比及CEMRA影像;15例主动脉病变患者行3ml/s注射速度的单倍剂量CEMRA。结果2ml/s与3ml/s注射速度下分别测得TT为(9.6±1.7)s和(7.6±1.5)s,SPE为92.0±10.5和113.0±7.6,DPE为(11.5±1.5)s和(8.5±0.5)s及ΔT为(4.8±0.9)s和(4.0±0.2)s,CEMRA信噪比为60±2和80±2,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15例主动脉病变的单倍剂量CEMRA图像清晰,主动脉病变的大小、范围及主动脉各大分支动脉显示清楚。结论单倍剂量CEMRA在理论上和技术上可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前瞻性评价半傅立叶单次激发快速SE(HASTE)序列三维磁共振胆管成像(3D MRC)在胆管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102例胆管疾病患者和20例正常成人行HASTE序列单次屏气3DMRC检查,对照分析患者的3D MRC表现与手术结果。结果 HASTE序列2D MRC能清晰显示各类胆管病变的形态改变。3D MRC诊断胆管炎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与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98%,诊断胆管结石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99%,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为96%,诊断胆管恶性梗阻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97%,阳性预测值95%,阴性预测值94%,可显示胆总管癌和肝门胆管癌癌肿的位置,大小与侵犯范围,结论 HASTE序列3D MRC是诊断胆管病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利用磁共振成像(MRI)的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观察子宫恶性肿瘤的弥散受限程度。方法: 采用3.0 T磁共振成像仪,对子宫颈癌病例及正常子宫颈对照组、子宫内膜癌病例及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进行常规MRI及DWI扫描,测量其表观弥散系数(ADC),并对子宫颈癌与正常子宫颈、子宫内膜癌与正常子宫内膜的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37例子宫颈癌和16例正常子宫颈的ADC值分别为(0.92±0.20)×10-3 mm2/s和(1.26±0.24)×10-3 mm2/s,子宫颈癌和正常子宫颈2组ADC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2)14例子宫内膜癌和14例正常子宫内膜的ADC值分别为(0.87±0.17)×10-3 mm2/s和 (1.34±0.26)×10-3 mm2/s,子宫内膜癌和正常子宫内膜2组ADC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较正常子宫组织弥散受限,3.0T磁共振DWI的ADC值测量能够定量反映子宫恶性肿瘤的弥散受限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家兔脊椎与脊髓结构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和表现。方法对17只健康家兔的脊椎与脊髓结构进行磁共振矢状面和横断面检查,并总结分析其成像方法和表现。结果17只家兔在全麻下采用高场MRI扫描仪、头线圈、薄层扫描,均成功完成脊椎与脊髓结构的磁共振检查,选用体重≥2.0kg的家兔和采用仰卧体位有利于脊椎与脊髓结构的显示。结论应用磁共振成像检查家兔的脊椎与脊髓结构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今后可用来研究家兔脊椎与脊髓病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和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囊性结构及实性成分的CT影像学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经病理证实为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和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瘤患者CT影像资料。结果 胰腺浆液性囊腺瘤16例,单囊者7例,多囊且数目小于6个者2例,大于或等于6个者7例;最大囊直径小于2 cm者6例,大于或等于2 cm者10例;囊壁平均厚度1.5 mm(1.0~1.9 mm);有实性成分者14例,CT增强扫描动脉期轻度强化3例,中度强化7例,明显强化4例,门脉期轻度强化3例,中度强化3例,明显强化8例,动脉期与门脉期强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10例,单囊者7例,多囊且数目小于6个者2例,超过6个者1例;最大囊直径小于2cm者4例,大于或等于2 cm者6例;囊壁平均厚度2.2 mm(1.1~3.0 mm);有实性成分者8例,CT增强扫描动脉期轻度强化2例,中度强化5例,明显强化1例,门脉期无强化1例,轻度强化2例,中度强化2例,明显强化3例,动脉期与门脉期强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病例囊壁厚度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1),3例出现中央瘢痕钙化者均为浆液性囊腺瘤,两组病例实性成分双期增强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动脉期=0.521、P门脉期=0.301)。结论 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和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囊壁厚度及囊内中央瘢痕钙化对此类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实性成分在CT双期增强中强化程度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从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体液中转运出代谢废物和多余水的透析方式^[1-4].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肾功能替代疗法之一。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新型腹透液的不断涌现,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直肠癌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其与病理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3.0T 磁共振背景抑制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withbackground suppression,DWIBS)对直肠癌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其肿瘤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coefficient,ADC)值与病理的相关关系.方法 收集42 例直肠癌患者术前盆腔常规MRI 及DWI 的扫描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直肠癌切除并病理组织学检查.测量肿瘤及正常直肠肠壁的ADC 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直肠癌组与对照组的ADC 值分别为(0.76 ± 0.11) × 10-3mm2/s 和(1.22± 0.16) × 10-3 mm2/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鉴别直肠癌与正常直肠肠壁的ADC值的最佳分界值为0.96 × 10-3 mm2/s,敏感性为95.2%,特异性为97.6%.(2)1 例高分化,33 例中分化及5 例低分化直肠腺癌的ADC 值分别为0.78 × 10-3 mm2/s,(0.75 ± 0.12) × 10-3 mm2/s 及(0.77 ± 0.11)×10-3 mm2/s.中分化与低分化直肠腺癌的ADC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3.0T 磁共振DWI 能提高直肠癌的检出率,直肠癌原发灶的ADC 值明显低于正常直肠肠壁的ADC 值,不同分化程度的直肠腺癌的ADC 值间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