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9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 研究中国HIV/AIDS典型进展者及疾病长期不进展者(LTNP)中和抗体保守表位氨基酸变异,探讨中和抗体表位变异与疾病进展关系,为开展中和抗体免疫治疗和疫苗设计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RT-PCR及巢式PCR扩增HIV/AIDS典型进展者及LTNP的HIV-1 gp120 C2~C3区基因,双脱氧终止法进行核酸序列测定,翻译为氨基酸序列,与HIV-1 Sequence Database参考毒株比对识别中和抗体保守表位氨基酸变异.结果 HIV/AIDS典型进展者CD4结合位点(CD4BS)、CD4诱导(CD4i)、2G12中和抗体保守表位氨基酸均存在变异,LTNP 2G12中和抗体保守表位氨基酸存在变异;LTNP各表位突变率较典型进展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BS、CD4i、2G12变异表位构成比分别为25.0%、22.9%、52.1%,2G12表位变异明显高于CD4BS和CD4i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4BS和CD4i保守表位变异多见于E370Q(10.8%),2G12保守表位变异多见于N295V(18.9%)和T297I(9.5%).结论 中国HIV感染人群中,LTNP中和抗体保守表位氨基酸构成相对稳定,变异较典型进展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少见,目前发现2G12中和抗体表位存在较低水平变异.中和抗体表位中,2G12表位变异较CD4BS和CD4i表位多见,各类型中和抗体保守表位氨基酸位点的变异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2.
目的 研究中国HIV感染者、AIDS患者及疾病长期不进展者(LTNP)HIV-1中和抗体水平,探讨中和抗体对HIV-1感染疾病进程的影响.方法 提取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应用HIV-1 SF33毒株进行Single-Round PBMC中和试验,流式细胞仪分析CD4+T细胞内p24-Ag表达.Aleast-squares regression计算中和抗体滴度.结果 HIV感染者、AIDS患者及LTNP中和抗体平均滴度分别为1:29.09、1:22.07、1:154.37.LTNP中和抗体滴度显著高于HIV感染者(t=-2.220,P<0.05)及AIDS患者(t=-3.812,P<0.01);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中和抗体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4,P>0.05).结论 中和抗体水平影响中国HIV感染者疾病进展,高水平中和抗体有利于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频谱多普勒超声检测大鼠肝缺血/再灌注(I/R)后入肝血流量变化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β(IL-1β)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Pringle法建立肝脏缺血15 min再灌注模型,应用频谱多普勒超声检测再灌注后1、6及24 h不同时间点肝动脉及门静脉的入肝血流量,计算总血流量(FV),观测肝I/R后入肝血流量的变化情况。检测各时间点血清TNF-α及IL-1β水平的变化,分析FV与TNF-α及IL-1β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I/R组再灌注后1及6 h的FV分别为(52.08±11.88)mL/min及(44.69±8.75)mL/min,较假手术组术后1及6 h的(85.32±29.85)mL/min和(81.41±28.67)mL/min明显减少(P〈0.05);再灌注后24 h FV 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组再灌注后1 h血清TNF-α含量为(310.52±39.83)pg/mL,较假手术组术后1 h的(240.74±31.65)pg/mL高(P〈0.05);再灌注或手术后6及24 h的TNF-α含量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组再灌注后1及6 h血清IL-1β含量分别为(38.08±3.73)pg/mL和(27.44±6.11)pg/mL,较假手术组术后1和6 h组的(22.03±0.79)pg/mL及(21.78±0.71)pg/mL高(P〈0.01,P〈0.05);再灌注后24 h的血清IL-1β含量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V与TNF-α及IL-1β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43,P〈0.05;r=-0.46,P〈0.05)。结论频谱多普勒超声能够通过检测入肝血流量的变化间接判断肝脏微循环状态,肝I/R后入肝血流量减少,且血流量的减少可能与TNF-α和IL-1β的过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HIV-1包膜糖蛋白gp120 C3~CA区中和抗体保守表位氨基酸变异特征,探讨中和抗体表位变异与疾病进展关系,为开展中和抗体免疫治疗及疫苗设计奠定理论基础。方法:RT-PCR及nest-PCR扩增无症状HIV感染者、AIDS患者及疾病长期不进展者HIV-1 gp120 env C3~CA区基因,双脱氧终止法进行核酸序列测定,翻译为氨基酸序列,与HIV-1 Sequence Database参考毒株比对识别中和抗体保守表位氨基酸的变异。结果:HIVgp120 C3~CA区,无症状HIV感染者/AIDS患者CD4结合位点(CD4BS)、CD4诱导(CD4i)、2G12中和抗体保守表位氨基酸均存在变异,长期不进展者2G12中和抗体表位氨基酸存在变异,三组病例表位突变率差异未达显著性(P〉0.05);CD4BS、CD4i.2G12变异表位构成比分别为15.8%、31.6%、52.6%,2G12表位变异高于CD4BS和CD4i表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D4BS表位变异见于K421R,CIMi表位变异见于R419S/K,K421R,均为单位点氨基酸变异,2G12表位变异见于S334N,N332E/Q,N386D,N392S/T,N448K/I,单、双位点氨基酸变异各半。结论:HIV-1包膜糖蛋白gp120 C3~CA区,无症状HIV感染者/AIDS患者CD4BS、CD4i、2G12中和抗体保守表位氨基酸均存在变异,长期不进展者表位氨基酸相对稳定,目前发现2G12表位存在变异。中和抗体表位中,2G12表位变异较CD4BS和CD4i表位多见。不同类型中和抗体保守表位氨基酸位点变异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河南省46例HIV/AID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样蛋白3G(APOBEC3G)mRNA表达水平与艾滋病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HIV感染不同疾病进展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APOBEC3G mRNA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CD4+T淋巴细胞的绝对和相对计数;采用全自动载量仪检测血浆HIV病毒载量.结果 河南省46例HIV/AID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APOBEC3G mRNA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t=4.887,P<0.01),缓慢进展组APOBEC3G mRNA水平显著高于HIV组和AIDS组(P<0.05).HIV/AIDS患者APOBEC3G mRNA表达水平与CD4+T淋巴细胞数呈正相关(R2=0.190,P=0.002),与病毒载量呈负相关(R2=0.094,P=0.038).结论河南省HIV/AID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APOBEC3G mRNA表达水平与HIV感染疾病进程密切相关,APOBEC3G高表达可能是延缓疾病进程的保护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我国单纯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和HCV/HIV合并感染者免疫应答的相关机制。方法 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CD4 + T细胞和CD4 + CD2 5 + T细胞表达水平。结果 CD4 +CD2 5 + T细胞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4 + T细胞比例(%CD4 + CD2 5 + ) ,HCV感染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9. 2 %>13 8% ,P <0 . 0 5 ) ,HCV/HIV合并感染组明显低于对照组(6. 9% <13. 8% ,P <0 .0 0 1) ,更明显低于HCV感染组(P <0 . 0 0 1)。结论 HCV感染者体内CD4 + CD2 5 + T细胞增殖明显,提示CD4 + CD2 5 + T细胞在HCV慢性感染中发挥免疫调节作用。HCV/HIV合并感染时,CD4 + CD2 5 + T细胞受损,从而影响免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47.
