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7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目的探讨品管圈联合个案管理对提高乳腺癌术后上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科于2016年5~11月成立品管圈并联合个案管理。将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列入个案管理监测指标。对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功能锻炼的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现状调查及要因分析,设定目标,针对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比较活动前后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功能锻炼的依从性。结果品管圈联合个案管理实施后,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优于活动前,对功能锻炼完全依从的患者由活动前33.33%提高至活动后的63.41%(P0.05),对功能锻炼部分依从患者由活动前的38.89%下降至活动后的26.83%,对功能锻炼不依从患者由活动前的27.78%下降至9.76%。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联合个案管理,能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促进患者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心脏手术后难愈性创面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13例心脏手术后难愈性创面患者做好创面的清洁及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使创面缩小,改善局部血流量,促进肉芽生长,再行皮片移植手术治疗,术后做好病情观察、营养指导、健康指导及疼痛护理等.结果 13例患者创面完全愈合,其中4例经负压治疗后创面完全愈合,3例经多次负压治疗后,予局部缝合,6例经负压治疗及植皮手术后创面愈合.结论 正确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心脏手术后难愈性创面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多种形式护患沟通会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60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对对照组每月召开1次传统形式的护患沟通会,对实验组开展多种形式的护患沟通会,比较两组病人对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认知水平,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病人对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认知水平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多种形式护患沟通会能提高病人对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认知水平,提高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板栗壳提取物对SD大鼠的致畸毒性。方法:将受孕SD大鼠随机分为低、中、高3个剂量板栗壳提取物组,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8~20只。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0.37、1.11和3.33 g/kg给予板栗壳提取物;阴性对照组给予蒸馏水;阳性对照组按13 mg/kg给予维生素A。于妊娠期的第6~15天灌胃给予受试物或对照物,第20天麻醉后处死孕鼠。观察母鼠和胎鼠的生长发育、受孕率、生殖能力、外观、内脏和骨骼畸形等指标。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第9天至第20天孕鼠体质量偏低,体质量增量降低,胎鼠体质量减轻、身长明显降低,其胎鼠外观畸形率、外观畸形窝数率、内脏畸形率、内脏畸形窝数率、骨骼畸形率、畸形窝数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阳性对照维生素A对大鼠致畸作用明显,模型成功建立。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板栗壳提取物各剂量未观察到对母鼠及胎鼠的毒性和生殖力的影响,未观察到外观、内脏和骨骼畸形,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板栗壳提取物对大鼠母体毒性和胚胎发育毒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AEL)大于3.33 g/kg,对大鼠无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首次化疗前的心理护理的有效方法,使病人从心理上接受化疗,配合化疗,树立化疗的信心,促进其早日康复.方法 选择2006年12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2例乳腺癌首次化疗的病人,通过交谈及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112例患者中97%担心治疗效果,90%担心受到歧视,78.6%因痛苦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65%担心失去丈夫关爱,49%担心医疗费用,经过心理护理,全组患者均消除焦虑、恐惧、自卑、孤独等心理,能保持稳定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对家庭生活及社会活动充满信心.结论 乳腺癌首次化疗前对其进行心理护理是配合治疗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必要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46.
目的:构建胃肠外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以达到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的目的。方法:采用Delphi法,选取18名专家对初步拟定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两轮问卷咨询,对指标进行筛选和论证,获得一致性意见,构建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胃肠外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4个三级指标。专家对各指标的意见趋同。结论:该指标体系的构建可以为胃肠外科专科护理质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规范胃肠外科专科护理行为,指标的敏感性和可操作性需通过临床实践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后胸腔积液的护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190例在本院接受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的患者的临床数据,对术后胸腔积液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对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纳。结果 44例术后出现并发症(23.2%),其中30例(15.8%)出现胸腔积液。21例为积液少、无明显呼吸困难的患者,采取抗感染、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并鼓励深呼吸、吸氧、退热和早期下床活动等加强护理措施后获得治愈;9例存在大量胸腔积液,除上述措施外,进一步予胸腔穿刺抽液治疗,其中有2例因穿刺发现胆汁样和脓性积液后予置管闭式引流。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外科护理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后胸腔积液防治的重要部分,有效的外科护理有助于减少该类并发症的产生和康复。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选择2009年9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行PICC的乳腺癌患者312例,对发生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及采取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 312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发生有临床症状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0.32%.结论 减少对血管内膜的摩擦,预防机械损伤;正确的导管维护;预防性使用抗凝剂是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及护理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对神经外科护士进行规范化管道固定培训的作用。[方法]将《外科置管护理操作流程》作为指导教材,应用规范化的管道固定方法对神经外科护士进行培训并考核,要求人人过关。[结果]培训后2012年神经外科非计划性拔管率降低,与2011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护士进行规范化管道固定培训可明显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降低管道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完善的健康宣教在正电子发射与计算机断层相容扫描仪(PET-CT)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8年8月5日~2008年10月6日对115例PET-CT检查患者采用整体护理的方法,针对PET-CT检查的特殊性,采取多种教育形式适时地对患者有计划、有条理地进行健康宣教,总结宣教的效果.结果:115例患者对检查注意事项和步骤比较熟悉.很好地配合检查,无一例患者投诉.PET-CT检查显影清晰.结论:健康宣教会使患者对检查有一定的了解,使其更好地配合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