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1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01.
目的探索经鼻、食管引流及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食管胸腔瘘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7例[男5例,女2例,年龄46~75岁,平均(56±6.7)岁]放疗术后食管胸腔瘘患者,采用5F猪尾巴多侧孔导管经鼻、食管及瘘口行胸腔引流,并利用食管覆膜内支架封堵食管瘘口。术后经引流导管定时冲洗、闭室引流脓腔,定期复查食管及脓腔造影。结果所有患者引流导管及堵瘘支架植入均获得成功;持续引流第2天,患者精神状况明显好转,体温开始下降,其后引流液逐渐减少。引流、冲洗脓腔持续12~22 d,平均15 d;术后多次复查食管造影未发现瘘口复发,拔管前引流管造影提示脓腔明显变小或闭塞、液气胸得到明显控制,拔管后食管造影示瘘口封堵满意、支架完全复张,未见明显移位、狭窄等征象。结论经鼻、食管引流及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食管癌放疗术后胸腔瘘是可行的、安全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联合运用超声及X线引导穿刺在恶性胆道梗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经病理组织学或影像学证实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A、B两组,接受介入治疗,包括胆管外引流术及胆道支架置入术;A组采用传统的X线引导,B组采用超声及X线联合引导。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穿刺次数、穿刺过程中的透视时间、对比剂用量、手术失血量、胆道出血例数、术后血清总胆红素下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分别为(431.7±125.3)μmol/L及(427.5±128.2)μmol/L(P>0.05)。两组患者均穿刺成功并完成后续介入治疗,穿刺次数分别为(4.9±2.2)次及(1.2±0.4)次(P<0.001),穿刺过程透视时间分别为(191.0±67.2)s及(26.8±5.5)s(P<0.001),对比剂用量分别为(34.6±6.5)ml及(10.2±2.4)ml(P<0.001),手术失血量分别为(56.3±21.7)ml及(10.8±3.5)ml(P<0.001)。胆道出血例数分别为8例及0例(P<0.005),术后1周血清总胆红素分别为(79.0±20.6)μmol/L及(57.9±21.7)μmol/L(P<0.001)。结论 在恶性胆道梗阻的介入治疗中联合运用超声及X线引导穿刺可以明显降低穿刺次数、透视时间、对比剂用量、手术失血量及胆道出血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3.
经皮腰椎间盘切割术的远期疗效与生活质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经皮腰椎间盘切割术(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远期疗效与生活质量,探讨影响PLD远期疗效的因素.方法 采用查阅原始病案、信函、电话与走访相结合的随访方式,对2000年1月-2002年3月在我院接受PLD治疗的129例患者进行远期随访研究.收集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并对所有的患者通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JOA腰痛疗效评定标准以及SF-36量表进行问卷评分,对未回信者通过电话或走访进行问卷评分,使用Wilcoxon's rank sum test、Chi-square test等统计方法对随访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随访到108例患者(随访率83.7%),有效问卷104份;平均随访期为(6.6±0.7)年,远期ODI均分为6.97分(总分45分),疗效优良率(ODI<20%)为71.2%;回信患者的JOA均分为(23.66±5.72)分(总分29分);所有患者的SF-36总均分为(75.88±25.57)分(总分100分),其中部分纬度的评分与ODI评分具有相关性;随访期内共有9例(8.3%)患者因疗效差而接受外科手术,未见与PLD相关的并发症;年龄、病程、出院时疗效等可能是影响远期疗效的因素.结论 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且稳定的特点,远期疗效及生活质量受较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研究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功能康复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浙江省湖州市中医院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114例.其中,旋前外旋型38例,中旋后内收型30例,旋前背屈型24例,旋后外旋型2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踝关节早期处理、切开复位、手术治疗、术后功能锻炼.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在随访114例患者中,患者优84例,良20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为91.23%(104/114).结论 及时对踝关节周围韧带进行处理是踝关节骨折治疗的关键.踝关节的手术治疗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选择性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经皮无水酒精注射(PEI)治疗乏血供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肝穿刺活检、CT增强及DSA检查为乏血供的肝癌50例,其中25例(联合治疗组)行TACE联合PEI治疗,25例(对照组)仅行TACE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AFP转阴率及1年、2年生存率。