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 为评价5 %声振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经静脉左心声学造影的显影效果及耐受性,进行了多中心临床 研究。方法 应用广州南方医院研制的5 %声振人血白蛋白注射液静脉注射,评价左室显影和改善左室内膜识别的 效果。结果 静注该造影剂后左室可清晰识别的节段数明显增加,第一次注射由3.59 ±0.87 增加到5.29 ±1.14 ( P< 0.01) ,其中59 例第二次注射的患者由3.39 ±0.93 增为4.71 ±1.23 ( P < 0.01  相似文献   
42.
背景: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被证明可以用来评价心脏的整体和局部功能,但用于评价骨髓基质细胞移植对阿霉素所致兔心肌病的连续观察研究较少。 目的:利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骨髓基质细胞直接注射治疗阿霉素所致心肌病心肌功能的变化。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2-09/2003-1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超声科实验室完成。 材料:雄性成年日本大耳白兔28只,体质量(2.0±0.2)kg,利用阿霉素诱导其中20只制备扩张型心肌病模型。 方法:造模成功后,20只白兔分为细胞移植组和PBS组,每组10只。8只生理盐水处理组作为假手术组。细胞移植组于实验开始第8周每只兔分别取其骨髓进行骨髓基质细胞培养。第12周进行细胞荧光标记后,于心外膜直接注射回各自兔的左室侧壁心肌处。PBS组于第12周注射相同剂量的PBS培养液作为对照。另外8只作为假手术组仅开胸,每次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 主要观察指标:细胞移植前及移植后4周利用常规和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整体和局部功能;组织学和荧光检测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变化。 结果:①细胞移植组组织多普勒发现局部注射区组织速度增高,由(4.0±1.1)cm/s到 (5.3±1.2)cm/s(P < 0.05),而整体功能未见明显改善。PBS组及假手术组整体和局部心肌功能均未见改善。②细胞移植后4周存活的细胞仍可见DAPI荧光标记。组织学检查发现注射区附近心肌损伤减轻,凋亡较少。 结论:骨髓基质细胞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可以改善局部心肌功能,组织多普勒可以检测出局部心肌功能的改善,为细胞移植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43.
目的 利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容积-时间曲线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正常及异常患者的曲线变化情况。方法以频谱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舒张早期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晚期速度为左室舒张功能减低的诊断标准,取24例单纯左室舒张功能减低的患者(分为松弛延迟组及假性正常化组,各12例)和24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全容积采集,并进行容积-时间曲线分析,比较三组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室舒张末容积(EDV)、左室收缩末容积(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最大射血速率(PER)、左室最大充盈速率(PFR)之间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松弛功能延迟组及假性正常化组的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舒张充盈参数PRF明显降低(P〈0.05),其他指标EDV、ESV、LVEF、PER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容积-时间曲线参数PFR可以评估早期左室舒张功能减低,为临床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提供了一个无创、快速、准确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利用超声心动图诊断原发性心脏肉瘤的价值。 方法 自1998年1月至2005年8月,本心脏中心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恶性心脏肉瘤患者进行了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将超声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 结果 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经胸超声心动图检出12例心脏-心包占位,1例漏诊,敏感性92.3%。在判定肿瘤良恶性时,4例超声误认为是黏液瘤但病理证实为肉瘤,另有2例超声误认为恶性肿瘤但病理证实为良性,敏感性61.5%,特异性86.6%。 结论 经胸超声心动图对原发心脏肉瘤具有诊断价值,可为治疗决策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45.
新近研究显示肺动脉压力曲线形态具有可用来鉴别慢性肺动脉栓塞和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重要信息。本研究的目的是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获取脉压差指数并检验其诊断CPTE和PPH的意义。方法本研究是一个非盲回顾性研究。1988-1996年期间,61例病人由于不明原因症状性肺动脉高压人日本  相似文献   
46.
目的 评价人工机械瓣功能障碍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 Sequoia2 5 6、HP5 5 0 0、ATL超 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 42例 (4 4个人工瓣 )术后重复出现临床症状的病人 ,并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超声诊断瓣膜梗阻 12个 ,瓣周漏 16个 ,瓣内漏 16个 ,与手术相符率为 :人工瓣膜梗阻为 10 0 %,瓣周漏为 81%,瓣内漏为 87%。引起功能障碍原因有血栓、赘生物、缝线撕脱、碟片磨损。结论 超声诊断人工机械瓣功能障碍准确性高 ,是临床上评价人工机械瓣功能障碍的最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7.
应用组织追踪技术研究缩窄性心包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缩窄性心包炎(constrictive pericarditis,CP)患者组织追踪成像的特征及诊断价值。 方法 缩窄性心包炎患者26例,对照组30例,同步显示中段右室壁、室间隔(I)和左室侧壁(L)组织追踪曲线图tissue(tracking),测量最大组织位移量(displacement)。 结果 CP患者右室壁及左室侧壁位移低于对照组,P〈0.05;室间隔位移低于对照组,但P〉0.05。 结论 CP患者组织追踪曲线图特征性明显,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8.
高频超声对缩窄性心包炎的心包显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了更精确地显示心包的病变,作者设计用高频率超声显示心尖部心包的结构。方法:随机选择缩窄性心包炎9例,均经外科心包剥离术证实。30例正常对照组。用高频率超声探查心尖部和靠近心尖部的右心室前壁心包厚度。使用的仪器是Vivid-5和Sequoia C256,线阵探头频率7-10 MHz。结果:高频率超声显示正常对照组心尖部心包的厚度为0.68-0.95 mm;(0.75±0.10)mm,缩窄性心包炎组为2.00-5.50 mm,(3.53±1.25)mm,缩窄性心包炎组心包的厚度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高频率超声能精确地显示心尖部和右心室前壁区心包的厚度,能将心包组织与心包外脂肪层和/或少量的心包积液明确地区分开来。此技术利用高频率超声的良好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弥补了超声心动图探查心包厚度的技术缺陷,心尖部和右心室前壁区心包的厚度超过2.0 mm可能是缩窄性心包炎最重要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49.
导管介入根治先天性法乐三联症  相似文献   
50.
目的通过经胸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检查,探讨部分型肺静脉异位连接(parti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PAPVC)的解剖学特征及其与手术的相关性。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11年7月36例(男12例,女24例,年龄15—59岁,中位年龄37岁)经外科手术证实的先天性PAPV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27例进一步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所得诊断结果与外科手术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6例PAPVC均为右肺静脉异位连接,其中两条右肺静脉21例(58.3%),单纯右上肺静脉11例(30.5%),单纯右下肺静脉4例(11.1%)。合并静脉窦型缺损33例(91.6%)。经胸及(或)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联合检查,与手术结果对比,正确诊断PAPVC31例(86.1%)。结论超声心动图在对PAPVC的诊断中起到重要作用,为外科术前提供足够的信息,可作为PAPVC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