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74篇
  免费   965篇
  国内免费   475篇
医药卫生   21914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352篇
  2022年   369篇
  2021年   298篇
  2020年   341篇
  2019年   401篇
  2018年   357篇
  2017年   249篇
  2016年   316篇
  2015年   314篇
  2014年   984篇
  2013年   762篇
  2012年   775篇
  2011年   823篇
  2010年   886篇
  2009年   868篇
  2008年   835篇
  2007年   995篇
  2006年   1020篇
  2005年   1149篇
  2004年   970篇
  2003年   773篇
  2002年   623篇
  2001年   652篇
  2000年   655篇
  1999年   696篇
  1998年   610篇
  1997年   563篇
  1996年   559篇
  1995年   500篇
  1994年   459篇
  1993年   324篇
  1992年   319篇
  1991年   305篇
  1990年   310篇
  1989年   211篇
  1988年   148篇
  1987年   145篇
  1986年   121篇
  1985年   114篇
  1984年   112篇
  1983年   106篇
  1982年   99篇
  1981年   79篇
  1980年   57篇
  1979年   45篇
  1978年   28篇
  1977年   25篇
  1975年   18篇
  1974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91.
肝纤维化是一组临床和病理综合征 ,其自然转归通常缓慢 ,但是一种主动性病变过程 ,常见进行性炎症活动 ,并伴有发展为肝硬化及肝细胞癌的危险性增加。肝纤维化的治疗与慢性肝炎的总体治疗原则类同 ,涉及祛除病因 ,调整免疫 ,抑制肝细胞炎症 ,防止肝细胞损伤及坏死 ,阻抑细胞外基质(ECM )的增生与沉积 ,促进ECM降解 ,改善微循环及代谢障碍 ,减少并发症 (如门脉高压形成 )等多环节。近来强调抗肝纤维化有其特定涵义 ,应体现对肝纤维化显型表达要素及致纤维化循环 (fibrogeniccircle)的基本动力学改变有直接干预作用 ,临床治疗应满足安全、有效并对肝脏具有特异性靶向要求。据此 ,药物  相似文献   
992.
肝纤维化的治疗及其疗效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纤维化是一组临床和病理综合征 ,其自然转归通常缓慢 ,但是一种主动性病变过程 ,常见进行性炎症活动 ,并伴有发展为肝硬化及肝细胞癌的危险性增加。肝纤维化的治疗与慢性肝炎的总体治疗原则类同 ,涉及祛除病因 ,调整免疫 ,抑制肝细胞炎症 ,防止肝细胞损伤及坏死 ,阻抑细胞外基质(ECM )的增生与沉积 ,促进ECM降解 ,改善微循环及代谢障碍 ,减少并发症 (如门脉高压形成 )等多环节。近来强调抗肝纤维化有其特定涵义 ,应体现对肝纤维化显型表达要素及致纤维化循环 (fibrogeniccircle)的基本动力学改变有直接干预作用 ,临床治疗应满足安全、有效并对肝脏具有特异性靶向要求。据此 ,药物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巨大儿的临床特点、产前诊断、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方法收集1999年1月-2004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巨大儿病例100例(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分娩正常体重儿80例作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自然产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分娩并发症53例(53.0%)高于对照组18例(22.5%)(P〈0.05)。结论对巨大儿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尽量减少因巨大儿引起的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994.
杨桂芝  曾海金  肖康飞  韦清蓉 《广西医学》2008,30(11):1813-1815
目的 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及其意义.方法 将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接受健康教育后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用药及饮食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施临床路径有助于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饮食依从性及自我保健能力,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995.
淋巴结转移是最早发生的肿瘤细胞播散的现象之一,肿瘤淋巴道转移机制与肿瘤新生淋巴管(淋巴管新生)研究成为继血管生成机理研究的前沿领域[1].新近研究表明许多肿瘤存在新生淋巴管机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D(VEGF-D)及其受体VEGFR-3是重要的促淋巴管生成因子,与肿瘤淋巴管播散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6.
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6例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使用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所有46例患者均经正规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无明显疗效均采用微创手术摘除突出椎间盘。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年,平均16个月,本组优34例,良9例。疗效优良者已恢复日常工作。结论微创手术摘除突出椎间盘具有损伤小、基本不破坏脊柱的稳定性、术后恢复快、患者容易接受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现察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200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男61例,女39例;年龄(59±10)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61例,胃溃疡(GU)39例,给予雷贝拉喳10mg、左氧氟沙星200mg及阿莫西林1 000mg,2次/d口服.B组,男58例,女42例;年龄(58±9)岁;DU 59例,GU 41例,给予奥美拉唑20mg、克拉霉素500mg及阿莫西林1 000mg,2次/d口服.疗程均为10d.疗程结束后4用复查胃镜及Hp.结果 A、B二组抗Hp治疗结束后4用,Hp根除率各为91%、80%(P<0.05),溃疡的愈合率分别为94%、84%(P<0.05).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雷贝拉哇、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新三联疗法具有Hp根除丰高、不良反应少、溃疡愈合迅速、疗程短等优点,是目前治疗Hp阳性溃疡及根除Hp较为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对独立学院与其母体院校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对比性分析发现,经过一个教学周期,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基本赶上母体院校,提示独立学院良好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全面提升了其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为独立学院学生的成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基础。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31铡患者46个椎体,其中胸椎18个,腰椎28个。在透视监控下经皮穿刺,经椎弓根人路,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结果椎体容积由术前的(21.8±8.4)cm^3增至术后的(24.5±6.4)cm^3,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例术后2d能佩戴腰围下床活动。31例病人疼痛在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缓解,疼痛强度评价的视觉类比评分术后48h为(2.4±3.5)分,较术前(8.2±1.4)分显著下降(P〈0.01)。24例患者术后3d出院,5例患者术后7d出院,2例患者术后14d出院。5个椎体(12.2%)发生骨水泥外溢。术后随访8~18个月,平均14个月,无椎体塌陷、疼痛复发,无神经根及脊髓损伤。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比较安全、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及有效缓解疼痛和稳定椎体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北京儿童医院2001年4月-2007年8月诊断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42例患儿进行分析,内容包括患儿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病因、肺功能改变、影像学改变、治疗及随访预后等方面.结果 42例患儿(男31例,女11例)诊断时年龄最小的7个月,最大的12岁2个月,均以持续咳嗽、喘息为主要表现.肺部体征有喘鸣音及湿性啰音.病因为感染后32例(76.2%),其中考虑为腺病毒肺炎者8例(占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25%),考虑为麻疹肺炎者7例(占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21.9%),考虑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者2例(占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6.2%).病因为Steven-Johnson综合征的4例(9.5%).骨髓移植后1例(2.4%).肺功能表现为小气道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35例(89.7%),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4例(10.3%).肺CT有典型的马赛克灌注征者34例(81.0%),支气管扩张14例(33.3%),支气管壁增厚14例(33.3%),肺不张4例(9.5%),合并Swyer-James综合征2例(4.8%).所有患儿均予皮质醇激素、小剂量红霉素或阿奇霉素口服治疗,辅以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吸入,或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口服治疗.随访1个月至5年,除2例临床表现及影像检查、肺功能有一定程度好转外,其余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加重,死亡1例.结论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多为感染后起病,其特征性的临床、影像学和肺功能表现基本可以确定诊断.该病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