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36篇
  免费   506篇
  国内免费   270篇
医药卫生   8312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253篇
  2022年   306篇
  2021年   315篇
  2020年   247篇
  2019年   255篇
  2018年   252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386篇
  2013年   358篇
  2012年   429篇
  2011年   457篇
  2010年   451篇
  2009年   380篇
  2008年   327篇
  2007年   321篇
  2006年   355篇
  2005年   326篇
  2004年   323篇
  2003年   270篇
  2002年   236篇
  2001年   249篇
  2000年   195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4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中国癌症高发现场报告   总被引:4,自引:13,他引:4  
回顾癌症高发区的由来及变迁,分析癌症高发现场的发展历程及存在问题.提出加强癌症高发现场工作的建议(包括必要性、目标、工作内容及支撑条件)。  相似文献   
102.
城市和农村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危险因素,为HR-HPV感染和子宫颈癌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城市地区(北京和上海)1 569人、农村地区(山西和河南)1 763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妇科检查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HC-Ⅱ)。利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R-HP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城市地区HR-HPV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丈夫婚外性行为、生殖器感染史(STD)、流产次数和吸烟,而细胞学检查史是保护因素。影响农村地区HR-HPV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初次性交年龄、近5年性伴侣数、丈夫婚外性行为、性生活年限和饮酒。结论:影响城市与农村地区妇女感染HR-HPV的危险因素存在着较大差异。提示,在制定预防和控制宫颈癌以及HR-HPV感染的措施时要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对河南林州筛查组与对照组食管/贲门癌患者生命质量进行调查和评价,比较筛查组和对照组两组人群生命质量的差别,为"食管癌早诊早治"项目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2009年筛查出的食管/贲门黏膜重度不典型增生及以上病变,并到河南林州肿瘤医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筛查组,而这3年自发去林州肿瘤医院治疗的食管/贲门黏膜重度不典型增生及以上病变的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筛查组124例,对照组98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半年以及治疗后1年对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生命质量量表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评价食管/贲门癌患者的生命质量情况,在不同调查时间比较两组的得分差异。[结果]筛查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半年以及1年生命质量平均总分均高于对照组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筛查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半年以及治疗后1年的总分平均为0.921±0.049、0.862±0.073、0.866±0.062和0.875±0.055,而对照组则分别为0.719±0.120、0.613±0.134、0.648±0.146和0.670±0.139。[结论]对食管癌高发地区40~69岁的高危人群进行食管/贲门癌的筛查及早诊早治对食管/贲门癌患者的生命质量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经皮耳穴迷走神经刺激(taVNS)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大鼠关节骨和软骨破坏的影响,探讨taVNS缓解类风湿关节炎效应的细胞与分子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与taVNS组,每组各12只.通过在大鼠尾根部多点注射牛Ⅱ型胶原和弗氏非完全佐剂混合而成的乳剂制备CIA模型.taVNS组大鼠予以双...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电针干预治疗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大鼠过程中,大鼠"足三里"穴区局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 1)及其受体CD 24表达及β-内啡肽(β-EP)含量的变化,探讨穴区电针刺激缓解慢性神经痛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CI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大鼠行假手术,其余两组结扎坐骨神经造成慢性神经痛模型。手术后1周开始测定大鼠双侧热刺激缩腿反应的潜伏期(PWL)。电针组于CCI术后8d电针双侧"足三里""阳陵泉"穴,连续5d。电针结束后用免疫沉淀法检测"足三里"穴区乙酰化HMGB 1蛋白表达,用蛋白免疫印迹、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HMGB 1和Toll样受体4(TLR 4)蛋白、CD 24mRNA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穴位局部组织β-EP的含量,并在穴位局部注射CD 24的中和抗体,观察阻断HMGB 1-CD 24通路对电针效应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CI后各组动物双侧PWL差值明显增加(P0.05);与CCI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动物的痛觉过敏明显减轻(P0.05)。CCI后穴位局部的HMGB 1和TLR 4蛋白表达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电针后,和CCI模型组比较,HMGB 1乙酰化程度增高,CD 24mRNA表达升高,同时穴位局部β-EP含量显著升高(P0.05),但是HMGB 1及TLR 4蛋白表达未见明显变化(P0.05)。穴位局部注射CD 24的中和抗体后,电针升高局部β-EP含量、抑制动物痛觉过敏的作用明显减弱(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阳陵泉"穴可缓解CCI大鼠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其效应与穴位局部HMGB 1活性及其受体CD 24表达升高导致的局部β-EP含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06.
综述近十年来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文献,主要从针刺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与促进神经组织再生等方面总结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组织的作用机制;诸多研究表明针刺能够通过调节多种凋亡相关蛋白及神经生长因子从而抑制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的凋亡、促进神经组织的修复与重塑,对梗死灶周围缺血的神经组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7.
应用色素法和核素法联合进行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s biopsy,SLNB)72例,检出率、准确率、假阴性率都显示出良好的效果,临床可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s macroglobulinemia,WM)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其发病率极低,国内外相关数据较为缺乏.本研究旨在探讨WM的临床特点、预后因素及诊治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01-01-2016-01-01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诊治的24例WM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 24例WM患者,男16例,女8例,男女比例为2∶1,年龄42~79岁,中位年龄62.5岁;贫血(20例,83.3%)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中位血红蛋白水平75(46~145) g/L;中位IgM水平32.9(6.4~79.3) g/L,其中κ型18例(75%),λ型6例(25%).16例患者行流式细胞术检测,13例(81.3%)表现为sIgM+CD5-CD10-CD19+CD20+CD22+CD23-.全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7.5(1~51)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β2微球蛋白(β2-MG)、IgM水平、白蛋白(ALB)、血清肌酐(SCr)、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CRP)和合并重度免疫不全麻痹影响患者PFS,应用含有利妥昔单抗或硼替佐米的化疗方案组PFS相对较长.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08)、IgM水平(P=0.028)和SCr(P=0.005)与预后相关. 结论 WM好发于老年男性,以IgM κ型多见,具有惰性B细胞淋巴瘤的特点,年龄、IgM水平和SCr是影响WM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利妥昔单抗或硼替佐米的应用有望延长PFS.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牙齿缺失与食管癌生存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访的方法,对来自林县营养干预试验一般人群的2743名食管癌患者随访观察24年,基线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信息、吸烟、饮酒、身高、体重、牙齿缺失状况等信息,Cox回归分析牙齿缺失与食管癌生存的关系.结果 5年随访研究结果表明,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后,牙齿缺失暴露与食管...  相似文献   
110.
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在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在人多种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分别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多种胃癌细胞系中HIF—1α的表达水平。结果常氧条件下,在永生化的胃粘膜上皮细胞系GES及多种胃癌细胞系(包括耐药细胞)中均能检测到HIF-1α mRNA的表达,其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对部分细胞系中HIF-1α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同样发现常氧时即有HIF-1α的表达,但表达水平明显不同。结论常氧时在多种胃癌细胞系及永生化的胃粘膜上皮细胞系中均有HIF-1α的表达;在胃癌细胞系中,HIF-1α的调节可能主要在翻译水平而非转录水平;HIF-1α在常氧时胃癌细胞系的异常表达,提示除缺氧刺激外,非缺氧因素可能也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