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3篇
  免费   352篇
  国内免费   63篇
医药卫生   5908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476篇
  2022年   517篇
  2021年   450篇
  2020年   374篇
  2019年   239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235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247篇
  2006年   234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270篇
  2000年   274篇
  1999年   222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3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4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1.
老年人是营养不良的高发人群,营养不良与众多不良临床结局密切相关,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老年人的营养不良至关重要,非药物干预是改善营养状况的重要措施。然而,国内尚无专门针对营养不良老年人的非药物干预临床实践指南,因此,中国老年护理联盟、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和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营养专家,通过对老年人营养不良最新的国内外文献的全面检索与分析,采用推荐意见评估、制订及评价(GRADE)分级体系制订了本指南,针对营养不良老年人非药物干预提出9条推荐意见,以期能够改善老年人营养不良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本指南侧重于可经口进食的营养不良老年人,聚焦于肠内营养,肠外营养不在本指南讨论范围内。  相似文献   
52.
53.
54.
目的 探讨超声彩色脉搏波(UFPWV)技术在定量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血管管壁弹性变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7月-2019年3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47例、女50例,年龄20~74(46.6±9.3)岁;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将观察组分为颈动脉粥样斑块组(A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B组)和颈动脉内中膜正常组(C组),依据下肢动脉有无斑块将C组分为下肢动脉斑块组(C1组)、下肢动脉无斑块组(C2组)。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血糖及颈动脉IMT正常的健康体检者64人为对照组,其中男25人、女39人,年龄20~74(44.3±12.0)岁。运用UFPWV采集脉搏波速度 (PWV),计算颈动脉收缩早期PWV(PWV-BS)及收缩晚期PWV(PWV-ES),分析各项参数组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中,A组颈动脉PWV-BS、PWV-ES分别为(9.51±1.25)m/s、(10.79±1.64)m/s,B组分别为(8.47±0.91)m/s、(9.81±1.05)m/s,C组分别为(7.97±0.77)m/s、(9.07±0.74)m/s,对照组颈动脉PWV-BS、PWV-ES分别为(6.10±1.00)m/s、(7.40±1.20)m/s,A组、B组、C组及对照组间颈动脉PWV-BS、PWV-ES测量值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组中,C1组颈动脉PWV-BS、PWV-ES分别为(7.83±0.85)m/s、(8.82±0.59)m/s,C2组分别为(8.14±0.64)m/s、(9.34±0.79)m/s, C1组PWV-ES显著高于C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2,P<0.01),而两组间PWV-B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FPWV技术可定量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变化,并可通过PWV-ES的改变评估颈动脉形态学正常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程度,对临床诊疗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5.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尚无预防丙型肝炎病毒(HCV)的疫苗,但直接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可以治愈95%以上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加强HCV感染者的筛查,针对确诊HCV感染者尽早进行有效的治疗,是消除传染源,阻断HCV传播的有效措施。本指南在2012年版《中国丙型病毒性肝炎医院感染防控指南》基础上进行修订和更新,主要内容包括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及医院感染现状,HCV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与临床意义,以及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等,为预防和控制丙型病毒性肝炎医院感染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6.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创刊于1985年,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刊号ISSN1006-4028,CN51-1276/R。本刊宗旨为,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医疗卫生的方针、政策、反映预防医学科技成就,传播科技信息,促进学术交流,为预防医学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服务。l本刊栏目设有专题报道、专家述评、疾病控制、健康与社会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基层卫生服务、卫生政策与管理、实验技术与应用、情报信息、综述、经验交流等。  相似文献   
57.
腹腔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其诊治涉及外科、重症医学、感染、检验、临床药学等多个学科,包括局部病灶处置、病原学检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及因感染导致的全身各系统异常状况纠正等过程,具有特殊性及复杂性。本共识参考国内外最新进展并结合临床经验,以问题为导向,以循证为基础,对急性阑尾炎、上消化道穿孔、下消化道穿孔、急性胆道感染、肝脓肿、重症急性胰腺炎、胰瘘、胆瘘、吻合口瘘、内镜诊治后消化道穿孔等外科常见腹腔感染的诊断、病原学检测、外科及抗菌药物治疗等临床热点问题进行评述,并根据证据等级提出诊治相关的推荐意见,旨在规范外科常见腹腔感染的诊疗行为,在临床决策、抗菌药物应用等方面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及指导,以提高诊治水平并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8.
正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及胰体尾切除术(distal pancreatectomy, DP)作为治疗壶腹周围及胰体尾肿瘤的经典术式,具有手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及术后并发症多等特点,是腹部外科极具代表性及挑战性的术式之一。随着手术理念、技术及缝合材料的更新、进步与优化,PD术后围手术期死亡率已降至3%以下,但术后并发症特别是胰瘘的发生率仍高达10%~30%。  相似文献   
59.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