结果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8%和52%,AFP转阴率分别为84%和48%,1年生存率分别为92%和68%,2年生存率分别为68%和32%。两组治疗有效率、AFP及患者1年、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PEI治疗乏血供肝癌安全、经济,可以提高TACE的疗效,特别对于小于3 cm的肿瘤,可以提高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的安全性、临床疗效,探讨术中先行椎体骨静脉造影是否能降低骨水泥(PMMA)渗漏的发生及提高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3月至2010年1月,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放射科治疗椎体血管瘤患者45例共53节,均有不同程度胸背部或腰背部疼痛,其中马尾受压瘫痪1例,椎体压缩骨折3例.分为两组:A组为先行椎体骨静脉造影后再注入PMMA共23例27节椎体;B组为直接注入PMMA 22例26节.PVP后1~3 dCT复查观察PMMA分布及有无椎体周围渗漏.比较两组疗效、PMMA渗漏情况、注入量、手术成本及术中X线辐射时间.结果 PVP技术成功率100%,PMMA平均注入量3.96 ml.随访6个月~5年,除A组初期1例无效外,余44例术后1周疼痛均有改善,术后1、3个月疼痛进一步减轻,6个月及1年疗效均保持稳定,CR、PR和NR分别为84.5%、13.3%、2.2%.6个月时,A组有效率为95.7%,B组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3).CT证实PMMA椎旁渗漏共有8节,均无临床症状,其中A组有6节,B组有2节(P=0.140).A组平均注入PMMA量为3.70 ml,B组为4.23 ml(P=0.157);A组平均手术费用为7.24千元/节,B组为5.84千元/节(P=0.000),B组比A组节省约1.4千元/节;A组平均X线照射时间为13.28 min,B组为8.78 min(P=0.000),B组比A组减少约4.5 min.结论 PVP为椎体血管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技术要领为经血管瘤侧椎弓根穿刺,PMMA应完全充填血管瘤并部分超出其边缘;椎体骨静脉造影不能提高PVP疗效和安全性,相反增加了手术成本和X线照射时间.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改良法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重度压缩骨折的可行性、疗效及椎体高度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改良法PVP治疗的36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并46节重度压缩骨折椎体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患者术前接受二维CT及MR检查。术中采用单侧跨中线穿刺,注射骨水泥前摒弃椎体骨静脉造影。术后1日复查二维CT。于CT矢状面图像测量椎体高度,并比较PVP术前及术后椎体前缘、中央和后缘的高度变化。结果 36例患者采用单侧跨中线穿刺治疗全部成功,椎体前缘、中央、后缘恢复高度分别为(2.37±2.10)mm、(2.61±2.21)mm、(0.23±0.44)mm。随访1~29个月,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和无效(NR)例数分别为27例、8例、1例,总有效率为97.22%。结论改良法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重度压缩骨折可行、有效,可提高压缩椎体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8.
原发性肝细胞癌(PHCC)是肝脏常见的恶性肿瘤,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目前国内外较为公认的失去手术机会的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1],对于TACE术后残留及复发的癌灶的治疗国内外文献少有报道,本文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介入治疗的TACE术后残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的中-远期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2005年3月至2009年12月间以相同的研究标准对131例OVCF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以Visual Analog Scale (VAS)、Roland-Morris Disability Questionnaire (RDQ)及患者的活动水平数据评价治疗效果并分析影响中-远期疗效的因素.结果 患者术后的VAS、RDQ评分或活动水平均得到明显改善(均P<0.05);单、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单次骨折椎体数、术后活动水平及出现新发骨折均与中-远期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43、0.007、0.001和0.034).结论 PVP可快速缓解OVCF患者的疼痛并改善其生活质量,中-远期疗效主要与其年龄及基础病变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用食管气管双支架置入治疗食管恶性狭窄(或瘘)合并气管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X线透视监视下对8例患者行气管、食管内双支架置入术,其中5例患者在食管支架置入后立刻置入气管支架;3例伴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先行气管支架置入,隔日再行食管支架置入术.结果 所有食管、气管支架均释放成功,患者呼吸困难症状迅速得到缓解,吞咽困难及进食呛咳症状同时得到有效缓解.结论 食管气管双支架置入治疗食管恶性狭窄(或瘘)合并气管狭窄是安全的,且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操作安全、可行,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