赵连爽  陈昕  代娣  郭晓临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8):1018-1019,1022
目的: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在耳聋基因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了解沈阳地区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致病基因的分子特征。方法采集沈阳地区门诊或病房散发的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100例的外周血并提取DNA ,应用晶芯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试剂盒检测GJB2、GJB3、SLC26A4和线粒体12SrRNA 4个常见耳聋基因中的9个突变位点。结果在100例患者中,36例耳聋患者检出遗传性耳聋基因突变,检出阳性率为36.0%(36/100);其中GJB2、SLC26A4、线粒体12S rRNA 和 GJB3基因突变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0.0%(20/100)、14.0%(14/100)、2.0%(2/100)和0.0%(0/100)。检出致聋基因突变型19例,占被检出阳性总数的52.8%(19/36),杂合基因突变型17例,占被检出阳性总数的47.2%(17/36)。结论中国人常见的4个致聋基因突变在沈阳地区人群中除GJB3外都有一定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48.
HIV特征性地引起CD4^+T细胞逐步减少和进行性免疫缺陷。尽管目前HIV导致CD4^+T细胞死亡的具体机制仍不完全清楚,但越来越多证据支持HIV引发的淋巴细胞凋亡是一个重要因素。有研究显示HIV感染使CD4^+T细胞上多种凋亡相关分子表达异常,但有关CD4^+T细胞凋亡率与疾病进程的报道较少,更少见到中国HIv/AIDS患者CD4^+T细胞凋亡在不同疾病进程中变化特点的研究资料。本实验采用流式细胞术研究了我国HIV/AIDS患者CD4^+T细胞凋亡情况及其在不同疾病阶段中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规范化应用蛋白酶抑制剂茚地那韦(Indinavir,佳息患)联合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依非韦仑(Efavirenz,施多宁)治疗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疗效和耐药情况。方法用施多宁联合佳息患对10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治疗,于治疗前,治疗第1、3、6个月随访,监测病毒学和免疫学参数[病毒载量(VL)、CD4+细胞绝对计数、CD4+和CD8+免疫活化标志HLA-DR、CD3+8],药物毒副作用,基因型耐药变异情况,临床表现和依从性。结果10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治疗前平均VL为5.17log拷贝/ml(3.58×105拷贝/ml),治疗6个月后平均下降3.25log拷贝/ml(P<0.001),其中9例达到检测不出的水平(<400拷贝/ml)。CD4+T细胞绝对计数平均上升178个/μl(P<0.001)。CD3+8HLA-DR+CD4+细胞平均百分比和CD3+8HLA-DR+CD8+细胞平均百分比分别降低了14.9%(P<0.01)和22.9%(P<0.001)。病人临床症状缓解且耐受性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10例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均未出现原发耐药变异。结论佳息患联合施多宁规范化治疗不同感染阶段的中国HIV感染者/AIDS患者6个月,可有效抑制HIV-1复制,促进机体免疫重建,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副作用在可接受范围内,无原发耐药变异发生。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观测肝缺血再灌注后入肝血流量变化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6只,体质量200~250 g,鼠龄2~3个月。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Sham组,n=18),又分为假手术后1 h、6 h、24 h 3个亚组(每组6只);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n=18),又分为再灌注后1 h、6 h、24 h 3个亚组(每组6只)。依Pringle’s法建立肝脏缺血15 min再灌注模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再灌注后1、6、24 h各时间点肝门部动脉及门静脉入肝血流量,计算总血流量。与Sham组比较观测肝缺血再灌注后入肝血流量的变化情况。比较入肝血流量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相关性。结果再灌注后1、6 h肝门部入肝血流量较Sham组减少[(52.08±11.88)mL/min、(44.69±8.75)mL/min vs(85.32±29.85)mL/min、(81.41±28.67)mL/min;P<0.05],再灌注24 h组与Sha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再灌注后入肝血流量与AST间存在负相关(r=-0.73,-0.78,-0.71;P<0.05),与ALT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通过观察肝门部入肝血流量的变化情况间接评价肝脏微循环状态。血流量的变化与AST的变化呈反向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